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乳制品生产企业,入选2019中国食品饮料100强

2019-08-22     新乳业newdairy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 月 21 日,FBIF 发布《 2019 中国食品饮料 100 强》(简称“FBIF百强榜”)。

FBIF 百强榜是以业绩为依据的中国食品饮料行业排行榜,本榜单的评选对象是食品、酒、农业、医药相关企业,业绩排行依据企业的“食品制造业”方面的销售业绩进行统计,年报中收入构成显示为“其他”的,一律未采纳和参与排行。

1

榜单分析

1、十强都是老面孔: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增速最快

2019 年的榜单前五强阵容,依然是 2018 年的五个老面孔:万洲国际(842.84亿)、伊利(787.21亿)、贵州茅台(735.65亿)、蒙牛(689.77亿)、康师傅(600. 09亿)。虽然今年国内依旧没有可口可乐那样千亿级企业的诞生,但前五强的整体业绩门槛,从去年的 500 亿量级跃升为 600 亿。并且,五强的领跑姿势依然霸气:第五名康师傅业绩,超过第六名娃哈哈 100 亿以上。

万洲国际三次登顶第一名。在2019 年《财富》中国 500 强排行榜中,万洲国际以 1495.86 亿(包括非食品业务相关的公司整体营收)营收位列第 66 名。品牌肉制品作为万洲国际的核心业务,获得 842.84 亿收入,较去年增长 3.1% 。

伊利也已经三次蝉联亚军,继续领跑乳制品行业。其主营业务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共获得 787.21 亿的营收和 17.84% 的增长。依托其创新体系和全球资源体系,2018 年的伊利一边进行产品创新升级和精准营销,一边继续大力拓展国际化业务,用创新和国际化的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增长。

贵州茅台的表现比去年还要抢眼。继在 2018 年榜单从第七位跃升至第五位,打破榜单五强格局后,这位酒业龙头再次发力,以酒类营收 735.65 亿一举挺进三强。2018 年,白酒行业延续了上年的景气态势,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速均达两位数以上,在消费持续升级,酒类品牌集中度持续走高的大环境下,贵州茅台取得了 26.47% 的高增长。

蒙牛乳业的业绩在前三强的 700 亿门槛之外,位列第四。值得注意的是,在同行业第一位伊利取得 17.84% 的增长率时,蒙牛也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了 14.66% 的增长。2018 年的蒙牛,整合设立了新业务群,且聚焦海外市场进行布局,加强数字化营销建设,并进一步优化了供应链效率,使得常温产品、低温产品等各项业务都保持了增长态势。

康师傅以 600.09 亿的业绩,迈过了 600 亿大关。在 2018 年方便面行业回暖,包装饮料行业也保持增长的大环境下,康师傅以“巩固大众消费市场,着手布局高端市场”为方向,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在旗下多个品类推出高端产品,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消费者需求,换来了 2.94% 的增长。

2019 年的前十强,整体较去年变动不大,第六名到第十名分别为:娃哈哈、金锣集团、汇福粮油集团、五粮液集团和九三粮油。

其中,除了娃哈哈(约 468.9 亿),其它四位十强仍然和去年一样,停留在 300 亿俱乐部,并由九三粮油奠定了 335.14 亿的十强门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十强中增速最快的,分别是前五强的贵州茅台(26.47%)和后五强的五粮液(34.39%),都来自于白酒行业。在顶级的体量下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长,背后是整个白酒行业的复苏态势。

2、增速最快的企业

在公开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对近一年业绩增长超过 30% 以上的企业进行统计,入围的共有 12 家企业。增长率超过 40% 的有:飞鹤乳业、颐海国际控股、衡水老白干、山西汾酒和顺鑫农业等 5 家企业。而汤臣倍健、南宁糖业、四川水井坊、厦门金达威、澳优乳业、五粮液集团和圣农集团等 7 家企业,也都取得了 30% 以上的增长。

其中,山西汾酒和五粮液集团这两家酒企,均连续两年蝉联该榜单。在长达五年的行业“调整期”之后,近年中国白酒行业开始回暖,并从粗放式增长向结构性增长转变,在原有的品牌优势上,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结构的老白干,在资源配置上向青花汾等高端产品倾斜的山西汾酒,都抓住了消费升级下的新发展机遇。

此外,颐海国际控股,这个成立仅十余年的“ 00 后”企业, 2018 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去到了 62.88% ,首次跻身百强榜。作为中国大型中高端火锅调味料生产商,这样的增长背后,是其不断扩充产品组合,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个性化需求的多品牌战略,也是餐饮业的持续增长以及消费升级趋势的延续。

