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为什么会晚年不保?纪晓岚这句话,也就嘉庆皇帝听懂了

2020-10-17   岁月的交错

原标题:和珅为什么会晚年不保?纪晓岚这句话,也就嘉庆皇帝听懂了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当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镜头。

纪晓岚和和珅在讨论究竟是沙河深还是清河深?

大家也都知道沙河和清河是古代的两个地名,尤其是在清朝的时候。

当时和珅说是清河深,纪晓岚说是沙河深。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珅说对了,纪晓岚说错了。

毕竟以和珅的知识渊博来看,探讨哪一个河流更深,当然是和珅更有知识储备,更能够论证这个话题了,更重要的是和珅还掌管着对应的部门。

相比于白面书生纪晓岚而言,和珅有着更多的话语权,也有着更多的实地调查权。

但是没有想到:纪晓岚把这个话题最终抛给了乾隆皇帝,而乾隆皇帝听了之后,笑笑说道沙河深。

纪晓岚听了之后也笑了笑,但是这个时候纪晓岚并没有替和珅说话,而是转过头来对着乾隆皇帝的儿子也就是嘉庆皇帝说:你听清楚了,你的父亲告诉你杀和珅。

这个时候,和珅还在纠结到底是清河深还是沙河深,却不知这句话已经被嘉庆皇帝听了进去,并且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一、历史上真实的和珅。

好了,上面只是电视剧当中的一个镜头而已,我们不作过多探讨,只是来谈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其实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皇帝,他在执政的时候,底下的臣子都会换一批,为什么呢,一招天子一招臣,这几乎是一个古代的惯例。

可问题有趣就有趣在这里了,在乾隆皇帝当皇帝的时候,和珅自然而然都是效忠乾隆皇帝的,那乾隆皇帝当太上皇的这一段时间里面,和珅为什么没有调转车头去效忠嘉庆皇帝呢?

在真实的历史上,乾隆皇帝哪怕当了太上皇,和珅也一心一意的服侍在乾隆皇帝身边,对于乾隆皇帝简直就是半步不离,如同把他当成自己的祖宗那样供着。

很多历史学家或者历史的小伙伴都在说,如果和珅最开始的时候,把自己的一份忠心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乾隆皇帝,一部分给嘉庆皇帝,那么最终和珅可能并不会有如此悲剧。

毕竟相对而言,和珅有着诸多的智慧,而且这些智慧还都是大智慧,是治理国家的大智慧。有了这些智慧,和珅自然而然的能够平步青云,并且始终牢牢掌握自己的权利。

二、和珅的恐惧。

但真实历史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原因就在乾隆皇帝非常的特殊。

乾隆皇帝尽管为了效忠自己的祖宗,也决定在某一个年龄阶段退出朝廷,但是他也仅仅是退出朝廷而已,整个天下的权力依然掌握在乾隆皇帝的手中。

而这个时候,如果和珅敢有二心的话,乾隆皇帝自然而然的会利用自己的手中权力,全方位的打压和珅,让和珅不得好死。

毕竟皇帝最讨厌的就是背叛,平常的时候我来当皇帝,你对我就跟个哈巴狗一样,突然之间我当了太上皇,你对我爱答不理,这可能吗?

和珅这个时候已经掉入一个陷阱当中,这个时候如果他对嘉庆皇帝好,那可能就熬不到乾隆皇帝去世,就已经被乾隆皇帝做掉了。

但如果和珅这个时候一心一意的对待乾隆皇帝,那么当乾隆皇帝去世之后,嘉庆皇帝又极有可能拿这件事情来搞自己。

三、和珅最后的底牌。

可是和珅有自己的底牌,这个底牌就是打一个时间差。

和珅自认为从乾隆皇帝去世到嘉庆皇帝掌握权力,这中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只要和珅能够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安抚好嘉庆皇帝,自己就能够独善其身。

但是可是没有想到,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拍乾隆皇帝的马屁,早就已经让嘉庆皇帝看的不舒服不顺眼,而这个时候嘉庆皇帝早已经把和珅记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

这也是为什么在自己的父亲乾隆皇帝去世没多长时间,嘉庆皇帝直接就把和珅给搞死了,并且给了他一根白绳子,让他上吊自杀。

和珅和纪晓岚之前的那一次趣谈,明明在探讨哪一个河流比较深,可是没有想到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句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了和珅的命运。

和珅自然是孤苦的,也是没有任何依靠的,因为他只能做一个2选1的论调,而且选择哪一个都会给自己带来厄运。

小伙伴们,你们如何看待纪晓岚和和珅说过的这句话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哦。

关注我,持续分享有趣的历史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