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女人分享:结婚后媳妇若想与公婆相处融洽,应该注意三点

2019-12-11   深情解读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不好处,归其原因,说复杂,实则又简单,说到底,还是两个女人住在一屋,互相看不惯,才会生出许多矛盾。

如果两个女人,分开住,又各自保持友好,近臭远香,经济独立,我想,就没有那么多婆媳矛盾了。

现实生活中,处得好的婆媳关系,翁媳关系,还是有的, 全看媳妇会不会做人,是否聪明。

不妨听听高情商的女人分享,婆媳相处之道,结婚后若想与公婆相处融洽,应该注意三点。如能做到三点,几乎没有大问题,一家人都能和谐相处。

01.对公婆投其所好

在和公婆相处过程中,我没有妯娌做得好,所以很明显的,公婆更喜欢她。虽然对我挺客气的,但见到她更能笑盈盈地交谈,熟络地聊起家长里短,这便是差距。

去她家登门拜访时,我意外发现了缘由。那时她正怀孕,所以公婆也常去看望她。我老公当时就坐在茶柜旁,她索性说了声:“大哥,那个柜子里有咱爸爱喝的普洱茶,你递过来下。”

我不得不佩服她说话的圆滑和巧妙,“咱爸”两字轻松自然地拉近了与家公的距离。似乎是很普通的家常话,可对于木讷的我来说,是断然说不出口的。

的确,老人就像老小孩,要哄的。对他们尊敬亲近,老人心里肯定像吃了蜜似的甜,关系当然能融洽了。

作为小辈,投其所好很正常,也是个明智的举动。

大家都听过“准女婿讨好老丈母娘”的说法,那为什么新妇不能试试看呢?

像我妯娌这样的小青年,怎么会爱好品茶,她喜爱的是有小资情调的苦咖啡。但她仍然愿意主动与家公攀谈茶叶中的门道,香味、养生和口碑……

我们都生活在世俗烟火中,难免会有故作骄矜的摆谱,但这并不完全出于本意。只要有一方能先抛出橄榄枝,表达了友好相处的态度,一家人总归希望能和和气气过日子,因为家庭和睦、温暖有爱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02.亲近归亲近,住在一起大可不必

我的妯娌回老家养胎,没有为了方便照顾自己而搬进乡下院子,而是住在了镇上的公寓里。两地挨得挺近,也方便走动。

说点实际的,老人和年轻人生活习惯迥异,住在一块儿是互相“伤害”。老人爱早起,生活规律,在厨房里“叮咚哐当”烧起了早饭。而还在赖床的年轻人会大为恼火,“起床气”就随之疯长了。

还听到母亲说过同事家的一件趣事。有天晚上同事回家,黑漆漆的房子里仿佛有个人影在那儿端坐,一开灯竟是家婆,可把同事吓坏了!

家婆想省电的心是好,可同事定然不会理解这份好意。性格认知的代沟很难跨越,甚至可以说是无解的。

婆媳关系难相处,明明两人之间没有深仇大恨啊,症结就在生活步调不一致,看待事物有差距,进而一点点滋长起来埋怨和仇恨。

因此,家与家之间要有边界感很有必要。生活上的纷扰少点,情感上的关心多点,这才是我们该追寻的理想方向。用心经营并维护好自己的小家,必要时帮助公婆家。由此互相成就,达到最舒适的状态。

03.别把公婆当亲爸亲妈,做儿媳的本分和情意点到即止

家公家婆永远不是亲爸亲妈,爸妈能从仇人变回亲人,而和公婆有隔阂了,就很难抚平这道疮疤。

所以打一开始,准公婆信誓旦旦所说的那种“以后把你当亲闺女”的漂亮场面话,绝不是我们放心嫁入夫家的保障,关键要看伴侣的为人处事。

没有主见的男人,一味听从爸妈的话,这样的终身爱侣需要慎重选择。婚后难免事事向爸妈汇报,“妈宝男”特质显露无疑。这种男人很可能还是一名“愚孝”分子,被爸妈一顿哭天抹泪的洗脑之后,就失去主心骨了。枕边人的话听不进去,最可怕的是女性反倒成为围攻的对象。

尤其要注意的一点,经济不独立还要靠父母接济的男人实在不堪嫁。因为他不能得罪父母,只能顺应父母。哪怕他有过反抗的念头,最终还是翻不起风浪,归于平静。没有实力的男人,是没能力护住心爱的女人的,即使彼此情投意合。

和公婆相处,做儿媳的本分和情意点到即止,付出太多并不见得会有多好。

有次跟姑妈以及她的准儿媳同坐汽车后排去喝喜酒。大概她加班累了,晕乎乎睡着了,松散的头发低垂在腰间。姑妈向我瞥了一眼示意我,嘴角的不屑清晰可见。

公婆对儿媳天生的敌意,如同一股不可抗拒的魔力。虽然表面上姑妈亲切地唤她“小丫头”,背地里还是流露出不满和挑剔。

不过,我这位准嫂子也是个聪明人。她和我表哥有个温馨的“小窝”,传统节日甚至父亲母亲节会去团聚,会在手机上发红包。老两口也时常念叨起他们的体贴和孝顺。

做成这样很圆满了,大家里子面子都好看。

媳妇真把公婆当成亲爸妈,肺腑之言在他们看来却成为逾距僭越的行为,彼此心生芥蒂,就得不偿失了。

媳妇想与公婆融洽相处,是婚姻生活的必修课,没法跳过。与其暗自琢磨甚至隐忍苦熬,不如主动出击,拿捏好分寸。高情商的女人,能够做好察言观色,谨慎细致,始终和谐共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