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镇地处苏、皖两省三县交界,是泗洪县西南边陲中心城镇,因30年前率先在全省进行农村改革实行“包产到户”,成为江苏省“大包干”发源地,上塘镇垫湖村亦被誉为“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娄勤俭充分肯定上塘镇“敢想敢做”的改革创新精神。
近年来,泗洪县公安局上塘派出所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传承上塘人“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以党建、防控、民意“三个引领”,全力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新时代“枫桥经验”丰富完善注入新鲜血液。
党建引领 做到“平安不出事”
上塘派出所按照“班子强、队伍优、机制畅、实绩佳、反响好”要求,将党支部班子建设成最红党支部,班子成员率先示范当表率,冲锋在前做标杆,为民警树立榜样。并且该所定期组织党员民警开展扶贫帮困、环境整治、红色义工、送法下乡等红色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融洽党群关系、警民关系,切实把党支部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
2019年6月,上塘派出所党支部被中共上塘镇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为全面加强派出所内部环境建设,全力打造“全市最美基层派出所”。年初,上塘派出所先后完成派出所办案区、户籍窗口接待区、警营公园休憩区、民(辅)警生活区等标准化、精细化改造,营造温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该所注重廉政文化建设,利用所内办公楼道、景观石、围墙等部位,建造“忠诚筑警魂”、“公生明、廉生威”以及先进典型展示廉政文化墙,让民警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廉心、树立廉品。目前,上塘派出所被评为“全市公安机关文化育警示范所队”。
上塘派出所以“警察清正、警队清廉、警务清明”为目标,为全所民警、辅警逐一建立廉政档案,并通过观看教育片、通报身边典型案例、逢会必提、信息推送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以案明纪、以案释法。同时,该所也定期通过开展民警家访、家属联谊活动、签订《家庭助廉共建书》等方式,动员民(辅)警家属吹好“枕边廉洁风”,筑牢民(辅)警廉政防线。
防控引领:确保“矛盾不上交”
上塘派出所积极推进“网格+警格”双网融合,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常态化防范化解机制。
该所深化与综治办、司法所、法院的联动机制,统筹社区民警、乡贤、调解员、综治网格员,推动成立百姓议事会、道德评判团等自治组织,完善警调对接、警企联调等多元化调解机制,深入排查化解因征地拆迁、安全(交通)事故、劳资借贷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涉稳隐患。
今年年初,王某等3人因其妹妹、妹夫之间情感矛盾,为帮妹妹“泄愤”,便窜至其妹妹公公沈某家中,砸坏电视机等物品,引发双方多人打斗,造成多人不同程度受伤。事发后,双方意见相左,调解一直陷入僵局。
为此,社区民警联合该乡乡贤、调解员、综治网格员共同参与调解,在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调解员们合理运用情、理、法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引导,经过努力,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今年以来,上塘派出所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1件,其中疑难涉稳矛盾19件,化解成功率达95%,未发生一起因化解处置不到位而引发的民转刑案件或群体性事件。
民意引领:承诺“服务不缺位”
上塘派出所积极打造“15分钟服务圈”,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承诺。该派出所户籍大厅升级规范服务,提供WIFI接入、手机加油站、借用雨具等免费服务,优化派出所窗口服务和自助服务,为办事群众营造温馨舒适等候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为将便民服务向警务室延伸,上塘派出所在垫湖警务室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受理新居民登记服务,免费提供休息场所和就业招聘信息,向群众提供代办、约办、上门办、自助办、容缺办等便捷周到服务。
“小张警官好啊,一个电话就能让他上门为我拍摄证件照,这就是“零跑次”上门服务。”上塘镇大李村二组5户村民86岁的张奶奶兴高采烈地说。原来,身为孤寡老人的她每个月都要凭借身份证才能领取低保钱,5月初她发现自己的身份证不见了,又要急需办理身份证领取低保钱,所以便电话报警求助。
接警后,户籍民警张成在了解到张奶奶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情况后,当天下午,张成便带上背景布、照相机和电脑,如约来到了张奶奶家为其拍摄照片并办理身份证。看到民警到来,坐在门口等待的张奶奶远远地招了招手。张奶奶家没有地方悬挂背景布,民警邀请周边邻居临时当起了人肉背景板,再给张奶奶摆好姿势,“咔擦”一声,张奶奶面带微笑的照片便拍摄成功了。
据统计,今年以来,上塘派出所定期组织民警走村入户,征集社情民意,帮助部分群众解决生产、就业等困难7件,提供“零跑次”上门服务11次;开展各种主题的“送法下乡”活动49期,宣讲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民众懂法守法意识。针对电动车自行车登记备案工作,考虑到大李、枣林等村路程偏远,该所主动把服务送到村委会、乡村企业,让2000多名群众省去来回跑20多公里的麻烦,真正将服务送到群众心里。
今日的上塘公安民警,正继承和发展着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在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道路上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