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界有一首曲子
仿佛是测试手速的“敲门砖”
弹奏的人功力深厚时
往往只能看见手的残影
那就是《野蜂飞舞》
方方无意中发现
咱房山就有现实版“野蜂飞舞”
今天《方方走基层》系列
带大家走进
房山区蒲洼乡森水村
看蜂围蝶阵、山明水秀的优美景色
森水村位于蒲洼乡西南部,村处深山沟谷,村址海拔700米,村域面积2.71平方公里。相传自500多年前,明朝嘉靖年间就有人分散居住在这里。村名来历有三,一说因地处石灰岩山地,水易下渗,称渗水,后演变为今名;一说因当地泉水众多、森林茂密而称森水;一说因此地人迹稀少,林木森森而得名。
一路走来
森水村广泛发动党员群众
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在生态上守住绿水青山
在产业上坚持抱团经营、绿色发展
从人才、组织、生态、产业等方面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这个“野蜂飞舞”的小村庄是如何发展的?
跟方方一起来看看
绿色回收?安排!
森水村有一项非常有特色的机制
让他们走在了“垃圾分类”的前头
这就是“绿色回收机制”
鼓励村民不乱扔垃圾
自家废弃的可回收垃圾
积累到一定数量
可以到村委会
换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绿色回收机制的推行
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日俱增
森水村村容村貌
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并且,森水村村民
能分清什么是“可回收垃圾”
一点都不害怕垃圾分类
羡慕!
生态振兴?没错!
森水村一直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
作为村里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近年来,森水村清退了
以养羊为主的经营性养殖业
努力保持生态优势,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还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保护中华蜂方面作出了
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俗称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主要亚种,也是东方蜜蜂的定名亚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和北部的山区,历史上华北地区是中华蜂的主要分布区域。目前野生中华蜜蜂几乎已经处于濒危状况,一般情况下基本很难看到,根本无法自然恢复种群。
华北地区的中华蜂仅在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有少量残存。不同走向的沟谷具有不同的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是中华蜂的理想栖息场所。
森水村所在的蒲洼乡
是中华蜂的理想栖息场所
村里还结合环境整治
组织百姓种植了
食用玫瑰35亩、食用百合5亩
芍药5亩、月季3亩、黄芩32亩等
景观植物共计80亩
这些植物不仅为中华蜂提供了丰富的蜜源
美化了村庄生态环境
还能促进百姓增收
同时,花丛中蜂蝶翩翩起舞的自然景观
也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现在森水村已经成了
“中华蜂养殖示范村”
管中窥豹
森水村的生态环境之美可见一斑
村民增收?是的!
环境美了
下一步就要实现村民增收
森水村把目光聚焦在了
中华蜂养殖业上
近年来,森水村成立了
“北京市月联兴专业合作社”
在合作社的带动和帮助下
蒲洼乡森水村的大部分农户
都走上了养蜂增收的道路
合作社实行农户入社,抱团经营
SUMMER
“北京市月联兴专业合作社”
生产的中华蜂蜜
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合作社还被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认定为“北京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目前森水村中华蜂存栏1350群
2017年森水村年产中华蜂蜜4吨
年产值35万元
带动村内70户增收
年人均增收3000元
现在全村通过中华蜜蜂这一绿色产业
全村低收入户已于2018年底全部实现了脱低
党建引领?行动!
建设居民们人人称赞的美丽乡村
森水村还有一个重要的秘笈
那就是“党建引领”
他们通过
弘扬红色文化、保护绿色生态
坚持以民为本
建立党员群众齐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等
四方面工作
发动村民们共建美丽家园
形成了党员干部齐动手
全村百姓共参与的良好氛围
村域民风纯朴
犹如“世外桃源”一般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美丽乡村绿色发展
蒲洼乡森水村这个
“野蜂飞舞”、景色优美的小山村
你喜欢吗?
小伙伴们有时间去玩呀~
方方在森水村等你!
自驾路线:
自驾到蒲洼乡森水村,可以走京石-京昆高速,从张坊出口出,往十渡方向,沿涞宝路开半小时左右即到。
温馨提示:
蒲洼乡森水村属于山区,自驾车往返请注意交通安全,同时建议大家备好运动鞋及保暖服饰,请勿擅自攀爬野山或进入未开发山路。
本期编辑:飞飞 苏倾池 耿滔
现场记者:宇桐
信息来源:房山区蒲洼乡
审审核核:武宏 巴金鹏 刘卫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