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平乐 | 扶贫一线|他是平乐镇裕丰村的一束光

2019-12-09     平乐发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随着全县进入脱贫攻坚战决战之年的目标的确立,42岁的陈德松因在工作中优秀的表现和负责任的态度,他于今年4月,被所在单位县融媒体中心选派为平乐镇裕丰村委驻村队员,他毅然把在小升初之际的孩子托付给亲戚,加入了扶贫大军的队伍。


12月3日,记者跟随县融媒体中心驻村扶贫队员陈德松,用镜头记录下这位共产党员的扶贫之路。




食不知味,夜不解衣

他是扶贫路上的践行人


接到驻村扶贫任务后,陈德松背起行囊,毫不犹豫地奔赴平乐镇裕丰村。他与村干一起走门串户,进行贫困户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入户资料的登记。




在走访贫困户时,他们碰到了软钉子,贫困户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在田间地头劳作,几乎家家都是铁将军把门;有些村民对他们爱搭不理。面对困难,他们并不气馁,通过查阅以前的扶贫资料,走上田间地头与贫困户一起劳作交流,打起手电筒深入贫困户家中夜访,再回来整理资料,常常白天黑夜连轴转,食不知味,夜不解衣,三过家门而不入。在紧张忙碌了一个月后,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全面了解熟悉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裕丰村总人口1850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67人。发展产业是脱贫关键,通过前期调研,入户走访,陈德松深知,要想实现造血型扶贫,必须切切实实把产业扶贫“扶”出质量。通过宣传扶贫政策、鼓励贫困户发展月柿种植等产业,2019年裕丰村实现预脱贫16户,共43人,累计脱贫50户,165人。




不畏艰难,勇于担当

他是村民眼中的贴心人


2019预脱贫户贲定书感慨道:“小陈跟我们宣传国家政策,鼓励我们发展产业,今年我光晒的5000斤柿饼就有2万块的收入。”



陈德松还积极与县住建局联系对接,和专业人员深入贫困户家中对居住环境、面积、房屋现状等实地核查,现场宣传相关惠民政策、解答群众疑问、完善危房改造资料。全力助推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实施,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9预脱贫户潘建强说:“现在政策好了,帮我们把房子建起来,基本上困难都给解决了,我确实感谢政府感谢党 。”


肩负使命,舍弃小家,顾全大家是他的真实写照。不畏艰难,勇于担当是人们对他中肯的评价。小到修缮,大到发展产业,村民的每一件事都牵动着陈德松的心,他用真心与群众交朋友、结亲戚、助脱贫。



裕丰村委组织委员贲启飞对陈德松称赞连连:“自从小陈哥来到我们村上,给我们村上干了很多实事。有这么好的驻村,我们村的贫困户都有信心共同致富,把我们村建设的越来越好。”



以村为家,默默奉献

他是妻子心中的坚守人


驻村扶贫以来,陈德松以高度的使命感,以村为家。多少个周末和节假日,只要脱贫工作需要,他都默默地坚守在裕丰村。女儿的学习、父母生病,为了扶贫陈德松缺席了无数个家人需要他的场合。



陈德松的妻子谈及丈夫,她这样说道:“我在外地工作,他没有驻村之前,家里一般就是他在照顾。他刚接到驻村任务的时候,刚好小孩小升初,就只能亲戚帮照看一下。现在读初中了,就住校。说心里话,还是会有一些歉意的,但舍小家顾大家,我和孩子还是很支持他的。因为脱贫攻坚是大事、好事、实事,希望他能继续坚守岗位,好好工作。”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有大批像陈德松样的驻村队员,不待扬鞭自奋蹄。在工作中始终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用自己的行动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


对此,陈德松表示:“贫困户的每件小事,都是我们工作队员的大事,我希望通过我们的驻村工作,能鼓励和帮助贫困户,扶贫扶志,让他们致富奔小康。”




来源:平乐县融媒体中心( 隋隽丽 王红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V9U6W4BMH2_cNUguJj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