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只!小口罩的折射……

来源:中国民兵·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谭丙阳

在这场全球性疫情防控大战中,小口罩成为护卫人们安全必不可少的装备。因其重要、需求量大,围绕口罩演绎出一幕幕鲜活的本色剧目,体现出人性的善良、资本的贪婪和国家治理的艰难复杂,有许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从动员角度看,小口罩反映大问题,有不少情况值得关注和深入思考:


1

完善动员工作方案预案

加强战备物资的储备和统筹使用


这次疫情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前期国内口罩特别是医用口罩一片难求,不能满足抗疫一线和市场需求。


复杂的局面意味着在前线艰难战斗的同时,国内动员支前问题、民生问题、生产问题、治安问题、防控问题等等势必相互交织叠加,面临的困难将比此次疫情防控要多得多、难得多,必然是一场综合国力的较量,更加需要进行全面动员、全民动员,甚至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动员。



国防动员系统应该立足于应对这样的战争,朝着这样的动员准备努力。


准备工作要扎实,要着眼应对强敌远程导弹、网络攻击、特种作战、核生化攻击等多样化打击手段和国际国内多重风险叠加的情况,进一步完善动员工作预案、力量预置和物资储备;


战备物资储备要加强,根据未来战争需要完善重要物资的储备,种类要全,布局要合理,数量要达到一定规模,宁可备而不用;


支援保障重点要突出,要掌握运用资源分布大数据,依托发达的信息网络和交通运输,更好地统筹使用物资、装备和力量,更好地做到全国一盘棋。


2

坚定干好动员工作信心

摸清动员潜力 做好转化准备


面对疫情前期口罩等医疗物资短缺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引导支持企业扩能增产和转产。许多服饰生产和车辆制造企业迅即响应,转产口罩生产,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7天研究制造出口罩机,截至3月12日,口罩日产量达到500万只。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截至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医用口罩、医用N95口罩在内,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分别是2月1日的5.2倍、12倍。随着国内疫情趋缓,国外疫情迅猛扩散,国产口罩在保障国内需求的基础上,正在走向更加急需的全球市场,助力国外抗疫,体现了中国制造的速度、力量和作用。



这就提醒我们,今天的中国,工业制造能力强大,动员潜力巨大。


要切实增强干好动员工作的信心决心,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支撑,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动员工作是没有理由干不好的;


要把动员潜力资源摸清核准,及时更新数据,掌握最新情况,特别是那些作战急需物资、装备的生产企业和涉军参军的高科技企业,更要跟进了解掌握;


要扎实做好动员潜力转化准备,平时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和地方党政有关部门一道,帮助建强企业党组织和民兵骨干队伍,把企业扩能、转产的方案预案想细做实,确保一有需求,能迅速转化、扩大生产,满足战争和抗灾需要。


3

兵民是胜利之本

要始终用好人民战争的法宝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了一场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在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要求下,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的号召下,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身先士卒,广大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医护战线的军人闻令而动,全国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形成了军民同心、催人奋进的全民抗疫局面,为战疫取得最终胜利提供了最为可靠的力量保证。


那些在战疫一线戴着口罩、加班加点生产口罩、踊跃捐赠口罩的画面和新闻,最受人们关注,最让人们感动,因戴口罩而在脸上留下深深印痕的脸庞成为了最美的、最动人的风景。


这就提醒我们,兵民始终是胜利之本,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专业力量的作用优势无可替代。


要用好人民战争这个重要法宝,应对未来强敌和重大灾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做好服务群众、动员群众的工作;


要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要重视民兵队伍建设,在建强防火、抗洪、抢险等传统力量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和新质民兵队伍建设,特别是要依托地方高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把核生化防护、电子对抗、高新装备技术保障等力量建实建强。


4

国家制度优越性凸显

从国家治理体系见国防动员能力


从外媒报道看,随着疫情加剧,许多西方国家口罩价格大幅上涨,出现几十倍到上百倍的涨幅。


西班牙当地药店口罩价格上涨,两只装口罩达12.6欧元(约100元人民币);


意大利口罩在线价格从10分欧元(约合人民币0.76元)长到10欧元(约合人民币76.2元),涨价100倍;


日本一盒普通医用口罩,可以卖到20万日元,平均每只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323.5元)

(以上数据来自网络)


反观我国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强市场监督检查,坚决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口罩价格有所上涨,但市场秩序总体平稳。


中外对照充分说明,资本具有逐利冲动的本性,如果不受限制,物价的急剧上涨,将极大地增加国家动员成本、损害动员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相比西方国家制度,在应对灾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除了发挥市场作用外,还非常重视政府宏观调控。


这就提醒我们,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对于关系国际民生和国家安全的产业行业,公有制要处于支配地位,确保在国家安全遇到重大威胁时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价格稳定,有效保证国家的动员能力和承受能力,有力支援战争和抗灾一线;


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提升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和奉献精神,提高知法水平和守法意识,增强坚决不发战争财和国难财的情感认同和法治基础;


要加强市场监管,在国家面临战争和灾难时,更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于无良企业、发国难财的奸商,要坚决依法从严打击,严防因物价过高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干扰战争和抗灾行动。


5

小口罩承载了外交功能

要高度重视外交动员



疫情爆发初期,俄罗斯、伊朗、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第一时间向中国捐赠了口罩等医疗物资。日本、韩国捐赠物品上的诗词,更是暖了国人的心。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随着国外疫情蔓延加剧、国内疫情逐步缓解,在多数国家严禁口罩等医疗物资出口的时候,我国扩大生产规模,尽己所能向疫情严重国家捐赠或出口口罩等医疗物资,提供检测试剂,分享治疗方案,派遣医疗团队,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希望。


3月26日国新办介绍,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候,有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5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向我们表示慰问和支持,有79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施以援手、向中国提供无私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国已分4批向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紧急援助口罩、检测试剂等医疗物资,现正在制定第5批援助实施方案,与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组织分享诊疗方案,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等5个国家派出7批医疗专家组,并明确表示将继续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提供更多优质公共产品,积极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肯定。


面对危及生命的全球性疫情,小口罩成为了撬动大外交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中国与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积极姿态,是国际社会共同抗击疫情的见证。


患难见真情,这次全球携手抗疫,特别是中国在国际合作抗疫方面的突出表现,必将极大地提高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就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外交动员,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无论是面对战争还是应对灾难,都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国际社会的反应,要精心准备,完善方案预案,确保第一时间行动,赢得外交主动,争取更大更多外交成果;


要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把功夫下在平时,要用好国际组织平台,增强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往来,努力扩大与各国的共识和共同利益,最大程度地分化瓦解对我敌视国家、消除敌对情绪,巩固和扩大对我友好国家的阵营;


要扎实做好应急应战中的外交动员工作,及时阐明我方立场,披露事实真相,有力批驳对我不利言辞,善于团结国际组织、对我友好国家,动员广大华侨和对我友好人士,争取国际社会的最大支持和同情,共同应对灾难、抗击敌人。


(中国民兵·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_m0KnEBfwtFQPkdP_s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