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们,请不要辜负那些才华横溢的成熟女演员

2019-07-30   北京商报

“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当观众看腻了"鲜花鲜肉”,有一天他们也会意识到,被岁月洗礼过的脸庞拥有另一种魅力。”

原标题:“导演们,请给‘中年女演员’更多机会吧!”

近日在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中国女演员海清代表“中年女演员”发声,恳求导演制片们给予出演机会,姚晨、梁静表态支持。

“我们没有传说中那么不好合作,我们一定会比胡歌便宜,也一样好用,希望大家给我更多机会!”

28日凌晨,马伊琍、海清、姚晨、宋佳,四人的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似乎预示了这将会是个不同寻常的一天。

她们在微博上不仅发的是同一张合照,连配文也都是“女演员”三个字。

这到底是老友相聚,还是四人即将合作新剧?粉丝们好奇不已。

直到当晚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海清的一番“女演员宣言”揭开她们“起义”的原因:呼吁青年导演编剧多给予中年女演员机会。

晚会上,海清颁完奖后没有立马下台,先是叫住台上的周冬雨别走,再把在台下的姚晨叫上台,最终,还包括宋佳和梁静在内,总共五位女演员齐刷刷的都站在了台上。

海清正了脸色,掏出手机,念起早备好的演讲稿。

“我们是一群非常热衷表演的女演员,我们一直在坚持,基本上没有傍大款,也没有靠父母,靠自己努力从小走到大。但说一句实话,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是被动的。”

市场、题材……各种局限常常让这些中年女演员远离优秀的作品,甚至从创意之初就被隔离在外。

为了打破这样的瓶颈,她们干了点啥?

姚晨不得不亲自做监制;

为了证明自己年轻,宋佳至今不结婚,还让大家叫她小花;

梁静转行做投资,一边问老公管虎导演有没有好角色可以演……

晚会的主持人,中国男演员胡歌,近日从电视剧转战电影市场,一开场就抖包袱向在座导演制片人求电影出演逗笑全场,“请不要忘记一位又好又便宜的演员,他叫胡歌。”

海清也把这句“金句”信手拈来,“岁月赋予我们经验、皱纹、阅历、宽容善良、善于沟通……我们没有传说中那么不好合作。”

”我们一定会比胡歌便宜,也一样好用,希望大家给我更多机会!”

姚晨和梁静随即表态,一个说“我只想好好当一个女演员,请导演给机会”;

另一个则说,“做制片人是曲线救国,我们到了一定年龄,需要年轻导演来扶持。”

几人发声之“卑微”,差点让人忘了她们都是什么段位的女演员——

马伊琍,白玉兰视后和华鼎奖视后;

宋佳,金鹰和白玉兰视后;

姚晨,金鹰视后和华鼎奖视后;

而海清是飞天视后和金鹰视后。

闭幕式后,三人在个人微博上再发言,姚晨也提到类似的职业困境不仅局限于影视圈。

刘若英、吴越、陶昕然等诸多中年女演员转发支持“女演员宣言”,称其“说出女演员心声”。

男演员李宗翰乱入……

在此之前外界都不曾发现,原来不仅各种二三线演员难有春天,就连她们这些一线女星也在面临“夹缝求生”。

海清的大胆发声获得不少网友肯定。

也有人认为海清等人此番所为像是“卖惨”,有实力不用天天“跪求资源”,反复强调中年女演员“可怜”令人反感。

海清在演讲中对于“宋佳为了显年轻不结婚”的举例,更被指让人尴尬,饱受诟病。

不过有网友强调,公众的关注点还是应该专注这些女演员大胆发声的诉求,而不是“鸡蛋里挑骨头”,挑剔海清的措辞。

曾参与电影《李献计历险记》、《匹夫》等的中国编剧、影评人张小北,特地翻出了一篇自己的旧文,分析中生代女演员遭遇的“职场瓶颈”,支持海清等人。

如何让优秀的中生代女演员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多的银幕形象可能?他认为有两方面:

一是,继续提升电影的市场影响力,能够支持更多的电影细分化类型的创作;

二是,从创作层面积极拓展更多的女性银幕形象的可能性。

他认为,国内电影创作给女性角色提供的空间确实太单一狭窄。

只有当电影类型足够多样化,不同年龄段的女演员才能摆脱“少女感”的禁锢,并有足够的机会在银幕上饰演足够丰富多彩的女性角色,给这些虚拟的银幕形象赋予真实的灵魂和深切的情感共鸣。

但要想做到这一点,电影人仍需努力,需要和观众、市场共同成长。

编剧史航倒是开辟出了个“新思路”——不如中年女影视圈人“抱团取暖”怎么样?


网友们也旧话重提,“是真的希望《淑女的品格》有面世的那天了……”

网友脑洞电视剧《淑女的品格》

延展:市场给中年女演员的机会太少了

最近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熊奖的咏梅的一席话,道出了无数国内女演员的无奈。中年女演员,除了装嫩或“演妈”,正遭受着镜头的漠视和市场的辜负。

“对于现在中生代女演员的状况,我很愤怒。她们形象都很好,人生阅历又丰富,又会表达,可市场上给我们的机会太少了,究其原因,还是一个审美问题。很多观众不愿意看一个很美的中年女性,他们看不懂,只看年轻漂亮的。”最近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熊奖的咏梅的一席话,道出了无数国内女演员的无奈。中年女演员,除了装嫩或“演妈”,正遭受着镜头的漠视和市场的辜负。

