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市海洋发展局多举措做好水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2020-02-25   中国水产养殖网

(一)组织企业线上对接,破解水产品“卖不出”和“买不到”难题。积极组织企业注册国家渔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的“优苗网”卖家端,参与农业农村部建立的“全国水产品流通信息对接平台”、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开通的“全国水产苗种对接平台”,推动企业通过线上各种途径及时精准对接,引导全国各地水产品采购商、经纪人查找我市水产品货源及供应商联系方式,解决疫情期间水产苗种及产品“卖不出”和“买不到”的问题。

(二)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畅通物流运输通道。联合农业、交通、公安、畜牧等部门下发《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牧渔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全面优化鲜活水产品运输车辆通行服务,针对性地解决“菜篮子”产品出不了村、进不了城,水产养殖所需饲料难以及时补充,水产品无法调运等问题。截止目前已为牡蛎、紫菜等养殖产品运输车辆出具运输证明9批次,保障了我市水产品供销通畅。

(三)进一步加强渔超对接,拓宽水产品销售渠道。每天与家家悦集团等超市对接,了解掌握超市内鲜活水产品供应情况及价格变化。同时,根据超市需求,协助超市与相关企业对接,既解决了超市货源不足的问题,又化解了企业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自疫情发生以来,积极组织乳山牡蛎、荣成牡蛎、日照海虹等产品与家家悦超市对接,推动企业与超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大产品购销,其中牡蛎肉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约30%。

(四)积极协调防疫物资,推动企业做好复工复产。通过“四不两直”走访、电话、微信等方式积极开展水产品育苗与养殖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听取企业相关意见建议,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整理了《省、市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的重点政策措施干货汇编》,并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向企业发放,宣传有关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加快自身发展。截至目前,已为水产育苗与养殖企业协调口罩、体温计等防疫物资2000余个,促进企业逐步开始复工生产。

(五)强化养殖技术指导,保障稳定生产供应。制定并发放《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操作指南》、《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质量安全操作指南》等材料。积极组织渔业技术推广人员通过走访、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电话等方式,对水产育苗与养殖生产进行动态跟踪服务,做好气候变化情况下水质调控、饲料投喂、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指导,针对不同养殖模式、养殖品种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提高养殖品种成活率,延长存活时间。

(六)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加强执法检查,有效消除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疫情防控期间,组织执法人员到已复工的养殖、育苗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使用假劣渔药、违禁药物、不执行休药期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对区域内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防控和预警,坚决守住水产品安全底线。根据目前我市实际情况,对超市等水产品重点销售场所开展了水产品例行监测,共抽检牙鲆、对虾、大黄花、鲫鱼、鲤鱼、鲢鱼、鲈鱼、草鱼等我市大众消费水产品8个品种,共15个批次,顺利完成了第一季度国家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任务。(出处: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