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泽
提到“碰瓷”,大多人都会想到“人碰车”的碰瓷诈骗,但你有没有想过,被车碰瓷,特别是被豪车碰瓷,又是怎样一种体验?
由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特大跨省碰瓷诈骗案”,犯罪分子正是驾驶租来的宝马、奔驰等高档二手豪车,瞄准行驶中的厢式货车,趁货车变道时加速上前故意与之发生碰撞,以此谋利。十几名嫌犯6年时间,制造了430余起交通事故,诈骗获取保险公司赔付金额达400余万元。
2019年7月1日,16名被告因犯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零六个月至拘役五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其中,主犯瞿某良作案144次,共骗取140余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处罚金10万元。
最初使诈骗团伙暴露的,是碰瓷司机的一丝“诡异笑容”。
2017年八月中旬,骄阳似火。绍兴市柯桥区滨海工业区、杨汛桥镇接连发生两起交通事故。事故均是变道的厢式小货车与直行的宝马轿车发生碰撞,经交警现场查看处理,小货车驾驶员负事故全责。双方对此没有争议,保险公司按规章也予以了赔付。
可在对事故理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浙江人保财险发现此类交通事故在绍兴已发生数起,觉得有些蹊跷。此后,人保财险理赔事业部理赔稽查组在和同业公司进行日常业务交流中发现疑似保险欺诈信息,辖内台州市分公司多个车险理赔案件中,三件案子的车司机都是同一个人——叶某,且叶某每次都是无责任一方,受损的都是车龄较长的宝马、奔驰等高档二手轿车。绍兴发生“事故”的状况与叶某的情形如出一辙。因此保险公司怀疑事故双方有联合骗保或高档轿车司机有“碰瓷”诈骗的可能。
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接到报警后,专门成立专案组,调阅这些交通事故的原始档案、查看发生事故时的视频。
事故的认定并没有什么问题,但细心的民警从其中一起事故视频中发现就在两车碰撞之时,坐在宝马车正副驾驶座上的两个人仍面色不改,有说有笑。
这个反常的举动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发生交通事故,坐在车内的人还谈笑风生,这不符合常理!”为了查清楚这些“交通事故”,警方联系浙江多家保险公司,扩大范围进行彻查。
紧接着,绍兴市、柯桥区两级公安机关先后出动警力上百人,走访了解多个省份的被害者,行程上万公里,并结合视频侦查、数据系统分析等一系列手段,最终使这个后来被央视称为“历史之最”的“碰瓷”系列案件水落石出:
共发现嫌疑人员十多名;疑似碰瓷案件500多起,已赔付金额480多万元,未决或放弃赔偿金额20多万元;涉及业内30余家财产保险公司;时间跨度从2013年4月到2018年1月;案发地包括浙江省内台州、绍兴、杭州、宁波、温州等8个地市以及江苏无锡、苏州、广东等地;涉案嫌疑人员来自浙江、江苏、湖北、河南、江西等多个省区。当中有汽车修理厂人员、租车行人员、也有曾从事保险行业的人员。
其中某嫌疑人在明知保险公司和公安机关正在调查此案的情况下,仅在2018年1月的25天时间里就单独作案8起,得手5起,合计金额5.86万元,三起未决案件估损7.3万多元,其疯狂程度可见一斑。
警方查明浙江是该案的“重灾区”:台州212起,温州130起,绍兴25起……涉及车辆70余辆,保险公司赔付金额达400余万元。整个团伙系列案件堪称“车碰瓷全国第一案”。 据保险理赔人员介绍,一起案件理赔金额在1万至3万元之间,差价约有30%,也就是说,犯罪团伙“碰瓷”一次能赚3000至10000元。
网络配图
到案后据犯罪嫌疑人瞿某良交代,他们驾驶宝马、奔驰、路虎等高档二手车,专门寻找行驶中的厢式货车,趁货车变道时加速上前,故意与之发生摩擦碰撞,造成轿车侧面受损的交通事故。
对于此类事故,交警现场认定结果多为因厢式货车变道而负全部责任,犯罪嫌疑人作为无责任第三者向货车方索赔,货车方再向其投保的保险公司办理理赔手续,也有小额案件当场现金赔付。
处理过程中也有货车驾驶员心存怀疑,但根据事故责任判定,往往只能按规定理赔。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金强说:“我们在调查回访中听到厢式货车的一个司机说,因为很多司机比较有经验,一般在转弯、变道过程当中会看一下后视镜的安全距离,确认安全了再转,但是还是发现有车撞上来,防不胜防。虽然交警判定他全责,可他心里仍有想法和疑虑,‘只得打落门牙往肚里咽’。”
对于嫌疑人为什么选择厢式货车,金强给出了原因:首先厢式货车的质量比较适中,跟豪华车碰撞的时候,豪华车车损比较明显。其次厢式货车车速比较慢,豪华小车在转弯过程中上前比较容易追赶,比较容易造成事故。
