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操作猛如虎的
没见过一通骚操作能猛过孟加拉虎的
已经很久不被人提起的牛萌萌女士,凭借着硬杠《新京报》的头铁嘴硬,单枪匹马地为又一次被迫占用公共资源的张铭恩先生减少了很多“被过分解读”和“被恶意炒作”的压力。
即使被骂了小半个月的胡冰卿憋着狠气发了个大招,拿出和男方微信聊天、朋友圈限定可见的截图+录屏来力证自己是被三而不是小三、请各位正义使者去痛骂渣男,也因为“神奇萌萌在哪里”的终极疑问,而没能让广大网友集中火力,把推理技能百分之百地用在张胡徐这部三个人都有姓名的电影里。
让人不得不感叹,“红”可能真的是玄学是命数,而姜还真是老的更辣。
6月23号下午5点40分左右,《新京报》发布独家新闻,称北京警方在5月中上旬破获了一起聚众吸毒案件,多名吸毒人员于当场落网,其中一人为演员牛萌萌。
报道还显示,牛萌萌对自己的吸毒事实供认不讳,并表示会积极配合警方调查。抓捕行动结束后,牛萌萌和其他吸毒人员也被带回属地派出所处理。
这条新闻也算是当代网民年龄分布情况的另类验证吧,至少我感受到了80后、90初那批冲浪者的集体沉默和无可奈何,因为热爱将一切都诉诸于社交媒体式表达的主力军,已经是95和00后的孩子们了。
不过明星吸毒毕竟是大事件,而且《新京报》还努力在百把字出头的报道中挤出篇幅,对牛萌萌的表演履历做出简短陈述,自然也吸引了看客们的眼球。
虽然微博已经停更了快一年,但牛萌萌在抖音上很活跃,《新京报》报道发布前24小时内,都还更新并直播过。
于是就有很多人留言,问牛萌萌到底怎么回事,牛萌萌回复说《新京报》报了假新闻,因为自己每天都在直播。
她也在朋友圈里跟各位亲朋好友报了平安,说感谢关心,她没出事。
这些回复被网友们截图,并很快传播到各大论坛和聊天群里,当然也必须包括微博。
收到了比平常还要多几倍质疑的《新京报》,在23号晚上七点半左右再度更新,表示牛萌萌吸毒的消息来源权威,且有多方信源可彼此支撑印证。
他们还加码爆料,牛萌萌这次吸毒并非初犯,她在2014年7月就已经被逮过一回了,不过警方在办理今年5月的案件时,因为牛萌萌认错态度较好,且考虑到其身体情况,仅对她做出了社区戒毒裁定,而没有执行累犯本该适用的的行政拘留。
但牛萌萌才不管你《新京报》说得多事无巨细呢,反正都是“非要让她再火一把的假新闻”,还非要媒体说出她到底是“五月中上旬的哪一天”被抓的、“查获多名吸毒人员”分别是谁、“警方在哪个公寓”抓的……
不仅语气出离愤怒,牛萌萌还晒出了自己5月1号至今的所有直播记录截图,来指责《新京报》在信口雌黄地欺负她一个弱女子。
但截图中所显示的直播日期并不连贯,5月2号零点收工后有十天左右的空档,再次上播已经是12号晚上的事了。
此外,5月23、24号这两天,牛萌萌也并未出现。
虽然整体直播频率已经相当勤快了,但空白期和牛萌萌所说的“每天都在播”是冲突的,所以这份坚决没能在一开始就百分百地说服网友。
于是8点20分,牛萌萌再次更博,表示抖音直播记录出现断档是因为自己当时在另一平台开播,并补充了自己5月1号到10号在映客上播记录截图做证据。
在微博声明完了还不够,牛萌萌又跑去开了场直播,并反复强调自己没有吸毒更没有被抓:
“此刻我正在直播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被抓了我还在这直播吗?”
谁知《新京报》也没被牛萌萌的“否认三连”给吓退,对方一直否,它们就一直锤。
23号晚上九点多, 《新京报》还推送了一篇《牛萌萌聚众吸毒细节曝光》。
这篇报道明说了牛萌萌被抓的消息来源于警方,并在文中修正了此前采用的部分说法,称牛萌萌是在北京顺义一栋写字楼里被抓的,和她一起落网的还有一名女演员,不过参演作品不出名罢了。
广大网友集体懵了:
平常我们勉为其难当当清官来帮明星们断断家务事也就罢了,怎么现在明星到底吸没吸毒也要网友们来判案?难道就不能来个准确点的官方说法吗?