3、品类冠军

我们在食品综合、肉制品、酒业、乳业、饮料和调味品这几个主要品类中,分别评选出位居第一名的企业。

万洲国际(肉制品)、伊利(乳品)、贵州茅台(酒)、康师傅(综合)、娃哈哈(饮料)、海天(调味品)纷纷霸榜。

其他品类因与综合性企业有较大交叉或者企业数据不全,品类的冠军可能争议较大。本文仅作有限的列举,供读者参考。

除了乳品行业,各主要品类下,排名第一的企业的业绩,与排名第二的企业的业绩,都有较大差距。

各主要品类“扛把子”与去年一致,并且撼动难度较大:各品类的第一和第二,业绩体量相差大。除了乳品类的伊利(787.21 亿)和蒙牛(689.77 亿)业绩差距在一倍以下, 其他五个主要品类的第一和第二,业绩差距基本都在一倍以上。

4、十家新晋“百强”

今年有九家企业新晋 FBIF 百强榜,分别为:山东景芝酒业、中国圣牧、厦门金达威、四川水井坊、颐海国际控股、仙坛股份、烟台双塔食品、天地壹号、新疆伊力特和山东得利斯。

值得注意的是,新入榜的烟台双塔食品,作为“粉丝行业内第一家上市企业”,已将食用蛋白纳入业务板块。其年报显示,2018 年,双塔食品食用蛋白收入为 5.07 亿,占总营收的 21.32% 。2019 年,双塔食品更是站在了人造肉的风口上,将人造肉研发及市场布局列入了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中。

颐海国际控股的晋升势头也不容小觑,以全榜第一的增长率 62.88% ,首次跻身百强榜单。而在白酒行业整体走高的大背景下,2018 年与今世缘联姻的山东景芝酒业,一口气以 86 位的成绩冲入百强。一起冲入百强的白酒企业还有四川水井坊。

5、利润王、入围门槛与百亿级企业

百强企业中,谁是全年净利润最高的企业呢?依然是贵州茅台。

近 3 年来,这个净利润三连冠的企业,只能不断刷新自己的纪录:167.18 亿(2017),270.79 亿(2018),352.04 亿(2019)。

排名第二的五粮液(133.84 亿)和排名第三的万洲国际(107.34 亿),净利润也突破了百亿。

图片来源:贵州茅台官网

排在榜单第 100 名的是山东得利斯,以 19.42 亿的业绩,奠定了今年入围榜单的最低门槛。

在今年的榜单中,据统计,榜单中超过 100 亿的企业由 29 家增加至 31 家,超过 200 亿的企业有 16 家,而超过 500 亿的企业仍然为 5 家。

6、榜单亮点:白酒行业的提振

2019 年度的百强榜中,白酒行业表现亮眼。业绩,有茅台、五粮液依旧雄踞十强;增长率,有河北衡水老白干、山西汾酒超过 40% ;利润方面,茅台三次登顶;还有山东景芝酒业、四川水井坊新晋百强……

这样的亮眼增长表现背后,是整个白酒行业的提振。然而,要在未来持续发力增长,白酒企业们面临的挑战,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年轻化。

在消费者方面,消费主力从 60 后、70 后向 80 后、90 后们转移。根据尼尔森报告显示,2017 年高端白酒销售增速为 37.3% ,“80 后”超过“ 70 后”成为白酒消费主力。白酒消费中,“ 80 后”占比为 42.1% ,“ 70 后”占比为 29.4% ,“ 90 后”占比为 23% 。“ 80 后”、“ 90 后”白酒的消费比例正在上升。[1]

与消费者同步改变的,是白酒的竞争环境。CCTV2 央视财经就曾在解读天猫酒水数据时表示,2018 年线上白酒消费方面,不同于 70 后、80 后更集中在白酒的消费习惯,90 后、95 后的年轻人消费更加多元,白酒是众多选择之一。

同样能反映白酒面临的处境变化的,咨询机构罗兰贝格的调研报告显示,2017 年中国大陆市场,30 岁以下消费者的酒类消费占比分别为啤酒 52% 、葡萄酒 13% 、预调酒 11% ,白酒目前仅占 8% 。[2]

然而挑战背后,也藏着更多机会:据巨量引擎 2019 年的《糖酒行业关注趋势报告》显示,在白酒消费上,年轻群体存在巨大增长潜力:30 岁以上用户对白酒内容的消费占到了 77.7% ,但增速只有 69% ,30 岁以下用户增长率达到了 133% 。[3]