金强介绍:"犯罪嫌疑人在碰撞的位置上也会精心选择,以便反复作案。在变道过程中发生事故,嫌疑车辆一般都是车的侧面大灯或者反光镜、或前面的前档这些地方有点损伤,基本都不严重,不影响他继续行驶。有些嫌疑人上午作案下午又在做,今天做了案,隔了一天第二天也在作案。”
据警方查明,嫌疑人驾驶车辆都是从租车公司租来的,一般一租就是一个月,这些车的车龄较长,比较老旧。他们在制造交通事故前,都会购买一些二手维修件或副厂件,有时甚至是随车携带。
事故发生后,团伙人员直接将车开回台州温岭,在当地进行定损、维修,且定损人员相对固定,修车点也主要集中在温岭当地3家汽修厂。修理厂的相关人员虽然心知肚明,但对于这些隔三岔五来“照顾”生意的常客非常欢迎。
修理厂老板蒋某、潘某等心里都知道瞿某良等人做的是“碰瓷”生意。然而他们不仅没有停止为瞿某兄弟等人提供修车服务,反而招揽起了生意。其间,修理厂老板潘某甚至主动为瞿某良提供三辆旧宝马车让其去“碰瓷”,“碰瓷”获保险公司赔偿后,再由其自己修理厂进行修理。嫌疑人还与保险公司理赔员、修车厂老板串通,一方面提高车辆修理费,一方面维修时使用二手维修件或副厂件,以此赚取差价。至此,形成了“碰撞——定损——修理”一条龙的犯罪产业链。
网络配图
自绍兴警方联手浙江人保等多家保险公司,基本查清“跨省特大碰瓷诈骗案”案情后,该案很快上报省厅,引起了浙江省公安厅和公安部的高度重视。受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公安部门的共同委托,浙江人保财险主导对上述案件按“团伙流窜碰瓷系列诈骗案件”进行串并调查。公安部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
侦查发现,嫌疑人主要以浙江台州籍为主,主要作案地点也在台州、温州一带,同时涉及外省几处。在省公安厅的统一指挥下,专案组着手准备实施抓捕。
2018年3月27日,一切准备就绪,专案组组织60余名得力警员兵分三路,前往湖北、江苏、浙江台州、温岭等地,先后抓获瞿某荣、瞿某良(台州人)、张某、孟某(湖北人)、叶某(江苏人)等8名诈骗犯罪嫌疑人,还抓获专门为该团伙提供车辆维修服务的修理厂法人蒋某善和徐某华2人(均为台州温岭人)。
根据该团伙使用的作案车辆,警方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轨迹和保险行业核查比对,成功比对了涉及3个省430余起案件。
网络配图
主要犯罪嫌疑人瞿某良、瞿某荣是兄弟,到案后交代,他们这“碰瓷绝活”也是从一个朋友处张某那里学来的。2013年初,瞿氏两兄弟坐上了张某的车去兜风,一厢式货车变道时,张某脚踩油门直接冲了上去。瞿氏兄弟感觉开了眼界:“原来还能这样挣钱。”
张某告诉瞿某兄弟,以前他和另一个朋友在广州做过这样的“生意”,以此骗取车辆保险理赔款。自那次经历后,瞿氏兄弟也干上了这行,并传授给其他朋友。
因涉嫌诈骗犯罪,10名嫌疑人被警方刑事拘留。后柯桥公安机关又陆续抓获6名涉案人员。2018年4月30日,经检察院批准16人被逮捕。由于该特大“碰瓷”案涉及数省,绝大多数受害人仍被蒙在鼓里,并没有报案,故专案组奔赴各地,联系受害货车司机辨认嫌疑人以及作案用的车辆。做了大量调查取证工作。2019年3月下旬,柯桥区人民检察院对涉案犯罪嫌疑人向法院提起公诉。
2019年5月12日,此案在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16名被告到庭受审。人保、国寿、浙商、中华等多家财险公司组织理赔人员赴现场旁听。庭审中,主犯张某、瞿某良、瞿某荣等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7月1日,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宣判,其中,主犯瞿某良作案次数最多,被判刑罚最重;另一主犯叶某单独或结伙作案116次,共骗取90余万元,被判处十年三个月,罚款10万元;其余14人被判有期徒刑一年至十年半不等,并分别处以5000至80000元罚款。
绍兴警方表示,碰瓷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社会影响恶劣,社会危害巨大,易造成车辆的侧翻、人员伤亡,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公然挑衅交警执法权威,破坏诚信价值体系。警方提醒,各位司机要按照交通法规文明有序行车,不给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一旦发现碰瓷,要及时报警。
本文由树木计划支持,【检察风云杂志】出品,在今日头条独家首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