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80岁老人生病住院!揣着上万元 偷偷溜出医院!他要去...

2019-08-02   中国蓝新闻

近日

海宁有一位80岁老人

身体不适、住院治疗

但是他却揣着上万元

偷偷从医院溜了出去

还跑了老远

……

揣着上万元 他溜出了医院…

许顺章今年已经80岁了,是海宁市袁花镇长啸村的村民。最近,老许的身体有些不舒服,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住进了海宁市人民医院,每天都需要挂盐水。




生病住院,本该在医院好好休息,可是老许却偷偷溜出了医院,怀里还揣着上万元……




“溜”出人民医院的老许,跑得还挺远,来到了袁花镇。他这是要去干啥?原来,当天老许是为了去赴一场约定!

这一天是老许和一群孩子们约定的日子,这日子早在老许住院前就定下了。所以老许偷偷地从医院里“溜”了出来,顶着大太阳往袁花赶。

原来这一天,是老许和袁花镇残联定下的捐助日期,在袁花镇残联,老许将手中的爱心款交给了在场的12名困难残疾家庭的学生,每人1000元。




蓝媒号海宁台记者了解到,除了这12名学生,老许还联系了海宁市残联,在市残联推荐下还将会帮助30名学生求学。

老许说:“我的希望很简单,就是希望你们好好读书,以后能为身边人做榜样,为祖国做贡献。”



从2017年暑假第一次见到老许时的腼腆,到现在亲切地唤上一声“许爷爷”,这已经是即将上初二的小肖同学第五次拿到老许的助学金了。小肖告诉记者,老许给她的感觉就像是自己的亲爷爷一样,亲切和蔼。而老许带给孩子们的,不光是物质上的补助,还有鼓励和期许。

老许的“路”修了14年…

记者在海宁市人民医院见到了老许。别看老许如今已经80岁了,可是精神依然矍铄。

说起资助贫困学生,老许已经做了好多年了。以前,老许都是把资助金交到村里,或者其他人手上,让他们代为转交。3、4年前开始,老许琢磨着想见见这些孩子,问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就联系了袁花镇残联、海宁市残联,由残联定了资助名单,老许包好红包亲手交给孩子们。这个约定就这样一直延续了下来。



在海宁袁花,只要提起老许,几乎无人不晓,他第一次从自己口袋里掏钱资助,还得从25年前说起。

那是1994年,村里的路还是石子路、泥路,一到下雨天就变得泥泞不堪或是坑坑洼洼,村民出行很不方便。老许见了,就打算修路。那时候袁花有许多石粉厂,老许就去厂里讨一些石粉,自己叫了工人、拖拉机去修路。

后来,石粉需要出钱买了,老许就自掏腰包,20几块一车的石粉,只能修两米长的路,工人的钱也是老许自己付的。老许不仅自己盯着施工,有时候还会自己亲自上阵修路。而那时候的老许,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40来块。

除了帮着村里修路,旁人也会来请求老许的帮助。哪里的路不好了告诉老许一声,他去现场一看确实情况不好,就自己出钱帮忙修路。不仅修自己村里的,袁花西片的,谈桥的……村里许许多多的泥路,在老许的帮助下,变成了“康庄大道”。而老许这条“路”,修了14年。

有人说了这些事...

平日里,老许艰苦朴素,生活非常节俭,但他人需要帮助时,他却非常慷慨,花钱从不吝啬。记者想多了解一些老许的故事,老许却笑着摆摆手说,都是小事,没啥好说的。

然而,记者却从袁花很多人的口中,打听到了,从1994年到如今,25年的时间里,除了修路,老许还做了许多好事……



听说邻村有一对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夫妇得了癌症,老许知道了,就把1000元钱送到了村委会,委托村委会帮他交给那对夫妇。

有个小姑娘,父亲因车祸去世后,母亲改嫁他人,她只能和7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很艰难,老许听说了,马上送去了1000元。

2005年,老许当选为村里的老年协会秘书长,于是他年年为村里800多位60周岁以上老人交会费,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娱活动。

曾经袁花镇中心幼儿园外面没有椅子,家长接孩子的时候只能站着等,有时候需要等很久。老许发现这一情况后,自掏腰包买了很多长凳请人安装在幼儿园门口。不仅如此,每逢六一儿童节,老许都会拿钱为幼儿园添置游乐设施。老许做好事,不是捐了钱就不管,他经常来检查这些设施的安全状况,提了很多有益的意见。



大约5年前,老许开着摩托车外出做好事时发生车祸,脚部受伤住了院。在海宁康华医院养伤期间,他听说隔壁病房有个来自四川的小伙子被车撞断一条腿,由于来海宁打工没多久,没有什么积蓄,家里也很困难,急得天天哭,就让妻子给小伙子拿点钱。“我老婆当时拿来2000元,1000元本来是给我用的,另外1000元准备给小伙子,发现他们非常困难,我就抓过2000元全部给了那名素不相识的小伙子,还告诉医生一定要想办法治好他……”老许说,医院领导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感动,还给那名小伙子减免了部分医疗费。

……

25年来,老许一直走在做好事的路上。

每年拿出一大半的利润帮助他人

老许曾经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塑料五金厂,算上自己、保洁工一共也就5个人,赚得不多,每年只有10多万元的利润,但是这其中的大半部分都被老许拿来资助他人了,有时为了帮助他人,甚至还会亏钱,老许这么做图个啥呢?

老许说,不图啥,就想做点好事,回报社会。老许告诉记者,他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自己排行老二,如今老大和老幺已经去世了。小的时候,母亲带着他们7个,生活十分艰苦,但是常常会受到别人的帮助。



直到1983年,老许凭着自己的一份闯劲和过人的技术,靠着借来的几千元钱,开办起了当时村里唯一的一家塑料五金厂,生活才渐渐地变好了。虽然生活有了点起色,但老许忘不了那些年艰苦的日子,于是他就决定做些好事,帮助有困难的人。

老许说,过去生活得艰苦,天天吃不饱、穿不暖,在学校只读了6个月的书,自己办厂也是借了别人的钱,体会过那种滋味,正是因为有了别人的帮助,一家人才挺了过来。现在生活好了,拿出点钱来回报社会是应该的。

老许的家人也十分支持他,父亲曾一再告诉他要与人为善,对乡亲们要有感恩之心,母亲也对他说:“我平时烧香拜佛起不了什么作用,而你做的这些是真正地帮助了他们。”提起已经去世父母亲的教诲,这位耄耋老人流下了泪水……



“1000块” 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帮助过多少人,老许说太多了,记不清了,在这些人当中,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只要有困难的,力所能及,他都会慷慨解囊,他说:“我不需要认识他们,只要能帮助他们就行了。”

不仅如此,老许也常对家里人说,要怀有感恩之心,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老许有2个优秀的儿子,大儿子是退休教师,小儿子在袁花开工厂。



大儿子许虎良告诉记者,父亲时常教育他们要多做好事,小的时候生活艰苦,他也感同身受。现在父亲每次拿出1000块帮助别人,生活好了,这1000块不多,在他们眼里可能随手一花就花掉了,但对于那些有困难的人说,这是“救命钱”,父亲的举动,赋予了“1000块”不一样的意义。

如今,老许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原先的小厂因为生意不景气,在今年5月份暂时关闭了,目前没了收入的老许说,他依然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

但80岁的老许依旧忙忙碌碌

为帮助他人奔波

小小的1000块

充满了沉甸甸的爱

这份爱 令人肃然起敬

而因为心中充满爱

80岁的老许依然腿脚灵便、思路清晰

因为心中有爱

他的人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