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械伟大的革命,线膛步枪近代发展史

2019-10-04     疯狗的轻武

咱们都知道,现代的枪基本都有膛线(喷子除外)。而膛线带给弹头一个旋转的陀螺效应以稳定弹道,从而让子弹飞的又准又远。但早期的步枪绝大多数都还是滑膛,膛线直到19世纪中叶才开始逐步普及。狗子今天来捋捋线膛步枪是怎么一步步走来的。

物体旋转时更稳定的特性人类早就发现了,当火器刚借由中国——阿拉伯传入欧洲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寻思在膛内拉槽,从而使得弹丸能旋转起来,以提高弹道的稳定性。根据2014年出版的《total gun manual》一书中的描述,最早的线膛枪是1498年在德国奥格斯堡出现。

当然,线膛这种工艺对当时的加工技术来说非常复杂,昂贵的价格让他根本不可能作为军用制式武器。而且当时冶金技术并不好,品控也没有标准。线膛枪带来的额外膛压完全适合低成本的生产方式。

另外一方面,当时打仗还是以列阵为主,发射药也都是黑火药,打完之后烟非常大。这么大一群人逐排放枪之后其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打什么,只是死板的朝着大致敌军方向打,精度这玩意在一堆烟里头还真没那么重要。再者当时的弹丸都是从枪口装填,线膛枪的弹丸从前边塞进去比较费力,射速慢,而且膛线很容易被肮脏的黑火药堵塞,导致弹丸卡在里边,甚至炸膛。

所以说在此后的两百多年时间里,线膛枪要不就是贵族们打猎的玩具,要不就是猎户的吃饭家伙,军用领域很少见。这儿再说个题外话,当时欧洲人不是喜欢拿枪决斗么,有一批贵族会用线膛枪作弊,因为打得准。所以后来大家都禁了这玩意,决斗之前还必须要由公证人检查。

回到主题,前边不是说猎户因为要靠枪吃饭,所以往往会花大价钱搞一支线膛枪么。而欧洲那边猎人最多?德国或者周边的德语区,因为那块地方山多,森林多,天然的猎场。不像法国那边气候又好,平原又多,适合开个农场果园挽着老婆品红酒。

所以在17-18世纪,德国开始逐渐有一批被称之为猎兵(Jager耶格)精锐轻步兵。他们往往小规模行动,擅长侦察,骚扰,打冷枪。而他们往往是由猎户组成,手中的枪也是线膛枪。

同时期,美国那会不是刚开始有大量移民涌入么,那块未开坑的新大陆上还有大量的野生动物。骑马、打猎、吃肉成了新美国人日常生活的全部,但打猎不比排队枪毙,还是得靠线膛枪才行。然后就出现了现代被称之为“肯塔基长步枪”的线膛武器。美国红脖子民兵在后来的独立战争中,拿这玩意把英军打成马。

吃够了苦头的英军当时也拿出了一款佛格森线膛枪来和红脖子们对刚,但佛格森死的早。而且前边也说了,当时线膛枪昂贵的造价当吃饭家伙用还行。但想要军用列装?想多了。

到了19世纪初,其实各国到也都认识到线膛枪的优势,多多少少的在部队中添置了一些。用法和德国猎兵一样,仅作为精锐士兵游击使用。比如英国的贝克、布伦瑞克步枪等等

这时候各国也都发现个老问题,线膛枪准是准,但是装填太慢,因为从膛口把弹丸从带膛线的枪管里塞进去太麻烦。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法,一个是从后膛装填,一个是用比枪膛阳线直径更小的子弹。

然后就衍生成了两条路,一个是以德国的德莱塞针发枪为代表的后膛步枪。后膛装填还带来了射速更快的巨大优势,但当时后膛闭锁的密封贼差,容易漏气,导致射程不远。

另一条则是以法国米涅步枪为代表的的缩口径米涅前装弹。这种弹的直径比膛口小,很容易从枪口塞进去。子弹尾部中空,最后边还有个塞子。发射的时候火药推动子弹的同时也推动塞子挤入并撑开弹尾,好让弹体贴膛旋转。但缺点是它依旧是前装步枪,撑死了也就是之前滑膛枪的射速水准。

但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是巨大的,前装步枪必定被更先进的后膛淘汰。等到19世纪60年代,金属定装弹用它易延展,闭气好的特点取代了纸壳弹以后,算是彻底解决了后膛步枪漏气问题,步枪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更迅速的时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C92lm0BMH2_cNUguiJ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