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蜀中学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Chongqing Bashu Secondary School)坐落在黄花园立交畔,是重庆市重点中学、全国德育先进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教育部信息化试点学校、全国少年儿童科学体验活动优秀示范学校。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创办于1933年;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学校交重庆市教育局直管;1955年8月,巴蜀学校一分为三,中学部改为重庆市第四十一中学校;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1991年恢复更名为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截至2015年3月,学校占地195亩,绿化面积近5万平方米;拥有重庆市名师4人,特级教师12人,研究员(正教授级)15人,高级教师260余人;拥有121个教学班,学生7000余名。
2014年高考,学校共37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其中鲁能校区考上清华、北大共4名,七中文科共10人考入清华、北大,14名学生保送进入清华、北大,文理科600分以上共431人,文理科上线重本共1404人;共10人考入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香港地区高校,99.5%的学生考入大学。
2013年,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五大学科奥林匹克全国竞赛中,共有13人进入到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夏令营、冬令营,共46名学生获五大联赛一等奖。
重庆南开中学
重庆南开中学(Chongqing Nankai Middle School)是南开系列学校之一、南开校友总会成员 、重庆市首批市级重点示范中学,是重庆市窗口学校。
重庆南开中学由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创办于1936年,初名“重庆私立南渝中学”;1937年10月,学校接管“自贡私立蜀光中学”;1938年12月,学校更名为“重庆私立南开中学”;1952年12月,学校由私立改为公立;1953年,更名为“重庆第三中学”;1984年5月,学校复名“重庆南开中学”。
截至2012年11月,重庆南开中学共有两个校区(校本部、融侨校区),占地面积291197平方米,共有15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787人,共有教职工586人。
2014年高考,重庆南开中学文科264人参考,重点线以上175人,重点上线率66.3%;理科927人参考,重点线以上744人,重点上线率80.3%;该校学生囊括重庆市文科前5名,重庆市前10名,该校占6人;重庆市前30名,该校占8人;重庆市前50名,该校占12人;理科重庆市前40名,该校占10人;重庆市前60名,该校占13人。重庆市前80名,该校占18人。重庆市前100名,该校占21人;该校共44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其中文科10人,理科34人,文理科升入清华、北大的人数均居重庆市第一;此外,该校汪锐同学考取英国剑桥大学,彭书涵同学考取美国深泉学院。
重庆市第八中学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Chongqing No.8 Secondary School),简称“重庆八中”,是重庆市教委直属的首批市级重点示范中学。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创建于1938年,原名重庆市私立树人学校,1952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公办学校,更名为“重庆市第八中学校”。1958年9月,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1971年6月,学校复名“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截至2014年12月,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共有学生9000余人、教职工600余人。学校本部占地面积60余亩, 承担高一、高二学生教学;大学城校区占地90余亩,承担高三学生教学。
2015年高考,学校有24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重点大学升学率达到69.04%,理科平均分601.7分,文科平均分559.6分。
学校机器人代表队在世界杯大赛上,获2010年世界冠军,2009年世界亚军;在全国机器人竞赛活动中,2007年获全国团体成绩第一名,2009年获全国团体成绩第二名;连续5年获重庆市科技创新赛团体成绩第一名;连续5年获重庆市机器人竞赛团体成绩第一名;连续4年获重庆市科技创新市长奖团体成绩第一名;连续3年获重庆市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团体成绩第一名。
重庆市第一中学
重庆市第一中学简称重庆一中,是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
重庆市第一中学于1931年建校,初名为重庆市立初级中学。先后易名为重庆市立中学、重庆市立第二中学、重庆市立第一中学。1950年正式定名为重庆市第一中学。
学校有校本部以及参与举办或帮扶合作的重庆一中寄宿学校(初中渝北校区、高中大学城校区)、重庆皇冠实验中学、重庆史迪威外语学校、重庆第一双语学校等民办学校。共有2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759人,在册在编教职工647人。校本部为公办学校,占地面积440000m2,校舍建筑总面积302707m2,图书馆藏书近22万册,教学用计算机1000余台。有6幢教学楼,184间教室,1个教职工食堂和2个可供1500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食堂。校内有设施一流的室内外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和可容纳1200人的大礼堂。
2014年高考成绩:文科上重本线人数达170人(不含保送、艺术体育特长生及各种加降分),人数居沙坪坝区同类学校之冠;理科上重本线人数达804人(不含保送、艺术体育特长生及各种加降分),人数居沙坪坝区同类学校之冠。其中,全市理科高考裸分前60名(663分以上)一中占13人,人数居全市第一;文科高考裸分前35名(657分以上)一中占5人,人数居全市第二。
重庆市育才中学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Chongqing Yucai High School)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是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重庆市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教学质量先进集体、重庆市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
学校始建于1939年7月,1978年被四川省教育局确定为在重庆的第一所省属重点中学,1997年,学校更名为“重庆市育才中学”,2006年11月,学校被第29届奥组委、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据学校官网2015年9月显示,学校占地近10万平方米;开办有145个教学班,学生8000多人,教职工560人。
2015年高考,该校重本上线人数1198人,其中理科861人,文科337人。9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
2014年,在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学实验嘉年华”全国展示交流活动中,该校冯峻峰同学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颁发的物理科学实验金质奖章,刘茁同学获得物理科学实验银质奖章。
杨柳同学的小发明“卷筒纸取芯器”获全国第六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金奖(重庆唯一),并获得第六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2014年9月,在第31届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该校高三学生唐楚哲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进入物理奥赛冬令营,代表重庆参加全国决赛。
