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
是一段历史碎片
也是一幅风情画卷
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地名
其实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
更承载着城市的人文底蕴
在上一期的地名故事中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
纱縠行、远景楼、宝华寺的地名故事
你们是不是对家乡又多了一份了解
今天
小编继续带你穿越古今
讲一讲东坡老地方的前世今生
白马
马象征着忠贞不渝
奋斗不止、自强不息......
而在东坡的这座白马小镇
有着一匹白马忠肝义胆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杀敌无数的将军身负重伤,骑着白马从丹棱一口气跑到了眉山东馆河边。将军准备下马洗脸,也想让马喝水解渴。可是突然听到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惊叫:“你头都没有,洗什么脸啊?”将军大吃一惊,立刻从马背上跌落下来,头也从肩膀上掉了下来。
白马两眼满含泪水,低下头来舔干净将军身上的血迹,然后四蹄腾空,仰天长啸。在那个女子掩埋了将军的遗体后,无比悲伤的白马又继续向前狂奔,泪水流成了两条小河。奔到一座小山坡上,白马口吐白沫,累的卧倒在地,人们为了纪念这匹忠肝义胆的白马,就把这里叫做了“白马伏”。
2012年,白马镇修建了
白马文化广场
“黄土埋白骨,青山铸忠魂”
白马人也将永远铭记
忠肝侠胆的精神
崇礼
眉山城东过岷江数里
有一个小镇叫“崇礼”
当地人都习惯叫它“洪庙”场
这是怎么回事呢,来听听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了宋朝开国太祖皇帝。蜀主孟昶 (chăng)被监押前往宋都汴梁,路过眉山境内时,当地百姓都前来送行。当时新上任的眉州知府赵廷见百姓们如此爱戴故主,深感本州民风淳厚,崇礼重德!
赵廷在进入眉州衙门的第二天,就亲手书写了“崇礼里”“蜀王滩”六个字,并令人镌刻于石碑之上,将其竖立于岷江两岸的码头边。从此,这里就成了“崇礼里”。
过后的多年时间里,岷江多次改道,汹涌澎湃的江水冲没了这两座石碑,人们逐渐忘记了这里的过去。而这片岷江冲击而成的沙洲越来越大,居民越来越多,便形成了一个小镇。湖广填四川后,洪姓家族在这里修建了家庙,人们就称这里为“洪庙场”了。
后来当地人修建新宅
挖出了沉睡千年的“崇礼里”石碑
才赋予洪庙场一个正式的名称——崇礼镇
崇礼老照片
如今的崇礼焕然一新
今年又一地标性建筑
眉州文化村落户
崇礼新城还将继续迎势而上
续写新的篇章
通惠桥
通惠河全长12.8公里
河水缓缓流过城区
承载了多少眉山人儿时的记忆
原来的通惠河上是没有桥的
只有一排石磴子
有一年夏天,通惠河发大水
有几位乡民冒险过河
被水冲走了
苏轼的祖父苏序知道后心里很难过
于是他决定造一座桥
让百姓不再为过河作难犯险
他买了几条旧船
又找铁匠打了两根又粗又长的铁链子
不久后,一座浮桥就搭在了通惠河上
人们为了感谢苏序的义举准备把桥叫做“苏桥”苏序却推辞说:我建这座桥可不是为了出名,图个利桥通两岸,惠及百姓就叫“通惠桥”吧
2000年以后
随着眉山城市建设的需要
“古老”的通惠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代之以宽阔的水泥平桥
人们在桥头下立下一块碑
上书“通惠桥”三个大字
这些地名故事或许我们童年时
听长辈唠叨过
那个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懂
只是频频点头
而今,我们也已经长大
暮然回首才发现
原来这片土地已经见证了无数人的成长
趁着空闲时间
去走走看看
寻找历史的印记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哟
来源:豆玲惠 部分资料来自《东坡地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