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张红栓鲁永军孙磊)市油田七中积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工作,力争使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和开学复课准备工作科学规范有序高效。
上好生命教育第一课,平复学生跌宕之心,是我们复课后的首要任务。充分挖掘出这场疫情的课程资源,上好生命教育的第一课,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收集相关疫情资料,让学生对疫情发生、发展有一个整体认知。从看到那一组组起伏的数据开始,重点关注可敬的白衣天使和被病毒吞噬的生命,分析疫情对我们带来的不便,了解系列防控隔离措施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理性面对、科学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到病毒对人类的伤害,更要认识到健康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我国这场疫情防控斗争取得的胜利,是国家重视全民发动,科学防控救治措施到位,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结果。让学生增强爱国情怀,增强对医务工作者的敬意。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健康生活的习惯。
重建班级团队文化,帮助学生革除陋习恢复学习状态,线上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值得老师进一步引导、发扬。由于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弱化,需要重建班级文化、活跃班级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摆脱荧屏依赖,尽快恢复学习状态,建构日常学习行为规则,是学生返校开课初期的当务之急。通过开展团队建设、个性展示、小组合作等互动性强的活动,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交流互动,让他们讲疫情故事,谈居家感受,展望今后学习生活打算……增强学习信心,重建学习规则。所以,复课后老师切不可因学习周期短、学习任务重就急于新课教学,而疏于行为习惯的纠正,这样会导致事倍功半。要先让学生改变居家线上学习的一些陋习,重建班级团队文化,明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一个最佳的状态,进入线下学习。
摸清底细找出问题,做好学科知识内容衔接,学科知识内容的衔接,是学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衔接,分三步走:第一步:摸清底细。首先,做好线上教学情况摸底。教师要提前梳理线上学习期间每节课的学习教案和反思,找出教师线上讲课疏漏的地方,了解每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否掌握,查查学生是否有缺课情况。再者,开展线上学习效果检测活动。返校一周内组织一次综合性摸底检测,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第二步:找出问题。摸清了底细后,要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个性化问题,找出个人线上学习的失误,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步:查缺补漏。不主张复课后,老师对线上教学的内容从头重讲。一来本学期课时不允许,二来炒现饭式的重复,也没有必要,势必事倍功半。安排查缺补漏有两个途径:一是集中突破。对共性问题和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个性化问题,专门备课,安排少量课时实行定点突破;对学生个性化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回看线上教学视频,自主复习、反复练习、个别指导等办法进行逐步解决。二是平时课前补充。对与前面内容连贯性强的新课内容,可在新课之前,课上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前后知识点复习梳理,让学生在知识学习链接上实行无缝对接。
油田七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开学复课。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劳逸结合,规律安排作息。2. 设定清晰边界,平衡双重身份,立德树人上好开学第一课。3.关注、接纳情绪,找到适合自身的调节方式,做好学生的榜样。4、摸清底细关注差距因材施教。5、积极活动晒成果。6.关注知识内容的承接。7.关注实践训练的顺承。8、关注教学方式的延承。9、分层衔接策略,对分析学情,诊断评估后发现的问题可以分层解决:学段分层、内容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启动七中党员义务辅导室,继续做好义务辅导。
各年级部、备课组、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制定好各自的返校开学教学衔接计划,以使返校后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总之,这场疫情灾难给了我们弥补生命教育一课的机会,线上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教师一定要把握疫情后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把坏事变好事,以疫情做教材,引领学生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