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6日,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坦科技”)将科创板上会。
曾因“科创属性不强”,泰坦科技于去年9月份科创板上会时被否。为了重新上会,泰坦科技在这大半年里面进行了“包装”。
不难发现,泰坦科技的新版招股书可谓是“换汤不换药”!只是进行概念更新的泰坦科技二次冲击科创板能否成功,这成为了当下诸多专业人士关注的焦点。
曾因“科创属性不强”被否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泰坦科技是在2007年,由应波博士在攻读博士期间与5名大学生共同创立的,其业务模式,是为科研工作者和质量控制人员提供一站式实验室产品与配套服务。
公司产品分为三块,科研试剂、科研仪器及耗材,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
从收入构成看,当时泰坦科技收入中93%以上都来自于科研试剂和科研仪器耗材的产品销售,其中泰坦科技也承认,“报告期内该部分销售收入中超过50%以上为直接采购第三方品牌产品后直接对外销售”。
此次申请上市将是泰坦科技的“二战”。
去年9月,公司在上会过程中,曾因信息披露不充分、核心技术等问题被否。如今时隔大半年,泰坦科技再度“报名”,成为科创板首家上会被否后的“返场”企业。
2019年7月,泰坦科技前后经过四轮问询,最终提交了一份长达506页的上会稿。
但科创板上市委没有从这份冗长的上会稿中,找到泰坦科技登陆科创板的理由,反而发出了灵魂之问:
一,既有业务是否符合科创属性(发行人未能准确披露业务模式和业务实质)?二,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和主要依靠的核心技术在未来是否具有科创属性(未能准确披露其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和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的情况)?
总结一下,就是上市委问泰坦科技:你是否具有科创属性?
所以,2019年9月26日,泰坦科技成为第一家科创板IPO被否的新三板公司。
当时泰坦科技面临的问题,不小。
2019年的上会稿中,泰坦科技将自己定位为“基于自主核心产品的专业技术集成服务商”,以“技术集成”为关键字搜索,上会稿里共出现137次,但即便是如此高频率的提及。至于是如何“集成”的,泰坦科技却语焉不详。
对此,上市委认为,泰坦科技未能清晰披露“专业技术集成”的内涵、与通常理解的“技术集成”的差别以及是否属于一站式网络销售的一种方式。
直译过来,就是上市委认为你的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一个赚差价的中间商(二道贩子)。
不论从概念上,还是从这种“贴牌”销售仪器、试剂的商业运行模式上,泰坦科技都不合格。
泰坦科技这次做了哪些“包装”?
今年4月,泰坦科技再次提交招股说明书,这距离上次被否,差不多已半年。
这次,将保荐券商换为中信证券。它闭口不谈“专业技术集成”,而是实在的承认,自己采用OEM模式。
在首次的申报稿中,泰坦科技将自己定位为“基于自主核心产品的专业技术集成服务商”,这也成为了当时被问询的重点。在第一次上会过程中,上市委认为泰坦科技并未能清晰披露“专业技术集成”的内涵,以及已披露的内容中也并未对此加以体现。
在本这次申报稿中,泰坦科技已“悄然”删去了这一说法,且在全篇招股书中也弱化了“技术集成”的这一表述。
此外,IPO日报曾报道过:泰坦科技此前还存在表述随意的问题。在首轮的申报稿中,公司多次采用“打破国外巨头垄断”、“实现部分产品国产替代、进口替代类似表述。上市委表示,要求其说明前述市场定位的客观性,是否有佐证的依据,并在问询中强调“使用浅白易懂的语言对业务实质进行概括披露,并对现有业务作审慎披露”。而在最新申报稿中,这类表述同样也已经被删除。
根据花朵财经报道,在在本次招股书中,泰坦科技重新定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以产品研发为主的产品类技术;以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平台类技术。
其中,平台类技术还蹭上了最近大热的“云概念”:智能云平台技术、智慧仓储物流技术。从具体技术介绍来看,此前的“技术集成服务类”技术和现在的“平台类业务”大致相近,基本上是针对科研行业的信息化平台和仓储物流系统建设的相关技术。
当然,概念升级之后,募集的资金额度也需要“升级”。与前次相比,泰坦科技第二次申报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增加1.2亿元,升至5.35亿元。原因,是想要盖楼:资金用途中增加了一项“工艺开发中心新建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主要进行配方工艺实验以及样品的检测分析等。
化学品储存被处罚,研发投入是硬伤
作为以销售科研试剂起家的泰坦科技,其对于化学品的存放和运输始终存在问题。
资料显示,泰坦科技因为存放化学品曾经被处罚。2016年3月24日,泰坦科技底楼东侧仓库内存放了氢氧化钠480瓶、乙酸乙酯120桶、异丙醇160瓶、乙醇180桶等危险化学品,存放量合计4.4吨。
根据翠鸟资本早前报道,泰坦科技未将以上危险化学品存储在专用仓库内,上海市松江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16年4月29日向泰坦科技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5万元。
危险化学品除了存放问题,还有流通环节。
作为运输的重要一环,泰坦科技显然对子公司上海港联宏危险品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联宏)重视不够。
根据资料显示,港联宏成立于2010年6月,主要是负责泰坦科技在上海及周边区域的危险化学品运输、配送。但承担重要运输任务的港联宏,注册资本仅为850万元,2018年净利润只有87.87万元。
而且,泰坦科技还在不久之前将港联宏所有的股权出质,金额为500万元,登记日期是2019年6月24日。
最后要说的是,作为一心想上科创板的泰坦科技,其研发投入费用率在最近三年分别为4.35%,3.24%和3.01%,呈逐年递减的态势。在与可比公司的对比之中,公司研发投入费用率几乎处于垫底位置。
只是进行概念简单更新的泰坦科技,二次冲击科创板会成功吗?价值线将持续关注。
爆料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18151621190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lcWtnIBiuFnsJQV4O7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