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凌晨,沙特两处油田相继遇袭,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事件发生后,也门胡塞武装宣称,沙特油田就是我们炸的。但美国却强行甩锅伊朗,称其为“幕后黑手”。特朗普甚至扬言,目标已被锁定,炮弹已经上膛。有分析认为,美国对伊动武的“材料”基本够用了,马上就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刻了。
事实上,这并非是美国企图栽赃嫁祸给伊朗。早在今年6月,阿曼湾接连发生数起油轮遇袭事件,美国也是在第一时间指责伊朗是幕后黑手,甚至还曾公布伊朗袭击油轮的视频和照片。但是,在随后召开的联合国安全会议上,美国的证据并未得到采纳,最终事件不了了之。不过,伊朗明确表示,这是美国对伊朗进行极限施压的一部分,也是美国惯用的伎俩。不要忘记了,当初美国就是以一包“洗衣粉”为证据,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对于美国再次甩锅伊朗,就连美国的传统盟友们都看不下去了。日本、法国、德国等传统盟国呼吁不可草率下结论。如同阿曼湾油轮遇袭事件一样,日本再次旗帜鲜明地表示,没有证据表明伊朗是“幕后黑手”,我们更愿意相信胡塞武装的说法。与日本看法一致的还有法国,法国外长称,现在法国没有证据证明这些无人机来自什么地方,他也不知道“有谁有证据”,但现在最需要的是缓和局势紧张。而本就不愿追随美国对伊制裁的德国再次发出警告,不要仓促下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沙特油田遇袭事件发生后,其加大了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打击力度,空袭再次导致也门平民伤亡。9月18日,德国宣布决定将对沙特的武器禁运再延长半年,任何已经批准的出口都不能交货。时值沙特加大在也门军事行动,地区局势愈发复杂之际,德国此时宣布禁运延期,显然拒绝参与任何针对伊朗及其盟友的行动。其实,不仅是德国,英国这次也表现得非常消极,毕竟自己的一艘大型油轮还在伊朗的手中扣押。至于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加拿大,也均是保持缄默,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十分明显。
有专家分析认为,在沙特油田遇袭事件中,美国希望借此将伊朗打造成全球公敌,并寻求获得盟国的认可和赞同,但特朗普却拿不出足够有说服力的证据,他们不想像上次被忽悠参与伊拉克战争那样,为美国火中取栗。其实,这次又何止是英国、法国、德国等盟友与美国唱反调,就连沙特也或明或暗的表示,此次袭击来自也门的胡塞武装。就在美国遭到传统盟友全面背叛时,俄罗斯也直言,俄方不支持仓促断定、指责谁策划了此次袭击。但是,若美国强行对伊动武,那将引发中东地区爆发全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