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早起,你照常牵着自家狗子出去遛弯,打开门发现一只狗子躲在树旁边看着你。从这只狗子的毛发来看,这应该是一只流浪狗,不知道什么时候流浪到了这个小区,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其实相当于在你遛狗的时候看到一只流浪狗你会怎么做?
曾经有人发过调查问卷,有人透过街头采访的方式问过这个问题,有一部分人回答,会带着自家狗子绕开这只流浪狗,有一部分人回答如果兜里有食物的话就喂,没有的话直接走开,还有一部分人回答,平时出去遛狗都会拿一根橡胶棒,就是怕遇到流浪狗,真遇到了就拿着橡胶棒把狗赶走。
这是三个最普遍的答案,极少有人会停下来摸摸他们的头。理由其实特别简单,简单到没有办法去反驳:害怕和卫生问题、健康问题,害怕流浪狗会不会身上有病,传染给自家狗子,流浪狗身上还脏兮兮的,流浪狗突然发疯咬人怎么办?
面对流浪狗时害怕的心理、流浪狗身上的卫生问题和健康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人们在面对流浪狗的时候绕不开的。流浪狗和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就来源于此。相比而言,流浪猫的存在感就低多了。流浪猫与人之间的矛盾最多是在发情期,它们嚎叫打扰人们休息。
人们在遛狗的时候遇到流浪狗,不愿意让流浪狗靠近就是害怕流浪狗会传染给自己狗子病,流浪狗万一跟自己狗子打架怎么办?
以前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位宠物主人在遛狗的时候,遇到了一只流浪狗。这只流浪狗先是不远不近地跟着他们,慢慢来到了被牵着的狗子的身边,和被牵着的狗子保持同一个节奏往前走,假装自己也有主人的样子。
它可能是想起了以前自己和主人这么一起出去遛弯的时候吧!毕竟流浪狗,一开始也是有主人的。正因为它们有过家庭生活,它们才会熟悉人类的喂食方式,也因为被抛弃过,它们才会对人类充满戒心。一旦发现有人靠近,它们就选择露出牙齿保护自己。
那如果在你遛狗的那条路线上,你看到了一只流浪狗,开始几天你每次都给它放食物,后来发现它天天在这里等你。于是你开始每天沿着这条路线遛狗,顺便喂这只流浪狗食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只流浪狗算是你的狗吗?
一般来讲,每一次我们给流浪动物喂食的时候,为了方便接近它,我们会先给它们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刚开始几天它可能听不懂,但是很快它就听懂了,因为它知道这个名字的出现意味着它有了食物。
有了名字也就意味着有了感情,以后你说起来你遛狗的时候路上遇见了一只流浪狗,就不再说是那只狗今天怎么样怎么样,你说的会是今天遛狗的时候“大白”怎么样怎么样。这只流浪狗在你心里的感情已经不一样了。
然后是天天定点喂它,这就又跟每天在家里喂自家狗子一样了,而且这个时候每次喂完自家狗子,你还会想一下那只狗怎么样了,它是不是还在那等着你去喂饭呢?
长时间的相处之后,下雨天你不出去遛狗,但是会担心它会不会被淋湿,大冷天你不出去遛狗,还是会担心它会不会受冻。中间有一天你拜托你的朋友帮你遛狗,还要特意嘱咐他记得带把狗粮喂那只狗。除了你没有把它带回家,其它方面你对它操心的一点没比自家狗子少。
但是你又不能把它带回家,没有那么多精力照顾两只狗,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这只狗性格怎么样会不会咬别人也不知道,有没有隐藏疾病更不知道。把它带回家,万一它习惯了流浪生活又跑了怎么办?
一方面你喂养了它,另一方面你又不能给它一个家,那它到底算不算是你的狗?
《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二条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但是,需要有证据证明喂养者是流浪者的实际管理者。如果长年给流浪动物供食,让流浪动物活动并居留,就已经构成特殊的饲养关系,并转化成事实上的收养。
长年进行喂食,并给流浪动物提供居留地的,转化成事实上的收养,所以它已经在别人眼里默认,这是你的狗了。
事实上除了不能把它带到家里之外,如果你长时间,三年、五年的去喂养一只流浪狗,那其实在你的心里,你也早把它当做你的狗了。狗狗每天等你,它也不只是在等那一份食物而已,它已经对你产生信任,在它被曾经信任的人类抛弃而失望之后,又重新产生的信任。在它的心里,也已经把你当主人了。
现在很多人呼吁不要喂食流浪狗,让它们自己找食物,这样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但是也希望这样的前提是,人们对这些狗能够不要报之以嫌弃和冷漠,对它们拳脚、棍棒相向,甚至在食物中下毒。如果它们自己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满是这种风险,那还能生活得更好吗?
我们没有能力给天底下每一个流浪的小可爱都提供一个安稳的住所和稳定的食物,甚至没有办法给经常出现在眼前的那一个提供稳定的食物。但是只要我们能随手救助,不必定时定点,也不必特意花费大把的时间去找每一只流浪动物。只要看到了它们并且身上恰好有食物,给它们一点,就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