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迎来首位女主席,她是对华“鹰派”?

2019-07-17     直新闻



德国前防长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险“过关”,经议员投票表决,正式成为欧盟委员会首位女主席。

根据欧盟章程,冯德莱恩必须获得欧洲议会绝对多数(现为374票)支持才能出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结果其赞成票仅比绝对多数多九票,也只比反对票和弃权票(合计)多34票。

最终在733名参加投票的议员中,冯德莱恩以383票赞成、327票反对、22票弃权(另有1票无效)的表决结果,获准出任欧盟委员会主席。

选举结果公布后,冯德莱恩步入会场,以欧盟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亮相。她对议员的支持表示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就是对欧洲的信心”,相信欧洲准备为未来奋战而不是互相争斗。冯德莱恩还指欧盟委员会主席一职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希望众人秉持建设性态度,共同建设一个团结、强大的欧洲。

现年60岁的冯德莱恩在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出生,7月2日获欧洲理事会提名出任下届欧盟委员会主席;7月15日,在欧洲议会投票前夕,她宣布辞去德国防长一职,等待议员投票结果;16日获批后,她成为欧盟委员会首位女主席,也是1967年后首位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

冯德莱恩成功上位,如何发展推动与中国的关系,且符合欧盟利益,自然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此前,这位德国女强人也因一些涉及中国的言论,被不少中国方面的学者和外交人士认为是“对华强硬派”。

今年1月份,冯德莱恩在接受德国《时代周报》采访时说:“中国将在21世纪扮演一个中心角色,因此我们必须在经济、贸易和安全政策方面加强关注中国”,部分欧盟的政客“忽视了来自中国的威胁”。冯德莱恩在采访中流露出了对中国的戒心。

冯德莱恩访华期间唯一一次公开活动,是在中国国防大学的一次小范围演讲。冯德莱恩声称:“海上航道必须保持自由畅通,而不能成为成为权力博弈和领土争夺的目标。”

不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部主任崔洪建早前在接受直新闻的采访时表示,目前将冯德莱恩归入对华“鹰派”还尚早。若是冯德莱恩成为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主席,她代表的是欧盟整体,角色变化会让她重新评估对华态度。

崔洪建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它的不安全感在上升,对外部世界的怀疑和警惕在上升,其中就包括对中国的竞争及分歧和管控,欧盟对此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往往就会将内部矛盾向外转移。在这个过程中,要警惕中国变成欧盟内部矛盾往外转移的“靶子”。

不过,他又认为,从今年中欧双方领导人互动的情况来看,中欧关系正在朝着共识越来越多,务实合作越来越深化的方向去发展。无论欧盟换届是什么结果,中方还是希望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能得以保持。接下来,新一届的欧盟机构,应该会在中欧联合声明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推动合作共赢,同时继续贯彻双方达成的具体承诺,合作共赢始终是主流,中欧关系不会有所改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QNjWmwBUcHTFCnfiWj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