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发后,大清帝国已是摇摇欲坠,风雨飘摇。清廷紧急启用了在河南“隐居”的袁世凯,让他领兵对抗革命党,把他视为帝国最后的希望。但是,袁世凯是个大大的野心家,他也知道清朝气数已尽,现在举国上下都对爱新觉罗氏失望了,而手握重兵的袁世凯是中国最有权势之人,他的选择将决定中国的命运。袁世凯想做新国家的元首,于是他一手导演了一场“南北和议”。
最终,南方革命党同意以“优待清室”为条件换取清朝宣统皇帝溥仪自己退位。于是清朝灭亡了,民国成立了,但是宣统皇帝溥仪却继续居住在紫禁城中,保留了一个“逊清小朝廷”,也保留了封建王朝的那一套陈腐的规矩与奢华的生活。
小朝廷的开支十分庞大,比如:
内务府不仅维持了旧有的“御膳房”,而且还为溥仪增添了做西餐的“番菜膳房”,两处膳房每月的花销就高达1300元……据说每年小朝廷的总开支都不少于360万两。(吴十洲《紫禁涅槃》)
而且,就算在小朝廷经济拮据之时,他们也会大手笔地恩赏那些依然效忠于小朝廷的大臣们。比如溥仪回忆道,民国11年
内务府给我编造的那个被缩小数字的材料,不算我的吃穿用度,不算内务府各司的开销,只算内务府的“交进”和“奉旨”支出的“恩赏”等款,共计开支八十四万零五百九十七两。(溥仪《我的前半生》)
比如1922年,清室开始为溥仪筹备婚事。虽然溥仪已经毫无权力,但是该摆的谱可一点儿都不能少。不过清室已经没有能力支付庞大的婚礼费用,他们查阅清朝历代皇帝婚礼的档案,发现同治皇帝大婚的费用较少,于是决定按照同治婚礼的规模来办。不过就算如此,也需要50多万银元,这是小朝廷无力承担的。于是他们竟将紫禁城内历代皇帝珍藏的文物拿出来拍卖以及抵押。
婚礼之后,小朝廷将大批金器和古玩抵押给大陆银行,共借款80万元,抵押品中甚至包括册封皇太后、皇后的金册等物。其实这并非小朝廷第一次抵押宫中珍宝,在婚礼之前的中秋节,小朝廷就将一批金器抵押给汇丰银行,借款50万元,作为中秋节款发放给大臣们。1923年,小朝廷又向汇丰银行抵押了80件金器。这些抵押的物品,小朝廷最后无力赎回,只好估价卖给银行。
在抵押之外,小朝廷还大肆拍卖宫中珍宝,比如1922年就用公开投标的办法拍卖古董文物。他们甚至准备将奉天的《四库全书》以12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日本!万幸的是,这一消息刚一传出,立刻遭到各界谴责。比如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发布的《为清室盗卖四库全书敬告国人速起交涉启》中说:
禁城宫殿及所藏之图书古物,皆系历代相传国家公共之产,亟宜一律由我民国政府收回,筹设古物院一所,任人观览。
最终,清室的这一企图并未得逞。
溥仪回忆道,只要是有机会偷窃的人,都在放心大胆的偷取紫禁城中的财物,而且不同人有不同的偷窃方法。比如太监们溜门撬锁,悄悄地偷。官员大臣们则通过办理抵押、标卖或借出鉴赏,以及请求赏赐等借口明目张胆地偷。而溥仪完全拿这些人没辙,当他想制止的时候,反而引起了更大的麻烦。
有一天,溥仪的师傅庄士敦告诉他,在自己住的地安门街上突然新开了很多古玩铺子。这些古玩铺的老板有宫里的太监,有内务府的官员,以及官员的亲戚。于是溥仪决定清点一下宫中的古玩珍宝,以杜绝盗患。
没想到这么一来,紫禁城里的盗案反而增加了,而且偷盗者更加有恃无恐、明目张胆。比如,毓庆宫库房的门锁不知被什么人砸掉了,乾清宫的后窗户也不知道被什么人打开了,甚至溥仪自己新买的大钻石也不见了。
当他们准备清点建福宫的库存时,居然燃起了一场离奇的大火,将所有财物全都烧了个干净,再也无从查起。
这场大火的损失很大,把建福宫附近一带,包括静怕轩、慧曜楼、吉云楼、碧琳馆、妙莲花室、延春阁、积翠亭、广生楼、凝辉楼、香云亭等许多建筑都烧毁了。据溥仪回忆说,这些建筑是紫禁城里储藏文玩珍宝最多的地方!究竟有多少宝贝在大火中毁灭,那就永远不得而知了。事后内务府给出了一个损失清单,据溥仪的《我的前半生》记载:
烧毁了金佛二千六百六十五尊,字画一千一百五十七件,古玩四百三十五件,古书几万册。
当然,这些账目到底是怎么统计出来的,里面有多少水分,那就很难说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太监偷盗国家珍宝的罪行永远湮灭于这场大火之中了,而且起火的原因也完全调查不出来。
溥仪也看中了宫中的财宝,他与自己的弟弟溥杰、堂弟溥佳合谋盗窃文物。当时溥杰与溥佳天天进入紫禁城内与溥仪一同上学,溥仪时常把大批文物赏给溥杰或溥佳,再有他们带出宫去。
溥仪的盗窃行为从1922年7月13日一直持续到12月20日,共将1000多件珍贵字画和200余种宋元明版古书运出宫去,装了七十多个大箱子。这些字画古书都是宫中所藏珍品,其中甚至包括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后来溥佳又将这批文物运到了天津。
紫禁城中的珍宝文物,虽然是清朝历代皇帝搜罗的,但它们都是属于中国人民的,并非爱新觉罗氏的私产。然而,这些文物却通过种种途径流散,很多金器甚至被融为金条,令人痛惜。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很多文物又回到了故宫博物院中。溥仪在参观故宫博物院时发现:
故宫的玉器、瓷器、字画等等古文物,历经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以及包括我在内的监守自盗,残剩下来的是很少了,但是,我在这里发现了不少解放后又经博物院买回来或是收藏家献出来的东西。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经我和溥杰盗运出去的,现在又买回来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