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88岁的老人,讲那不老的故事!‖老家许昌
文‖戴凤翔
这是一个春和景明、草长莺飞的季节,在“中国长寿之乡”河南鄢陵的温泉小镇上,我和父亲相拥而坐,谈笑风声。也许是受周遭环境感染的缘故吧,让我难得倾听一次老父亲讲那些不老的故事。我不禁心生庆幸,为之动容。
88岁的他,沐浴着暮春乍凉的微风,红光满面,神志清醒,口述准确,记忆犹新,不断讲述着那一个个极富人生哲理、充满处世奥秘的故事:增广贤文“贫富说”,“千里送鹅毛”,“让墙说”,“五女店传说”等等。
故事一,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讲,人不可附炎趋势,要正确对待贫富差别,绝不能嫌贫爱富,丧失人格。
故事二,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讲,云南土司为唐太宗送天鹅,途中变故而灵活应变,不但化险为夷,而且得到了太宗恩宠。
故事三,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讲,邻里间因修房建屋扩宽地基纷争不断,后有一家多次上书京城家人平息对方(此版本有四,由明至清,有郭朴说到曾国藩等),得复信后,双方互让对方三尺,终空出六尺过道,后人称“六尺巷”或“仁义巷”。
故事四,五女店传说即五女店地名的来历,让后人铭记,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只会遗恨千古,骨肉成仇。据传,早年一大姓财主,家业盛旺,连生五个女儿却没有儿子,但有一侄子。在老财主百年后,五女与侄子因争其遗产而打赌立盟,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原农村有一习俗,即在出殡之时,棺木是要安放在用牛拉的太平车(木制四轮车)上送丧的。按盟约定:出殡之日,看牛车跟谁走,遗产就归谁所有。岂料其侄儿使诈,事先已买通车把式,给牛猛喂干料却不让牛饮水,出殡时他肩挑两桶水,牛因干渴自然紧随其后,又有众乡邻为证。五个女儿见状,无奈!相继气绝身亡。现许昌建安区五女店镇因此而得名……
我庆幸,年近花甲之年,还能聆听慈父之教诲。三十年后,我辈又将何如?……
由此感叹:成长时,时时关爱你的是父亲;失意时,给你勇气和信心的是父亲;成功时,给你鼓励和警示的,仍然还是父亲。曾经有文友表述,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不是高山,最宽阔的不是大海。比高山伟大的是父爱,比大海宽阔的还是父爱,父爱就是天,父爱就是地,父爱是伟岸,沉默或是寡言是父亲的共性,拥有父爱就是人生中莫大的幸福!
【作者简介】戴凤翔,笔名原上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军旅中的政工干部,高级政工师。曾受聘于地市、国家级多家媒体。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中图片来自IC photo,版权归IC photo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