2015年10月,在第十四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中,该校李松林同学获全国一等奖,黄紫陌、马姣姣、陈香凌、李谊同学获西南赛区一等奖,高小岚、余静、李阳杰、李沛洋获西南赛区二等奖,李柯燃、刘惜菡、张聚霄、王丝绢逸获西南赛区三等奖。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Southwest University),简称“西南大学附中”或“西大附中”,是西南大学的教育实验基地,是教育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区域)合作体成员;1978年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 2001年被列为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14年(民国三年),原名“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更名为“北碚二中”;1952年,更名为“西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5年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1年,更名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5年7月,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下划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委员会管理。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本部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设有初中部、高中部和国际部,共有95个教学班,在职教师208名,在校生5300余名。
2016年高考,学校理科700分以上(含加分)6人;理科600分以上316人,占理科参考人数45%。2016年参考统招生500人,统招学生理科裸分重本率97.64%;文科裸分重本率91.67%;按学校全部参考人数计,理科裸分重本率超过89%(不含保送、国外学校录取),文科重本率超过86%(不含保送、国外学校录取)。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位于重庆市江北区,是原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重庆直辖后首批重点中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强中学,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学校,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学校。
学校创建于1949年3月,其前身是由柯黄、肖依默等人组成董事会,在江北香国寺(现鲤鱼池)选址,开办的私立新声中学。1952年11月,新声中学更名为重庆市第十八初级中学。1958年,学校改名为“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共有观音桥校区和铁山坪校区两个校区,观音桥校区毗邻观音桥商圈,占地54亩;铁山坪校区位于铁山坪森林公园入口处(女职中公交车站旁),占地300亩;共有班级112个(含国际班),学生6000余人,有教职工415人。学校对两个校区实行“六统一”的一体化管理。
截至2016年,学校共培养了3名省级高考状元(1982年学校一学生获四川省高考文科状元,1994年学校一学生获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2006年学校一学生获重庆市高考理科状元),1名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1名重庆市中考状元。
2015年,7名同学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二等奖,12名同学获得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二等奖,叶奕杉、张楸等4位同学参加第十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分获国家级特等奖、省级特等奖和一等奖。
重庆外国语学校
重庆外国语学校(Chongqi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又名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重外”,1981年,被定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7年,被列为重庆市教委首批办好的直属重点中学之一;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指定为20%高三学生享有保送资格的全国十三所学校之一。
学校于1963年创办时定名“重庆外国语学校”。1965年,学校增挂“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校名。
2015年7月,学校下划重庆市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管理。
重庆外国语学校占地面积78亩,共有学生9600余人,设普高班和国际班。学校拥有教职工72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2人,特级教师10人。
2016年高考,学校共有学生586人,309名学生被国内外名牌大学提前录取;参加高考人数277人(文科134人,理科143人)。其中,理科700分以上(含加分)1人,600分以上69人,重本率81.8%;文科600分以上57人,重本率76.9%;文理科实验班重本率100%。
重庆实验中学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原重庆市巴县中学),位于重庆市巴南区,是原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重庆直辖后首批重点中学,全国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016年1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创建于1907年,其名巴县预备中学堂,2011年11月22日,经市教委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重庆市实验中学校。
据2012年4月学校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学校占地100000多平方米,在校师生6000余人,其中高中部(重庆市实验中学校)、初中部(重庆市巴南区全善学校),教职工400余人。
2016年高考:该校重本裸分上线人数504人,首次突破500人,上线率40.5﹪;二本裸分上线人数1001人,首次突破1000人,上线率80.7﹪。3同学分别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加分。1同学以698分(裸分)获巴南区理科总分第一,数学(150分)获重庆市单科第一;2同学以617分(裸分)并列巴南区文科总分第一。全区文科前10名,该校9人;理科前20名,该校18人。600分以上111人,其中文科6人,理科105人。该届两个“雏鹰班”上重点本科线113人,班级平均分618分。
2013年,在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该校高2013级学生骆鹏、熊铭杰获国家二等奖,赵晓胜、杨韵西、陈巧云、陈映宇、何乐为、李宜、刘爽、吴宇、于友穇、周杰、伍河霖、卢于翰、马晖、杨天思获国家三等奖。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简称NOC活动)决赛中,该校高中赵潘林同学的“智能穿戴式塔吊控制系统”和来自初中梅傲寒同学的“智能感应式停车取卡系统”分别获得高初中组“技术发明创新”项目一等奖。
江津中学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Jiangjin Middle School of Chongqing City)位于长江之滨,鼎山之麓,是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
学校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953年下期,四川省政府、省教厅确定学校为省重点中学;1997年重庆直辖,学校更名为重庆市江津中学校;1999年学校被确定为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1998开始重庆市示范性高中建设,2003年通过重庆市示范性高中验收。
截至2012年,该校占地面积14.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78万平方米;有教职工440人;开办有106个教学班(其中高中70个班),学生7200余人。
2015年高考,该校本科上线人数达1492人,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达到90%。其中重点本科上线916人,加艺体等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共计972人,重点本科上线率高达57%;空军飞行员8人通过定选,4人重本上线。
2014年8月3日-4日,全国“科技 人文 生活”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在北京大学举行,该校学生杜鋆峰获得一等奖,王洁钰获得二等奖。
2013年8月,高2015级23班学生邹馨毅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二等奖,获高考加分和北大、中国人大等33所高校的自主招生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