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2020年初的时刻,若说最夺人眼球的景点,当属已经600岁的故宫。
这不,随着网上一组故宫新老照片对比照的持续大热,历经600载岁月的故宫,也成了热搜榜上的“钉子户”,引发了大量的关注。
为了迎接故宫600岁华诞,故宫的庆生计划已经曝光。
2020年,故宫策划了一系列精品展览,堪称重磅。
到时候,人们可以看到传说中的《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一睹历史文化瑰宝的芳容。
届时苏轼行书治平帖卷也会展出,对北宋第一“网红”苏轼的粉丝来说,这可是追星的大好时机。
皇帝“办公”的养心殿、明清帝王祭祀祖先的奉先殿等大部分之前“闭馆”的宫殿,也将陆续开放。
其他宫殿也会成为不同主题的展厅,比如说神武门主打海外文物回家展示,钟粹宫主打古琴文化展示……
而“命运多舛”的延禧宫也修缮完成,改造为外国文物馆。
可见,故宫这次600岁庆生计划空前隆重,故宫的珍贵藏品将会“倾巢而出”,加入庆生大军。
这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仰慕者们而言,真是个大福利。
抛却好奇或是臆想,故宫对我们最大的意义,是活生生的历史文化烙印,以及六百年的民族历史缩影。
一部活历史
世界上有着许多著名的宫殿,可如果要挑一座非去不可的,那一定是故宫。
这座我国古代皇家宫殿,承载了太多世事变迁,堪称一部“活历史”。
从正门进故宫,必经之路是午门。
还记不记得以前的电视剧里,常会有一句话:“推出午门斩首!”
其实那都是杜撰出来的,因居中向阳,位当子午而得名的午门,是皇宫的“正门”,这样的风水宝地,怎么可能行杀伐之事。
都说“大嘴吃四方”,午门共有五张“大嘴”一样的门洞。
不过从正面看,是三个,还有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从背后看,便是五个,因此有“明三暗五”之说。
午门的东西两城台就像两条长臂,走到跟前,犹如要被环抱着送到它的大嘴里一样。
不过在古代,午门的正门可不是能轻易接近的,当中的正门,只有皇帝可以出入;
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
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
如今世事变迁,普通大众可以享有皇帝般的“殊荣”,从午门进入这座宫城,会不会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
走进故宫,诸多宫殿中,延禧宫肯定是最热门的一个。
游客们已然从“要去看看嬛嬛的金发塔”换成了“魏璎珞的延禧宫在哪里?”
过去的一系列清宫剧,让平时冷门的延禧宫着实火了一把。
看看清宫剧里都谁住过延禧宫?
《延禧攻略》的女主角魏璎珞;《如懿传》里的如懿;《金枝欲孽》里的玉莹小主;《甄嬛传》里的富察贵人、淳儿。
为什幺小主、娘娘们扎堆住延禧宫?难道这里是福地?其实恰恰相反,延禧宫是故宫里“最悲催”的宫殿。
延禧宫在东六宫中是一座比较冷僻的宫院,离皇帝的寝宫较远,从“争宠”的角度来说,地理位置相当不占优势。
而且诡异的是,延禧宫经常发生事故。从初建到清朝,延禧宫就发生过三次大火灾、一次被炸。
宣统元年,隆裕太后下令重修延禧宫,但修到一半,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覆灭,延禧宫便成了紫禁城里的烂尾楼。在众多宫殿中,显得孤单、落魄。
如今故宫里的那些宫门、殿宇,少了神秘莫测和波诡云谲,正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变得敞亮又活泼。
皮一下,很开心
故宫虽然已经有六百岁,但还是个淘气的宝宝,他的每一帧历史,既有着宫廷文化的外壳,又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
尤其是这几年,这个“大宝宝”不喜平静,总是不断“搞事情”。
为了与时俱进,故宫努力去做最大的网红,“本宫”感觉自己就是这么萌萌哒。
“皇帝”也不再一脸严肃,转头玩起了剪刀手卖萌,跑到表情包里“相爱相杀”、耍宝逗乐起来。
而作为一座建成六百年的超大“四合院”,“网红”故宫里的故事又多又好听。
它为了跟上视频风潮,就秀了一波诸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还有《上新了!故宫》等记录片。
而除了视频这种新玩意,故宫旗下也涌现出了不少网红猫咪。
这里的“猫主子”虽然不再像过去的御猫那样,主人都是身份尊贵的主儿,但同样都是登记在册的猫中贵族。
它们个个出身不凡,睡的是皇城,枕的是祖宗江山,还能世袭罔替。
当然,这些网红“猫主子”走的路线各不相同。比如,鳌拜是“颜值担当”。
还有出场自带BGM的鲁班。
你品品,这派头如何?
