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宫寒比较严重,常会表现为小肚子凉、白带凉、月经凉等,这时候就要好好地进行调理了,适当揉一揉合适的腧穴,子宫也会一天天地变暖。
调养子宫的六大穴位
作者/苏全新
1.气海穴
位置:肚脐正中直下 1.5 寸(以中指食指节横纹处为准,食指与中指并拢,两指横量即为 3 寸)处。
方法:将艾条点燃,然后手持燃着的艾条,对准气海穴,约距皮肤 2~3 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以感到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 10~15 分钟。
功效:扶正祛邪,去除体内的风邪、湿气、寒气,活血化瘀,调理脏腑功能,增加机体免疫力,改善宫寒、体寒等问题。
2.关元穴
位置:肚脐正中直下 3 寸(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并拢,四指横量即为 3 寸)处。
方法:以关元穴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 3~5 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 3 分钟。
功效:培肾固本,调气回阳,调理肾虚、子宫虚寒不孕,辅治痛经、月经不调、性冷淡等。
3.涌泉穴
位置: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 2、第 3 趾 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 1/3 处。
方法:泡完脚后端坐,保持躯干正直,将一足跷起,可以看见足底有一凹陷,只要搓脚心时将这个凹陷处的靠近脚趾的一侧全都搓揉到,就能刺激到涌泉穴。每次按揉 5 分钟。
功效:经常按摩涌泉穴,对固护阳气、预防宫寒大有益处,还可预防子宫脱垂。
4.命门穴
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 2 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方法:两只手心要先对搓发热(大约搓 1 分钟),然后紧贴着后背命门穴部位,用力上下按摩。每做 50 下后,再将两手心搓热继续按摩,共计 200 下。
功效:此法可以治疗腰部虚冷疼痛、关节怕冷、尿频尿急、腹泻以及女性虚寒性的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手脚冰凉等病症。
5.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方法:按摩时一只手的四根手指握住小腿下端,拇指屈曲垂直按在三阴交穴上,以拇指端有节奏地一紧一松用力按压,适当配合按揉动作,有阵阵酸胀麻感,且麻感放射至膝盖和足跟部位。做完一侧换另一侧,每次按摩 3~5 分钟。
功效:具有行气活血、调补脾肾的作用,对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6.子宫穴
位置: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 4 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 3 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 5 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