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生生不息的文脉传承——富顺县优秀传统文化品牌活动传承侧记

2020-01-07     富顺融媒

关注富顺融媒,第一时间了解富顺要闻。​​

富顺县位于川南沱江下游,居于自贡、内江、泸州、宜宾四市中心地带,有“川南腹地”之称,全县幅员1342平方公里,辖26个镇乡、319个行政村,总人口108万,是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富顺县始建于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是中国井盐发祥地之一,曾因盐业、农业并盛而富甲四川,被誉为“银富顺”。同时,富顺县还是一个人文荟萃的“才子之乡”,历来文风鼎盛,才子辈出,历史上曾出进士232名。“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红岩英烈之“江姐”江竹筠、天下奇书《厚黑学》作者李宗吾等都是富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2007年,富顺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评定为“千年古县”。富顺豆花品牌传播久远,是“盐帮菜”最重要的一支代表,加之富顺人民对吃豆花习俗的得力传承,富顺又有“豆花之城”的美誉。

近年来,富顺县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县委县政府实施了“弘扬传统文化、树立‘三化’新风”专题活动,以传统教化培育时代新风,以典型感化引领时代新风,以文化润化彰显时代新风,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繁荣、精品文化创作、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制度创新“六大工程”,努力为全县创新突破、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文化支撑。其中,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对全县各协学会及优秀文艺人才实施了“以奖代补”机制,调动了文艺人才的创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确保了各文艺协学会的常规常态工作有序推进。而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品牌方面,富顺县持续抓好“端午诗会”“富顺豆花文化旅游节”“开笔礼·成人礼”“韵味端午”“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七一歌咏会”“西湖之韵二胡音乐会”等几大传统创意文化活动品牌。

“千年古县”“才子之乡”“豆花之城”,这些响亮的名号需要有更多文化载体的支持,尤其需要有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别具风格、让人耳目一新的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在这些方面,依靠地方传统文化优势,擦亮重大文化活动品牌,富顺县敢做敢想,敢为人先。

一、以传统节日为抓手,着力打造富顺文化品牌

“端午诗会”是富顺县每年举办的传承最悠久、最富人文气息的传统文化活动品牌之一。自1984年端午节举办首届端午诗会开始,除却2003年“非典”公共卫生事件没有举办外,今年已成功举办至第35届,成为富顺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端午雅聚的金色文化品牌。已故巴蜀文化名人伍松乔、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新泉、星星诗刊副主编李自国、自贡市作家协会原主席李华、知名剧作家廖时香、青年作家聂作平等富顺籍诗人作家,都曾是富顺端午诗会活动的常客,富顺文联、富顺文学作者协会、富顺作家协会、富顺诗词楹联学会等诸多会员展示了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参与合作能力。他们以县文化馆坚守了四十多年的馆办刊物《富顺文艺》为阵地,携手《富顺诗词》《富顺文学》等刊物,将每年端午诗会的诗稿结集刊发,为端午诗会添薪助力。自2018年起,富顺端午诗会与大型民俗活动“韵味端午”融为一体,展现出全新的活力与魅力。端午诗会成为富顺才子诗意盎然、挥毫泼墨、发挥想象的文化承载平台,富顺“才子之乡”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一斑。

“韵味端午”大型民俗活动,这是富顺县近年来传承传统文化的新举措,是富顺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创意再现。自2018年统一策划组织“韵味端午”活动以来,将以往散漫杂乱的各种端午节庆活动整合在一起,形成品牌效应。活动包括端午祭祀礼仪、端午民俗展演、端午诗会、端午有奖猜谜、端午中医义诊、端午传统美食汇、非遗传统技艺展等一系列内容,每年直接参与活动的演职人员超过200人,活动吸引接纳游客近万人次。“韵味端午”活动还通过富顺融媒体中心网络在线直播等平台传送传播,成为富顺人民节日欢聚的盛会,也承载了富顺人民的家国情怀与浓浓乡愁。在端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最生动亦是最传统的富顺民俗文化活动色彩纷呈,令人流连忘返,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二、以传统项目为载体,营造富顺品牌文化氛围

富顺豆花是富顺美食最响亮的品牌,已经在这块沃土上存续上千年。改革开放以来,天南海北的中国城市几乎都可见“富顺豆花”的餐饮招牌。“品富顺豆花、游千年古县、赏民俗文化”,这是富顺豆花文化旅游节的策划宣传语。从2002年首届富顺豆花文化旅游节开始,截止2017年已举办至第七届,成为传承打造地方名牌美食的一次群众性文化旅游盛会,也是在新形势下以文化旅游为重点、以特色民俗为名片、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增强我县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活动一般性安排程序包括主题舞台展演、富顺豆花名店评选授牌、经贸招商洽谈会、返乡人士座谈会、文化名人故乡行、乡村民俗旅游、美术书法摄影展……等。家乡著名歌手谭维维多次献唱富顺豆花文化旅游节,谭维维代言的富顺“美乐”香辣酱品牌于2013年喜获中国驰名商标。2015年12月,以“美乐”香辣酱为代表的富顺香辣酱再获荣誉,上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50亿价值品牌。富顺豆花,仅富顺县城的“豆花名店”等豆花餐饮店已达上百家,全县豆花餐饮店更是多达四百余家,已经成为富顺县域最响亮、寄托富顺人民最多情感的民俗文化现象。以豆花文化旅游节为平台,“富顺文化名人故乡行”“富顺文化守望者”等极富文化内涵的系列活动,集聚了漂泊在外的富顺文化名人,也集聚了富顺县域最大的节庆人气,使得文化旅游节熊熊大火越烧越旺。2007年,富顺豆花制作工艺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此为契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富顺豆花文化旅游节、富顺民俗文化活动等诸多大型文化活动,都闪现着富顺豆花的美丽身影。富顺豆花文化旅游节,期待各位游客热情的观光与真诚的参与。

