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我见证”食盐的产品单一到种类丰富 盐业发展见证生活变化

2019-12-17     伊州区微生活


盐是人类延续生命的必需品,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食盐从单一颗粒加碘盐发展到现今适应各种消费需求的绿色精制加碘盐、低钠盐、天然硒盐等几十个品种,这些变化,盐业人是最直观的见证者。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位“盐二代”,请他讲述从产品单一到种类丰富,见证到的变化。


12月9日,盐业公司副总经理宋振虎介绍目前生产的多个系列产品。


12月9日上午,在哈密盐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盐业公司)分装车间里,3名工作人员正在全自动封装生产线旁巡视,整套生产线从称重、封口、传送、打包等工序全部实现了自动化,一袋袋300克包装的“精制天山湖盐”飞快地从传送带上掠过,工作人员只需随机进行计量、分装抽检。“以前的分装车间一个班组要24人,一天仅能分装8吨食盐,现在一个班组就5个人,一天能分装21吨。这样的全自动封装生产线我们有3条。”盐业公司副总经理宋振虎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哈密盐业公司分装车间,工人们正在手工操作封口机对袋装盐进行分装。(盐业公司提供)


今年40岁的宋振虎是个“盐二代”,他的父亲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在哈密东盐湖盐矿从事盐业工作,2000年起,宋振虎也成为了一名盐业人。

“几十年前哈密盐业生产工艺简单,技术落后,也非常辛苦。”宋振虎说,他的父辈们当年用十字镐、漏锹、漏耙等工具挖盐、晒盐,生产出粗颗粒盐后,粉碎成细颗粒供应市场,零售时连包装都没有,“以前食盐是散称的,白色盐好一点贵一些,黑色盐杂质多但便宜,消费者那会只能凭颜色去分别。”


而食盐的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1994年,为消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碘缺乏病,我国实行了食盐加碘政策。1996年,国家出台食盐专营制度(1996年5月27日国务院令第197号发布)后,食盐的种类开始增多并朝精细化方向发展,哈密盐业也随着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

“哈密湖盐处于大漠深处,几乎没有任何污染,品质也高,在全国都非常有名。”宋振虎说,国家实施盐业改革后,哈密盐业公司利用本地湖盐资源优势,顺应市场逐步开发出“西域湖盐”“天山湖盐”“天山贡盐”“低钠天山湖盐”“天山雪精盐”等8个大类、十多种规格包装的中盐牌系列食盐产品,除了满足本地销售外,还远销内地多个省份。


12月9日上午,盐业公司分装车间,袋装盐在全自动封装生产线传送带上快速掠过。

20多年来,人们对食盐消费经历了“盐是咸的,能吃就行”到“少吃盐,吃好盐”的转变。科学食盐、健康用盐的生活理念已深入人心,而盐业生产也从手工生产逐渐革新为机械化、自动化的现代生产工艺,对此宋振虎说,小小一代盐,从产品单一到种类丰富,也能从一个侧面见证了生活的巨大变化。



来源:哈密日报

文图:李文龙

编辑:谭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KmwFW8BMH2_cNUgCNqn.html

油价有大变化

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