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寂寞”为友,享受当下的生活,最终的收获会让你格外欣慰

2019-12-11     深情解读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人们总是想深入了解,获取一种良方,让自己学会与他人相处。其实,我们都似乎都忽略了,如何与“寂寞”为伴?这才是更应该用心考量的。

没有人会真的感同身受,身处人海之中,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我们需要一个人面对并解决生活的种种,试图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去坚强去乐观,就好像自己已经冲破重重障碍一般。

因为遇到一点小事,忽然感觉身边孤立无援,那种寂寞感油然而生,久久无法褪去。

一位长辈曾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一个二三十岁的小姑娘,自以为经历了大风大浪,这就感觉寂寞了,是你没有认清生活的真实状态而已。寂寞感,本就是人的宿命,并非任何感情能够真正抚慰的,平常心就好。”

忽然想起古龙曾说过的一句话:“这不是寂寞,这只是你感觉寂寞而已。”

顿时,我觉得豁然开朗,所有的问题依然存在,但是它却给了我解决困难的力量。对于一个性格超外向的人来说,学会和“寂寞”相处,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被幸福紧紧围绕的,有爱我的老公和孩子,有和谐的家庭,似乎从小到大很少感受寂寞。

直到经历的难处越来越多,挣扎在崩溃的边缘,我不想找人分担,只能独尝伤悲。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好像全世界只剩我一个人。

本以为寂寞并不属于性格开朗之人,它只归属于内向敏感的那群人,让他们拉扯着内心。实则,习惯开心的人也无法逃脱,因为,他们更需要照顾和认可。

心理学说寂寞,它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是需要我们去享受的良好状态。

从表面上看,寂寞之时是没有人陪的,或者说不需要其他人在,人会觉得难过,越来越孤独,甚至不喜欢与人接触了。

不过,这种寂寞的状态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它也是生活中平常的一项,正如:积极和消极都是一种生活态度,无非对错。如果能够享受寂寞,它能将我们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能让人冷静下来。接着,可以以更加饱满的状态重新出发。

谁说人都要随大流?小众的状态又何尝不好呢?

与寂寞和平相处,让你的生活因为有了它而丰富多彩,在快乐与失落之间,你只是差了一些方法而已。

一:别让自己的生活被填得满满的

如今生活压力如此之大,人们都需要喘息的空间,忙碌的状态每天都会上演,就要学会给自己留出空余的时间。许多要强的人不停地工作,为了赚钱!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为了不让自己有悲伤的机会!看似少了寂寞,却是压抑着做这些。

也许你的身边围坐了许多人,也许你的生活环境已经非常优越,内心也被自己的努力所感动了。但是,稍有休息的片刻,是不是就会觉得很孤单,内心是负担很重的。因为,你逃避了寂寞,适应不了少许的孤独。

二:找一些独自完成的事情做

呆在寂寞里的空气里,不应该是无聊的状态,依然可以丰富起来。有多久没有练字了?多久没有给爱人做个小玩意儿了?有多久没有好好记录下心情了?抛开一切,此刻你能静下心来,是事半功倍的。

我喜欢寂寞的时候健身,不花钱到外边办卡,自己放着音乐,做一些有氧运动。很多人会在寂寞的时候思考,其实倒不如放空自己,出一身汗,会给我们的生活注入更大的力量。

小时候就听着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为了达到目标,他宁可忍受煎熬,这是一个多么考验人的寂寞时期!我们不一定要成为英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学着英雄的勇气,寂寞是要勇敢面对的。

三:接受负面情绪,找寻解决办法

有一句忘记出处的话语,能够鼓舞很多人。“有许多时候,我们需要耐心,需要耐得住寂寞,等待属于你的那一刻。”遇到困境,大家都会觉得寂寞,一时想不到办法,让自己倍感悲伤。

多少人努力让自己快乐起来,恨不得即时告别这些情绪?做到“平静”也是成功了,找个角落,与寂寞为伴,接受内心的不愉快。接着,你可以有时间去思考,要怎样解决眼前的问题。如果找到了答案,你要感谢寂寞,它给了你冷静的头脑;如果事与愿违,你依然要喜欢寂寞,因为它让你变得坚强,拥有了耐心。说不定,你在哪一刻就会成功,成为众人仰望的对象。那时,寂寞便是最好的见证者。

散文家季羡林先生说,自己要感谢那段寂寞的时光,他也是以忍受开始的。后来自己感受了寂寞的意义,他开始享受这种状态,一个人走在院子里,感受身边美景,后来才写出了《马缨花》这么好的杰作。

将寂寞视为人生的必然,享受其中,收获得远比自己想象的多。如果此刻你也倍感寂寞,劝你换一种心境,看到人生的另一面!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XQB-G4BMH2_cNUglW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