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中国10月份经济数据的疲弱直接导致了今日市场的激烈调整,对于经济数据较为敏感的机构与外资反应较大,这直接反映在了上证的跌幅上。
之前我们曾经提示过,随着机构和外资的力量越来越强,投资者应该对于宏观与个股基本面越来越关注才行,因为机构与外资十分关注基本面,而且他们对于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机构和外资对于基本面变化的反应十分迅速,如果数据不及预期,那么在短期内就会调整完毕,调整后会在新的位置重新达到平衡,较少出现慢慢阴跌的情况。今日的情况就属于机构和外资对于基本面的重估,如无其他更多利空,预计本周内就会调整完毕。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机构和外资调整引发散户跟风卖出的话,则调整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会拉长,这时我们需要观察机构和外资的买入情况,作为入场的重要参考。
我们上周提到的市场自身的运行逻辑依旧成立,只不过经过这次下跌后预计市场需要更多的时间在新的均衡位置横盘整理。需要再次强调成交量是重要的观察指标,成交量是一个相对值,成交量相对前期逐渐放大是最理想状态,这意味着市场资金轮转正常,有新的资金承接前期获利盘且还有余力承接前期套牢盘。
另外,一个月的数据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中国经济的相对优势也并没有改变,外资和机构投资者在调整后仍然有继续建仓的动力,市场是有底的。
综上,我们维持之前看法,投资者如果想要短线参与,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采取高抛低吸的策略为佳。当前中长线蓝筹股的投资窗口亦未关闭,仍可低吸布局。
答:本次新三板的深改秉持了之前一贯的思路,以市场化为原则,完善多层次融资体系,提升企业直接融资比例,这样的改革是很好的。新三板上市的公司处于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甚至比科创板公司的所处的阶段还早,之前为这些公司提供支持的是一些私募股权基金,新三板改革后社会投资者也可直接参与其中。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私募股权资金较多且并不缺乏资金,但做的好的比较少,根本原因在于优质项目的稀缺,很多股权投资基金投入后没效果或者迟迟无法退出,这是导致最近几年私募股权基金有所萎缩的根本原因。 投资者在评估新三板创新层项目时,一定要注意项目风险,IPO必赚的神话终有被打破的一天。
答:十月CPI较九月跳涨0.8%,超出市场预期,毫无疑问背后的元凶依旧是“二师兄”。
一方面,虽然国家不断的出台政策稳定猪价,但受多重因素影响,猪肉供应偏紧态势尚未根本扭转,这也意味着猪肉价格还继续走高的可能性,最终导致CPI继续上行。
另一方面,当前扣除食品和能源核心CPI还是1.5%,居住类、服务类、工业消费品稳中略降,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继续分化、核心CPI处于低位,说明CPI将成结构性上涨。展望后续,猪肉还将迎来春节等节日的消费旺季,所以总的来看,短期猪价还将带动CPI在高位运行。
此外,CPI增长的势头对央行的降息预期打击较大,我国货币政策大概率不会因为猪价上行而收紧,但宽松的空间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