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10年才确诊!这一疾病的误诊率居然这么高

2019-10-30   健客医药

王女士被慢性疼痛折磨已经近10年了,难以名状的疼痛每天都侵蚀着她的全身,让她感到烦躁无比。由于日复一日的疼痛,王女士时常感到疲劳,睡眠也出现障碍,就连休息也无法缓解,但在医院做了一系列的CT、核磁等检查后,显示的结果却是一切正常。


日子久了,王女士的家人也不再把她当成病人一样看待,家人偶尔的不理解与抱怨更让王女士感到无奈。


直到后来,王女士终于在医院的检查中找到了病因,这种折磨她多年的怪病原来就是纤维肌痛。

纤维肌痛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全身广泛性疼痛以及明显躯体不适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疲劳、睡眠障碍、晨僵以及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


在全球范围内,纤维肌痛患病率为4%,中国约有5200万纤维肌痛患者。但在我国,纤维肌痛的误诊率却高达87%,像王女士这种求医多年才得到确诊的患者不在少数。


为何纤维肌痛的误诊率这样高?


专家表示,这是由于纤维肌痛常与其它疾病合并存在。据统计,约16.8%的骨关节炎、21.1%的类风湿关节炎、36.7%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8.6%的抑郁、33.8%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均合并有纤维肌痛。因此,医生在诊断时,很容易引起误诊、漏诊,这需要医生的仔细鉴别。


事实上,纤维肌痛的痛感有自己的特点。例如,纤维肌痛患者的痛觉非常敏感,哪怕十分细微的动作也会让他们感觉到疼痛。这种疼痛更多地像是一种全身性的酸痛、钝痛,有时甚至患者自己也无法说清具体的疼痛时间与疼痛位置。


此外,纤维肌痛患者很重要的精神特征之一是感到焦虑、抑郁。


就如同患者王女士,长期疼痛给她的身心带来极大的打击,表现出抑郁症状,而这些消极的精神状态往往又会给病情带来负面影响,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还有部分患者会表现出各种其它不适症状,如怕风怕凉、自觉关节活动有响声、盗汗、口眼干、视物不清、头晕、头痛、耳鸣、咽部异物感、胸闷、气短、胸痛、腹痛、腹泻、尿频、尿急、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性能力下降和低热等等。


医生临床诊断纤维肌痛的依据,是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的按照全身压痛点计数的分类标准,2016年最新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按照身体发生疼痛的数量以及焦虑、抑郁的躯体症状的程度共同进行诊断。


对于纤维肌痛的治疗,此前临床上多以非甾体类镇痛药、阿片类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非机制性药物治疗为主,副作用较大。如今,也已有了疗效更好的药物,作为全新一代神经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针对纤维肌痛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机制性治疗并且循证医学证据充足,被多份指南推荐为纤维肌痛一线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