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永久性"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治疗方法,会终生相伴。
目前的各种治疗方法,只是延缓它进一步恶化,并预防并发症。
单纯血糖升高,但没有达到糖尿病标准的患者(糖尿病前期),若及时进行运动治疗和饮食控制,就有可能规避掉患糖尿病的风险,实现逆转。
但是遗憾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去医院检查时病情已经相对比较严重,通过单纯的饮食治疗和运动控制根本无法得到缓解。这一类的病人,恐怕就要终身治疗了。
所以总的来说,糖尿病人确实需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但是往往不一定会有乐观的结果,对于绝大多数的糖尿病人来说,都是需要终身治疗的,想要摆脱药物的控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第二,"复杂性"
糖尿病并非只是血糖高而已。
若没有控制好血糖,它会对身体全身器官造成损伤,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以下列举5种常见的并发症。
- 引起心血管病:得了糖尿病,出现心脏病、高血压和中风的风险也会增加。
- 引起眼部并发症:糖尿病会引发眼部疾病,甚至使人失明。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失明的风险更高。
- 引起肾病: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肾脏里面有数以百万计的毛细血管充当着人体的过滤器,清除血液中的杂质。糖尿病会损害肾脏健康,导致肾脏的过滤系统崩溃,丧失过滤血液废物的能力,造成肾脏疾病。
- 引发胃病:糖尿病会引发胃轻瘫,胃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排空食物。我们的迷走神经会控制食物通过消化道的运动。如果迷走神经受损或停止工作,肠胃的肌肉就不能正常工作,食物的移动会减缓或停止。
- 损伤神经:神经损伤很难修复,但是糖尿病却会引起多种神经病变,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其他神经病变等。
第三,"麻烦性"
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治疗不同,仅靠吃药是无济于事的。还必须要改变个人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要"管住嘴,迈开腿"。
要知道,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控制是比药物还要重要的基础。
但控制饮食并非单纯吃素这么简单,这还涉及到食物升糖指数、食物热量、糖水化合物比例等等细节。
第四,"波动性"
血糖时刻变化,易波动,而造成波动的因素有很多,有时会令病友感到防不胜防。
某些食物饮料(如咖啡、酒或水果干)、某些药物(如类固醇、利尿剂或感冒药)、重感冒、工作压力、高温和女性激素都可导致血糖剧烈波动,这会带来危险。
你得知道如何远离。
(1)这些因素会使血糖升高
食物类
- 咖啡因:喝咖啡、红茶、绿茶和能量饮料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之后,血糖会升高。
- 无糖食物:所谓的无糖食物往往含有许多淀粉,这意味着碳水化合物量也很高。
- 高脂食物:油炸食品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最终会使血糖升高。
- 水果干:水果干经过加工后含有更多的碳水化合物。
药物类
- 类固醇:皮质类固醇可治疗皮疹、关节炎或哮喘,但它们会使血糖升高。
- 利尿剂:利尿剂可以降压,但是却会让血糖升高。
- 感冒药:含有伪麻黄碱或苯肾上腺素的减充血剂会使血糖升高。
其他类
- 重感冒:生病时血糖也会升高。糖友生病时一定要补充充足的液体来保持水分。
- 压力大:压力大会让身体释放使血糖升高的激素。
(2)这些因素会使血糖下降
- 喝酸奶:酸奶含有益的益生菌,可以改善消化,帮助控制血糖,最好选择无糖的酸奶。
- 素食:全谷物和纤维可以减缓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素食的I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更好,对胰岛素的需求也会减少。
- 做家务:如果每周每天都做一些家务,加起来相当于做了适度的运动。
第五,"恼人性"
糖尿病病友每天只要一拿起筷子,"糖尿病"这三个大字就一定会在脑海里出现,哪一天都不会把它忘记。
吃药、扎手指、打胰岛素针,这些恼人的事,会终身相伴。所以,一旦患上,就很难再想把它摆脱,就要与它斗争到底。
但这些事情都有减轻痛苦的解决办法。例如选择一周一次的肠促胰素、实时测血糖的贴片等。
“问上医”-来自古城西安的医生团队,为您分享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
解决这5大问题的具体方法,在《从零开始降餐后血糖,扭转糖尿病》专栏中都可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