中年女演员

尴尬:女演员35岁后可能无戏可拍

如今,运气好一点的中年女演员,还能在商业片里当花瓶“打酱油”,在家庭剧里演大妈。今年46岁的李冰冰,从2012年开始交出的大银幕答卷,全是《巨齿鲨》《变形金刚4》《生化危机5》等大片里的“酱油”角色。至于家庭剧里的妈妈专业户,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潘虹、张凯丽、何赛飞、王姬、陈瑾……这些女演员仍然保持着优雅的身段和气质,经过多年磨练的演技也日臻纯熟,然而只能位居配角,出演“鲜肉鲜花”们的长辈。

如果中年女演员不想演长辈,还可以卖力扮嫩演小姑娘,然而由于镜头越来越高清,这样做的代价可能是面临观众无情的吐槽。比如,六十多岁的刘晓庆不断挑战扮演18岁少女,因让年轻男主演叫她“傻丫头”而获封“丫头教教主”称号;周迅演技再好,《如懿传》里的少女扮相依然被观众吐槽像“黑山老妖”;还有《正阳门下小女人》里的蒋雯丽和倪大红谈恋爱,很多观众直呼看不下去……

如果“演妈”和装嫩都接受不了,中年女演员就只能进入半退休状态,等待少得可怜的合适剧本。在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里,杨蓉、王媛可、斓曦曾集体控诉中生代女演员的尴尬处境,说只要年龄一到,就会无戏找上门。杨蓉还直言,明明观众和自己都不喜欢,她还出演一些少女角色,就是怕被市场淘汰。就连拥有国民知名度的宋丹丹也透露,自己35岁之后近十多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戏可拍。

困境:中年女性影视题材严重匮乏

“电视剧这方面稍微好一点,还是有不少好的中年女性人物。电影方面,商业片以讲英雄主义的题材为主,主角一般都是男性。只有当市场发展成熟了,才会逐渐出现女性主义作品,比如近两年的《神奇女侠》《惊奇队长》。文艺片往往讲普通人的生活,视角不会特别分男性女性,所以出现中年女性的频率还是挺高的。”导演方刚亮认为,中年女演员被漠视,主要还是因为国内影视观众主体比较年轻,大家都更希望看到自己那个年龄阶段的生活,所以中年题材的影视作品本身就少,再加上这类题材往往以男性角色为中心,女性角色便只能靠边站。

制片人瞿晓认为,在国内,各种类型片还未形成固定成熟的观影群体,导致讲述中年女性故事的电影很难拥有市场,因此难以获得投资方的青睐和创作者的关注。“我们35岁以上的观众就很少看电影了,他们去影院要不是陪孩子看动画片,要不就是看顶级大片或者《我不是药神》这类的话题作品。中年女性题材必然是小众,每年一百部电影里能有几部就很不容易了,而且我们也缺乏成熟的分线放映制度。”

“健康的市场是什么类型、什么年龄段主演的作品都应该有。关于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但简单说,一些资方、平台和编剧、导演们也有点责任。”导演伍仕贤坦言,不少编剧笔下的女性角色存在很大问题,“经常是男性角色写得很丰富,很有爆发力,女性角色就写得比较弱或表面,尤其是商业片。其实有很多很好的中年女演员,正好有生活阅历,按说更能把不同人物演绎得很精彩。可是许多剧本把年龄大点的都写成比较没意思的贤妻良母这种模式化、套路化的角色。”

尽管女演员中年发展瓶颈是一个全世界的问题,但由于市场和文化的原因,国内要比好莱坞甚至日韩更为明显。梅丽尔·斯特里普、玛丽昂·歌迪亚、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等中年女演员是好莱坞的中流砥柱;去年的热门韩剧《迷雾》中,年近50岁的演员金南珠展现了一个有着复杂人性的女性形象;日本不少70后女演员如宫泽理惠、天海佑希、菅野美穗等依旧是日剧的主演担当。社会学家李银河认为,中年女演员被漠视,背后有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因素,整个社会要求女性年轻漂亮,反映在影视作品中便是中老年女性的边缘化甚至“消失”。

改变:创作者多设计成熟女性角色

“很多‘大叔’演员相继迎来了演艺生涯的第二春,但成熟女性演员的表演空间还是很有限。青春当然是很美的,但成熟女性的美同样是不容忽视的,观众甚至也是有需求的。”编剧游晓颖感慨,“我们确实有点辜负那些才华横溢的成熟女演员。”

“一方面我们要等待观众逐渐成熟,我相信等现在这批观众人到中年的时候,一定会对中年题材作品感兴趣。另一方面,影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也应该更加完善成熟,比如资本不要太急功近利,创作者多做题材上的尝试,建立好多线放映制度等。”瞿晓说。编剧何冀平也表示,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当观众看腻了“鲜花鲜肉”,有一天他们也会意识到,被岁月洗礼过的脸庞拥有另一种魅力。

“市场都这么大了,是时候有一点突破了,你看国际上哪儿有说人家大多数电影里的女性角色像咱们这儿那么强调要年轻小姑娘演?”伍仕贤建议,资方开发项目时或编剧在创作时可以在这个问题上有意识地改进,“比如商业片可以想想,能不能把男性角色改成女性角色,或者多设计几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角色,不要清一色都是二十几岁的。写女性角色的时候,尽量不要被市场数据绑架,可以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写得更丰富一些。”

此外,方刚亮表示,女演员也要静下心来勤练内功,用精湛的演技令观众折服。“我曾经跟陈瑾合作过,她一直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从不嫌弃小角色,每一次都认真努力地完成表演。有些事情自己改变不了,但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新华网)

来源:北京商报网综合 观察者网、新华网、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