三、以历史文化遗存为依托,打造富顺特色文化品牌

富顺文庙是我国保存完整的29座文庙之一,以其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申报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依托这一珍贵的文物资源,富顺县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激活现传统文化优质资源,唤醒富顺民众的文化传统基因,每年相继在富顺文庙及县域学校等地举办了开笔礼·成人礼等传统文教礼仪,吸引了学校、师生与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也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与点赞。在仪式感极强的文化氤氲里,传统文化因子在富顺民众的血脉里汩汩流淌,浸润着千年古县的文化基座,濡染着才子之乡的文化风范。开笔礼·成人礼等文化品牌活动传承,这正好与《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相吻合,也符合国家倡导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富顺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传承,是富顺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富顺县非遗工作从2005年开始启动以来,截至2019年6月,共有省级非遗4项,市级非遗10项,县级非遗48项,共计非遗名录62项,涵盖了传统技艺、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音乐、舞蹈、曲艺和杂技、传统医药、传统礼仪民俗、传统体育等诸多方面。富顺县人民政府先后公布了八批县级非遗名录,体现出县委县政府对富顺非遗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2013年12月,由县文体广电和新闻出版局主办,县文化馆、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的富顺县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县城釜江广场举行。2018年5月,富顺县第四届“非遗节”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时代广场隆重举行。持续举办的“非遗节”及各种传承展示活动,为富顺非遗工作的全面发展找到了有力支撑,对传承富顺非遗文化起到了极大的宣传推动作用,有益于挖掘富顺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底蕴。

四、以机关乡镇为依托,筑牢特色群众文化基石

富顺县坚持每年举办庆祝建党“七一歌咏会”,已连续举办三十多年,歌咏会还陆续增添了经典诗词朗诵,成为凝聚富顺精神的一个现象级文化事件。在“七一歌咏会”上,县四家班子代表队、各机关代表队、相关乡镇代表队一一登场亮相,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均亲自登台献唱,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富顺的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

为调动全员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富顺县隔年分别举办乡镇文艺汇演和机关文艺调演,已连续举办十多年。各乡镇与机关积极准备,要求单位领导与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参与,社区与村组文艺代表队一同登台献艺,展示机关文化与乡镇乡土文艺的丰厚滋养,更是引领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契机,让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有了精神生活方面强烈的获得感。

五、以高雅艺术为引领,提升富顺特色文化品牌

富顺县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尤其是传统音乐艺术底蕴深厚,已故著名作曲家王锡仁、黎英海,当代音乐人谭维维都是富顺音乐才子的代表与骄傲。在县委县政府及各级领导重视支持下,富顺赢得了“巴蜀二胡之乡”的称号。富顺传统音乐品牌“西湖之韵二胡音乐会”已经持续举办了十二届,成为富顺人民享受传统高雅艺术的绝佳平台。在这一品牌活动中,相继邀请到中国二胡泰斗王国潼大师、有“北蒋南闵”之称的蒋才如老师、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邓建栋等全国顶级音乐家闪亮登场,繁荣了富顺县的音乐文化舞台。

当然,在这些传统文化品牌活动的背后,我们也应清醒看到,位居川南腹地的富顺县毕竟是传统农业大县,新兴文化产业远远不能够满足富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在全国层面叫得响亮的文化品牌还显得很薄弱,在传统文化品牌运营打造方面的投入还很不够,在各级各类文艺人才的培养、推送与提升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在追求文化高原与文化高峰的征程上,还有很长的路子要走。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本土传统文化复兴之路,期待大家的共同努力与积极参与。

酒是陈的香,文化当以创新传统为新气象。随着富顺文庙·西湖AAAA景区的建成,有着1400多年建县史的千年古县,必将展现出勃勃生机,富顺优秀传统文化重大品牌活动正迎来提速升级的契机。以文化旅游为抓手,以特色活动传承为载体,增强县域核心竞争力,富顺文化品牌活动正蓄势待发,迎来了新一轮大好机遇。有了新目标、新担当、新作为,方不辜负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


作者:徐玉财

编辑:方文俊

编审:罗怀成 杨 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m3Cfm8BMH2_cNUgsk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