当下雪时,故宫又露出了静的一面。它会发些“自拍”,把每一个落满了雪花的廊檐上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这还不算完,故宫的“带货”能力也是一流。
若是故宫早会这一手“带货”的本事,那些欧美大牌就得靠边站了。
首饰服装、美妆零食、手账图书,故宫的周边产品样样俱全,甚至出现了“玩转故宫”这样的小程序,实在是深得年轻人的心。
有了现代数字科技加持,再游故宫根本无需导游。
从神武门进,想到延禧宫去,小程序会给你标出最合适的行进路线,不但能规避游客拥堵路段,还能帮你找寻沿途公厕,绝对实用又贴心。
故宫跨越历史,卸掉了严肃和威严,变成了又“萌”又接地气的时尚网红,以更轻松愉悦的方式,进行着文化传承。
鲜明的文化符号
故宫,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今天,被数字技术颠覆的巍峨宫苑,正在成为全新的文化符号。
有很多人已经边追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2》,边开始“补课”了。
毕竟,解读故宫文化,现在成了新时尚。
如今的故宫,有点像金銮殿上那把龙椅,曾经在古代是皇权的象征,贯穿了整个清朝的兴衰演变。
后来王朝覆灭后被废弃在仓库内,直到后来精心修复后,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她不再厚重冰冷,走下“庙堂”,踏足“江湖”,穿越600年,在新时代重新焕发魅力,再一次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言。
昔日尊贵皇族居住的重重殿宇,那些丰富精美的藏品,皇族使用过的生活用品、祭祀器具,也慢慢褪去了神秘的面纱。
你会惊讶地发现,故宫博物院里那些文物、古籍上的文字都“活”了起来:
它们的颜色成为口红、眼影的彩妆色号;它们的花纹,成为了衣服首饰上的艺术图样;它们的形状,也被仿制成了可爱的小玩具。
故宫的一朝觉醒,从摸不得碰不得的珍贵文物变成时尚宫廷范儿,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寻常生活。
故宫的崛起,又岂止是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商品那么简单,其实她的野心大的很。
“故宫猫”、“故宫雪”这些萌宠、美景迷住了人们的眼,“故宫秋日”、“故宫上元夜”这些皇家文化传承让人心向往之。
就连宫里的皇帝、贵妃娘娘也纷纷比着剪刀手,在朋友圈里活跃非凡。
她早已不再从前那个一本正经的故宫,她变得富有生命力,成为年轻人都喜欢的文化代表和颜值担当。
古今中外、文物遗址、传说逸事,你想知道什么,她都能说与你听。她不光陈列过去,还折射出美好的未来。
任时光流逝,朝代更迭,紫禁城带着历史的记忆,迎着精彩的未来,在一代代国人心中,烙下使我们骄傲自豪的文化印记。
如今,600岁的故宫历久弥新。我们听闻她的历史,有幸遇见她的今天,在这世界上,恐怕没有和她一样,越“老”越娇俏,越“老”越有韵味的了。
600年光阴似水逝去,600岁的故宫风华正茂,她盛装出席,邀你赴一场盛宴。
幸运的你,准备好了吗?
▏ END ▏
本文作者:微度&青草
责任编辑: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