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0的地毯洋导演直接就泼上墨后又作废,国内话剧界为什么还觉得值?

2019-12-23     北青文娱

2019年,是国外导演大举进军国内商业戏剧的元年,立陶宛、以色列、英国、法国等地的导演相继尝鲜。

话剧舞台洋导演多了?

以前偶尔请,如今占据半壁江山

此前多年,国话、人艺、中戏、北电等院团或学校都有邀请国外导演来华执导的先例,但并不集中,也非商业目的,也没有延伸到更多的民营戏剧机构中。

如今一年过去了,虽然迄今尚未有范本式的作品出现,但在年度商业大戏中,洋导演已经分走了半壁江山:中文版《庞氏骗局》请来法国当红导演大卫·莱斯高,中文版《安魂曲》由以色列的雅伊尓·舍曼任导演,《你还弹吉他吗》为来自立陶宛的女导演拉姆妮·库兹马奈特执导,怪诞科幻剧《弗兰肯斯坦》的导演是来自英国的丹尼尔·高德曼,《浮士德》也邀请到立陶宛顶级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

而且这些话剧的共性是皆有明星担纲,从蒋雯丽、倪大红,到廖凡、张亮、翟天临、吴昊宸,国外导演也成为锁定明星的不二法门。


《浮士德》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

为什么要请洋导演?

洋导演会一直盯排练

《浮士德》的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此前执导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冠绝舞台,至今无人超越,两次登陆国内均收获零差评。制作人雷婷说,“抛开商业属性,引进好导演,大家都没有恶意,而且请国外导演来排戏的意义要大过仅仅是国外好戏的引进,那更像好看的衣服仅仅是给你看看,但不给你穿。因此引进剧目承担更多的是提高审美的功能。而请国外导演来做戏就不同了,它能让你真切感受到尊重剧场艺术该有的态度。”

雷婷还透露,《浮士德》排练期间,“外方团队从头至尾一直都在,因为导演几乎每天都有颠覆性的改变,而中国团队常常是方案出来后,再见就是装台了。”

《浮士德》

此外,洋导演对道具等的追求,也给雷婷留下深刻印象。雷婷介绍,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从进组开始就一直在说需要“白披”。我们一直领会不了“白披”是什么。那时演员还没有确定,也不知道究竟给谁穿什么尺寸,包括件数和布料都没定,就一直没有做。但每一次见面或沟通,导演都会提起。甚至有时他还会说,让你们做“白披”,从5月到现在,一直没有做。此外,就是排练中导演要求给演员买一件ZARA的大衣,需要800多。我们都觉得排练场穿成本太高了,但导演一直在强调为什么一件几十欧元的衣服都不肯买?后来实在没办法,我们跟导演说,做多少、怎么做都没有定,跟服装厂没法签合同,没签合同就做不了,中国的惯例,服装都是上台才会有,排练都是代用的。而他们的工作方式是排练时穿的用的都和最后上台是一样的。

包括导演在排练中要的小木马、首饰盒和项链,我们开始都是找代用品,比如小木马换成小鸭子,用书替代首饰盒,还从家里找来了银色项链,导演都不满意,包括项链的长度。后来我们才明白,导演要根据演员拎起来的时长决定音乐的长度。

《安魂曲》

请洋导演贵不贵?

不比国内团队高

雷婷介绍说,无论是眼界、格局抑或敬业,即便国外导演万般好,但也不能忽视“落地”后的费用以及沟通成本的大幅增加。

“《浮士德》在排练最紧张的阶段,同时有6个翻译在和立陶宛的主创团队沟通,因为导演、舞美、音响、灯光、形体等都需要各自的翻译。不过,除去这些,国外主创团队的费用其实是不比国内团队高的。以灯光为例,《浮士德》的舞台上没有用一个电脑灯,给我们的灯光型号都很便宜的,但营造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而且舞台上的书架装置也没有用电动设备,而是用最原始的人力来推移。”

此外,中外文化和观念的差异,也是请洋导演需面临的问题。雷婷说,以《浮士德》为例,在立陶宛,三个小时开车已出国境线了,导演想象不到在中国从排练场到怀来的舞美工厂要两个多小时是个什么概念,不可能需要什么道具就马上做好送过来。排练的过程中,有两件西服已经做好,导演觉得效果不好就不要了,以至于服装厂都抗议了。买了块地毯当桌布,放在门口踩了很多天,又泼上黑油漆,最后不好看也不要了,要知道这块地毯5800元呢。


《犹太城》

对此,有人对雷婷说:“你不管吗?”,雷婷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在创作,我怎么管!我还会尽力去说服投资方,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导演创作的空间。”

据了解,明年,以央华时代为代表的中国戏剧机构将引进更多的国外导演,题材也不拘泥于国外经典,有的甚至是中国经典或者当代原创,洋导演的中国成绩单也远未到出炉时。雷婷说,她给《浮士德》定下的预期是4年60场收回成本,而4年后,国外导演给中国戏剧生态带来的改变也或许将现端倪。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d9mM28BMH2_cNUgqFC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