本来是有的,@北京禁毒 这个官方认证账号在《新京报》报道牛萌萌被抓一事后,曾经对此做过转发。
但牛萌萌出来辟谣后,该官微号对那条转发微博进行过N次观看权限编辑,最后干脆删博了……
说实话,即使是让胡海泉连问苍天20遍的陈羽凡被抓那次,网友们等个结果也没有这么艰难和焦灼过。
尘埃落定竟然是在《新京报》发文25小时后了……
6月24日下午六点半,北京市@大兴公安 对牛萌萌吸毒一案进行情况通报,她是在5月22号那天被抓的,检测结果呈甲基苯丙胺类毒品阳性。
甲基苯丙胺,一般是指冰毒。
之前也介绍过好几次了,冰毒的特点是“药性大、上瘾快、难戒除”。
从牛萌萌的检测结果来看,她的“毒”龄绝对不短,《新京报》所说的“并非初犯”应该错不了了。
@大兴公安 通报完毕,“蒙冤受辱多时”的《新京报》又才慢悠悠地补充起整个案件的详情细节:
牛萌萌之所以在写字楼里被抓,是因为她在那里开播、工作,被抓的具体时间是5月22号,她当天零点下播,5月25号才复播,中间这将近三天的空白档期到底人在哪里,牛萌萌其实一直没有交代明白。
她也是真的艺高人胆大,6月23号晚上牛萌萌的反复否认自己没吸毒没被抓那场直播,就是在被抓那栋写字楼里进行的,而且《新京报》的记者就在门外,亲耳听到她对着镜头重复很容易被戳穿的谎言。
直播结束后,记者直面牛萌萌一行四人,询问其涉毒被查一事时,牛萌萌竟然还在坚持“回应都在微博里”,并粗暴地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扬长而去。
但不作死就不会死,要不是因为这番高调否认,警方也不会再次对牛萌萌进行控制,并在6月24号下午6点多对她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而且这次牛萌萌也没办法快速直接地回应《新京报》各种明嘲暗怼了,因为@大兴公安 通报时,她人已经在拘留所里了……
这次连续反转除了让人感慨《监狱风云》阵容日渐庞大,新入组吸毒队的女演员竟然要使这么大力气,厚着脸皮把媒体和网友都耍得团团转之外,还让人怅然:
原本应该作为权威使人信服的媒体和官方机构,公信力竟然已经缺失到如此地步。
想跟各位简单解释一下:
各家媒体记者的信息来源并不是抓瞎碰上的,也很少有看网友开扒所以贸然跟进的例子,大家会划分所谓的“口线”,比如财经口、教育口、公检法口、娱乐口、体育口……各家记者会常年累月地和对应口线的相关负责人打交道,人脉积累和广博程度并非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很多老记者哪怕离任退休或者出去单干独闯,在行业里摸爬滚打N年所积攒下的资源仍然能支撑起他们的话语权。
所以我在23号晚上会说,不管各位《新京报》这家媒体有什么样的看法,但它作为北京地区最大也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在某些专业条线的人脉积累还是相当过硬的。
就这还能被说成是《新京报》的舔,我挺不高兴的。
牛萌萌为什么会嘴硬到如此地步,其实从23号晚上直播里的某些发言就可以一窥端倪:
她说自己不做演员这一行已经很多年了,之前和上一个公司解约后,因为贪玩也没有好好经营自己,现在做主播也是为了生活,“赚点开心钱”。
牛萌萌也说自己做直播行业做了两三年了,对应她2018年发博说自己在“做做公益开开店铺”,感觉一切并不如她说的那么轻描淡写。
与其说牛萌萌是主动淡出演艺圈,倒不如说她是接不到戏,所以消耗自己之前攒下的知名度来争取最后的变现。
直播已经是退无可退的选择了,如果吸毒事件爆出,她就背上了永远的负面阴影,想要再出来混口饭吃,难上加难。
她本来不该混成这样的,她当年的起点不要太高好吗?
牛萌萌八岁就出来拍戏了,标标准准小童星一枚。
出道作品还是冯小宁的《战争子午线》,还有另一位演员凭此片入圈,就是大家心中的演技派富大龙老师。
后来牛萌萌又参演了我上面放图的那部《十七岁不哭》,搭档郝蕾、李晨。
《十七岁不哭》是李芳芳散文集改编的作品,很多年后这位作者转行当了导演,拍出了《无问西东》,但李晨不再是简宁。
很多年后陈思诚拍《北京爱情故事》,杨幂演的杨紫曦,原本被定为叫“李蒙璐”,据说是融合了李晨的感情故事,外界一度猜测这是混合了李小璐和牛萌萌两个人。
据说当时李晨曾想过给这个角色加个吸毒的结局,但未能成行,谁知道一语成箴,戏中人生对照现实嘴硬,自作孽不配被伤感。
原创不易,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作者以及微信号(cj10141234)。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OVw73IBfGB4SiUw3e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