清朗天空
感受法治新生态
出门办事,用APP网络打车;
去餐厅吃饭,刷移动支付;
手头有些紧,上P2P平台网络贷款
……
如今,金融消费已经融入
百姓的日常生活
与此同时,与金融和消费有关的纠纷也纷至杳来。那么,厦门法院是怎么做的呢?工作站对涉及民事合同、侵权的金融消费者权益纠纷开展线上线下多元调解工作,并针对权益保护开展调研工作、提出司法建议等。
2019年12月3日,全国首个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站在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成立 。
中国人民银行消保局局长余文建、厦门中院院长王成全等领导为工作站揭牌
3个多月来,工作站与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的运行有效衔接,逐步建立了专业高效、便捷利民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构建了金融消费纠纷非诉第三方解决机制,畅通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解决渠道,优化金融消费纠纷调解效果,有力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工作站成立以来,已经成功调解了多起消费者权益纠纷。
立足审判职能
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金某就其所有的车辆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商业险。一天深夜,金某驾车回家,因操作不慎,在所租的车位上撞到围墙造成车辆损坏,因时间太晚,金某停好车后先行回家。
次日一早,金某丈夫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在引导其在指定修车厂修理并发生十余万费用后,又以事故发生后金某未依法采取措施即遗弃车辆,且金某未立即报警致使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难以确定为由,拒绝理赔。
在这起纠纷中,工作站充分发挥与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的衔接机制,与中心承办法官仔细研究案情。
经分析研判,金某投保的机动车商业险系合法有效的财产保险合同,事故发生后其处置符合常理,并无不当,且报案时间未超过保险合同约定的48小时,综上,故保险公司应赔偿金某因此次车辆造成的损失约15万元。
类似于此类的金融消费者权益纠纷近几年层出不穷,在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专业的司法保障的背后,在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站依托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全国首创的立审执一体化和一站式的服务模式,从而能够集中审理金融消费者权益纠纷。
借力行业协会
多元协同高效化解纠纷
在一起金融借款合同案件中,中信银行起诉某食品有限公司、某置业投资公司及其共同的法人刘某某7672万元。该案该案金额大,债务关系复杂,涉及众多主体和153个住宅产权,一旦强制执行,极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工作站是怎么做的呢?从收案到调解成功,仅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依赖于工作站的这支队伍:
它是一支以厦门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行业协会推荐的专业人士及专业律师为主体的特邀调解员队伍!
从约请各方当事人齐聚中心,就还款金额、还款来源、资产处置方案、还款期限等细节问题进行沟通、确认,到当天即完成了调解协议的签订,并由承办法官进行了司法确认,各协同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全程实现了调解、司法确认的无缝对接。
自工作站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建立诉讼与调解相结合的金融消费纠纷化解模式,由厦门中院牵头,各方协同单位利用科技手段,研发上线“全在线”调解平台,大胆创新,合力逐步完善纠纷一站式化解服务,3个月下来,所有调解均在三十日内完成,推动了纠纷高效化解,切实解决当事人负担。
厦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站依托厦门金融司法协同研究基地22名涵盖金融法律各大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研究员队伍和金融审判团队的高素质法官队伍,联合金融行政监管部门及金融行业协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从理论研究、到态势研控,一直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保障了金融业规范发展,提升了金融司法治理效能。
在金融消费纠纷激增和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的当下,依托于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站,未来将进一步提高金融消费争议的解决效率,促进金融服务法治化、便利化。继续为消费者和社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竞争有序、规范安全”的良好金融法治环境。
责编:何镜百
审核:方琮 高奇
漳州:越是危险越向前 甘于奉献打硬仗
莆田:穿越“疫”线 创新司法保障
南平武夷山:隔离病毒 不隔离使命!致敬“高墙”背后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