年轻群体,作为潜力巨大的增量市场,正倒逼传统的白酒营销方式向年轻化转变。而作为中国最传统的产业之一,白酒行业都在如何应对年轻化的挑战和机遇?以央视财经曾提到的,年轻人最喜爱的白酒品牌中的前五位:茅台、洋河、五粮液、江小白和泸州老窖为例:

江小白,这个 2012 年出生的年轻白酒品牌,一开始就瞄准了年轻人市场,从为年轻人量身定做的品牌走心文案,到微信、QQ、腾讯视频等全方位的场景渗透,再到鼓励年轻人用江小白调配更个性化的酒精饮料,都旨在让年轻人喜欢上喝白酒。

泸州老窖星球版酒心巧克力图片来源:泸州老窖官方商城

这一系列创新的白酒营销之后,是江小白交出的成绩单:2017 年营收 5 亿,2018 年营收突破 20 亿。[4]而传统的“茅五洋”等传统酒业,也在年轻化方面动作频频。比如,茅台和五粮液的“星座酒”,五粮液的施华洛世奇“魔法奇缘之夜快闪店”,泸州老窖的星球限量版酒心巧克力等。

这样的年轻化尝试还有很多,主要包括场景多元化、包装时尚化、渠道社交化、喝法个性化、口感低度化等。每一项尝试背后,都是度过了调整期,迎来了复苏期,紧接着又要在年轻化的新趋势下探索增长新方法的中国酒企努力前行的身影,更是整个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用创新驱动增长的缩影。

2

百强榜列表及制榜依据

1、FBIF2019 百强榜

* 业绩:2018 年

单位:亿元人民币

说明:

1.“估”代表估算业绩,“17”代表使用 2017 年的业绩。如连续两年缺失业绩数据,该企业则不在 FBIF 百强榜统计范围。

2.详细的数据来源以及估算依据,请参考 Excel 版本的来源介绍。

排名

公司名

上市

业绩

1

万洲国际

Y

842.84

2

伊利

Y

787.21

3

贵州茅台

Y

735.65

4

蒙牛

Y

689.77

5

康师傅

Y

600.09

6

娃哈哈

N

468.90

7

金锣集团

N

390.16

(17)

8

汇福粮油集团

N

386.5

(17)

9

五粮液集团

Y

377.52

10

九三粮油

N

335.14

(17)

11

华润啤酒

Y

318.67

12

鲁花

N

300

(估)

13

青岛啤酒

Y

262.34

14

洋河股份

Y

231.87

15

统一企业

Y

217.72

16

农夫山泉

N

207.12

17

中国旺旺

Y

209.11

18

达利食品

Y

195.77

19

光明乳业

Y

178.78

20

中粮屯河

Y

170.49

21

海天

N

163.07

(17)

22

中国食品

Y

156.48

23

加多宝

N

150

(17)

24

华润怡宝

N

137.00

25

君乐宝乳业集团

N

130.00

26

泸州老窖

Y

128.60

27

劲牌

N

116.00

28

剑南春集团

N

108.97

29

燕京啤酒

Y

108.64

30

飞鹤乳业

N

103.90

31

郎酒集团

N

100

(估)

32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

Y

94.87

33

顺鑫农业

Y

93.89

34

山西汾酒

Y

93.08

35

古井贡酒

Y

85.20

36

河北养元智汇饮品

Y

81.42

37

三元食品

Y

72.85

38

三只松鼠

Y

70.01

39

阜丰集团

Y

65.92

40

东阿阿胶

Y63.17

41

今麦郎面品

N

61.55

(17)

42

蓝剑饮品

N

60.36

(17估)

43

佳格食品

Y

60.32

44

西王食品

Y

58.45

45

维他奶

Y

58.01

46

三全食品

Y

55.39

47

良品铺子

N

54.24

(17)

48

澳优乳业

Y

53.90

49

汇源集团

Y

53.82

(17)

50

梅花集团

Y

51.58

51

张裕集团

Y

51.42

52

西凤集团

N

50.14

53

盼盼食品集团

N

50

(估)

54

东鹏特饮

N

50

(估)

55

福娃集团

N

49.83

(17)

56

现代牧业

Y

49.57

57

好想你

Y

48.64

58

新希望乳业

Y

48.38

59

桃李面包

Y

48.33

60

白云边

N

45.80

61

老干妈

N

44.47

(17)

