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五(5月8日),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爵士迎来了他94岁的生日(他出生于1926年5月8日),他的一生就是一段自然传奇,每一位热爱自然的人都受到过他的启发,我们衷心祝他身体健康!
并以此篇,
向大卫爵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如果大家注意到大卫爵士背后的猴面包树,就会知道,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纪录片就是BBC在2011年推出的《马达加斯加》。注意!这可不是那部同名动画电影,而是真正的自然纪录片!
大卫爱登堡在这部迷人的纪录片中介绍了印度洋岛屿马达加斯加脆弱的自然生态和各种奇异的野生动物。影片一共分为三集,分别是《奇迹之岛》、《失落的世界》、《热与尘之地》。
而本片另有一集后续纪录片《Attenborough and the Giant Egg》(爱登堡与巨蛋),则讲述了大卫爵士时隔50年之后,重新回到马达加斯加,研究岛上已灭绝的象鸟的经历。
因为他在1961年拍摄《动物园探奇》时,曾来到马达加斯加,并收集到一些巨蛋的碎片,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象鸟蛋。
而我正是因为看了这部纪录片才在2017年来到了马达加斯加,在参观博物馆时,见到了曾令大卫爵士着迷的那个象鸟蛋。
还是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部纪录片。
马达加斯加是一座位于印度洋的岛屿,也是世界第四大岛。这里的动植物种类与世隔绝了几千万年,早已形成了非常独特的生态体系。
由于地域足够广大,马达加斯加东南西北的气候和地质条件都不一样。虽然同处一岛,却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狐猴和变色龙是这里的明星物种。
岛上生活着约2000万人,首都是位于岛屿中部的安塔那那利佛。
这里的人们主要依靠打鱼和种田为生。
他们经常需要烧荒以获取耕地,这极大地改变了马达加斯加的生态环境。只有少部分含水量很高的树木存活了下来,并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大卫爱登堡采访了曾经的猎人,现在已经转变为自然向导的约瑟夫,他带领大卫走进马达的丛林,追寻当年难得一见的大狐猴。
50年前,当大卫爱登堡来到马达加斯加时,由于猎人的捕捉,大狐猴非常难以见到。他不得不依靠录音才能将他们吸引出来,拍到难得一见的画面。
而如今,约瑟夫只需要几根嫩芽,就能将这些现今最大的狐猴吸引过来,近距离观赏他们进食的场面。因为曾经的猎人已经成为了野生动物保护者。
当年,大卫爱登堡在马达加斯加曾利用碎片拼凑了一个巨大的鸟蛋,而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的蛋。
在马可波罗的传说中,古代有一种巨大的鸟可以以狮象为食,被称为“象鸟”。
而当大卫来到塔那那利佛的自然博物馆中,他发现有一种巨型鸟类化石,身高超过2米,是世界上最重的鸟。而它的蛋甚至可以抵得上140个鸡蛋!
除了象鸟,这个博物馆还陈列着体型如大猩猩一样大的狐猴化石,这些动物都是随着人类登陆岛屿而灭绝的。
正是因为看了这部纪录片,我在2017年来到马达加斯加旅游,见到了许多难得一见的自然奇景和野生动物。
亲眼目睹美轮美奂的穆龙达瓦猴面包树大道的日落。
像大卫爵士一样捧起一只变色龙。
或者像他一样,让野生的环尾狐猴爬到身上
见证各种各样的狐猴自由地生活在丛林里。
探索神秘的马达雨林,见证奇异的变色龙、长颈卷叶象鼻虫、日行守宫和林隼。
像大卫爵士一样,在向导的带领下,近距离观赏大狐猴在树枝间跳跃,聆听它们发出的难忘的叫声。
最后当然要来到马达博物馆,在大卫爱登堡拍摄纪录片的地方,见证象鸟和巨狐猴的悲歌。
如果你也喜欢自然纪录片,崇拜大卫爱登堡,那么可以沿着他拍摄纪录片的脚步,来到那些让你梦寐以求的地方,聆听大自然的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