62

湛江国联水产开发

Y

44.47

63

汤臣倍健

Y

43.28

64

福建安井食品

Y

42.59

65

安徽口子酒业

Y

42.22

66

绝味食品

Y

42.13

67

南顺集团

Y

42.11

68

洽洽食品

Y

41.97

69

椰树集团

N

41.57

(17)

70

味全食品

Y

41.24

71

思念食品

N

40.36

(17)

72

今麦郎饮品

N

超过40

73

珠江啤酒Y38.65

74

来伊份

Y

38.32

75

中炬高新

Y

38.17

76

江苏今世缘酒业

Y

36.99

77

南侨集团

Y

36.12

78

南宁糖业

Y

35.83

79

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

Y

32.85

80

香飘飘

Y

32.51

81

安徽迎驾贡酒

Y

32.23

82

周黑鸭

Y

32.12

83

苏州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N

32.00

84

山东景芝酒业

N

30

(估)

85

大成食品(亚洲)

Y

29.43

86

上海梅林正广和

Y

29.06

87

圣农集团

Y

28.90

88

中国圣牧

Y

28.87

89

厦门金达威集团

Y

28.50

90

维维集团

Y

28.33

91

四川水井坊

Y

28.14

92

长寿花食品

Y

28.12

93

颐海国际控股

Y

26.81

94

稻花香

N

25.06

95

仙坛股份

Y

24.34

96

贝因美

Y

23.82

97

烟台双塔食品

Y

23.79

98

天地壹号

Y

21.17

99

新疆伊力特实业

Y

20.42

100

山东得利斯食品

Y

19.42

2、信息来源

为方便大家理解本表的排行依据以及信息来源,特说明如下:

1. 企业的业绩我们仅统计“食品制造业”(采纳的产品类别主要参照《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但同时去除了粮食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食品添加剂、其他食品等四个类别。按照此标准,本表中包含了“食用油、制糖”这等品类)。

2. 基于上一条原则,上市企业由于信息较为透明,我们仅采纳食品相关部分。年报中收入构成显示为“其他”的,我们一律不采纳。因此,在排行榜中,我们将注明企业“上市”与否,未上市企业因无法区分收入构成,绝大多数默认为公司整体业绩为加工食品业绩,如果主营业务中有其他非食品业务,并且可能占据 1/4 及以上的(主观判断),该企业将不加入本次排行。

3、数据来源

1. 企业的业绩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年报,权威渠道公布的数据,极少部分由企业直接提供,或者我们根据公开信息进行预估,为保证公正、公开与透明,排行榜中我们都会对数据来源加以备注,欢迎指正。请参考 Excel 版本百强榜中的“来源”一列;

2. 为避免重复统计,并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本排行榜对于中粮集团、光明集团的成员企业进行单独计算,而万洲国际为上市公司,且年报业绩包含双汇与史密斯菲尔德,因此,双汇与史密斯菲尔德不参与排行。其他上市企业基本采用类似处理方法。

3. 估算的业绩仅限于采用企业提供、主流媒体报道,且有可靠估算依据的来源。

4. 无法查询到公开数据,企业拒绝提供的,或者我们暂无渠道与企业取得联系确认业绩的,均不参与排名。如公开渠道无法查询到 2018 年业绩的企业,默认采用 2017 年业绩。如果连续两年缺失企业业绩数据,该企业则不在 FBIF2019 百强榜统计范围。例:2019 年榜单缺失 2017 年至 2018 年业绩,则无法进入 FBIF2019 百强榜单。

5. 考虑到我们掌握的信息有限,或者有难以避免的人为失误导致信息错误或遗漏,还望业内朋友批评指正。

6. 最后,期望大家积极提供数据,让排行榜在未来会更加完整。

5、货币单位与汇率

1. 排行榜货币为人民币,单位为亿元。

2. 如无特别声明,汇率按照 2019 年 8 月 5 日的汇率进行换算。

美元兑人民币 1USD=6.9387CNY
港币兑人民币 1HKD=0.8974CNY
新台币兑人民币 1TWD=0.2206CNY

参考来源:[1] 《如何定义白酒营销的“年轻化”趋势?》,2018 年 10 月 16 日,中国酒业杂志[2] 《江小白 20 亿,光靠情怀挣不来》,2019 年 4 月 12 日,蓝鲸财经[3] 《糖酒食品行业“新四变”:巨量引擎助推糖酒行业营销升级》,2019 年 3 月 21 日,肖明超趋势观察

[4] 《江小白 2018 突破 20 亿,陶石泉亲述经营方法论》,2019 年 4 月 23 日,酒业家

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Yalt2wBvvf6VcSZMk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