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曾经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数量长期占据世界20%以上。正是因为如此,大部分中国人也认为中国的人口自古以来就是世界第一。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夏商周时期,中国还处于国家初步形成的阶段,其文明发展的成熟度还难以和古埃及、两河文明抗衡。该时期,如古埃及就能够修建金字塔、红海—尼罗河运河、卡纳克神庙等宏伟的大型工程,说明古埃及的人口数据是相当可观的。而同时期的中国,农业发展尚处于粗犷的阶段,因而人口自然也是比较少的。但是具体多少人口,并无法考证了。
金字塔绝非地广人稀的国家可以修建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的推广,农业进入了精耕细作的时代,人口也随之快速增长。到了战国末年,中国总人口大约为2000万。这2000万是战国七雄总人口。不过,这2000万人口在当时还并非世界第一。早在春秋时期,波斯帝国,统一了整个西亚和埃及,疆域面积突破了700万平方公里,其人口达到了5000万。波斯帝国统治下的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和尼罗河下游都是人口密集之地。
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灭亡后,其疆域基本被马其顿帝国继承。由于经历了长期的战乱,西亚的人口已经大大鉴赏,但是依然有2000万人口左右。另外一个人口大国是印度摩揭陀帝国(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期(前273—前232年),统一了整个次大陆,疆域面积面积达420万平方公里。根据《世界历史人口图集》的数据,当时的印度总人口为3000万。不过印度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及时在国家分裂时期,也不会发生大规模的、长时间的拉锯战争,因此印度的人口总是长时间保持增长。
中国方面,在战国末年突破了2000万,秦朝差不多也维持这个数据。然而在秦末,发生了连连的战争,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等,导致人口大量下滑。在西汉初期,全国总人口大约为1000万。随后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全国人口得到了恢复发展。在武帝上台之后,全国人口达到了3000万。然而汉武帝几十年的战争、苛捐杂税等又导致天下人口减半。汉武帝之后,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西汉的人口不断创新高。到了西汉末期,户籍人口已经达到了5900万,实际人口已经突破了6000万。这个数据,无疑是当时的世界第一。两汉之交,又是因为战争导致人口大减,东汉之初人口仅有2000万,后来恢复到了6000万左右。
汉朝兵马俑
汉朝之后,中国进入了长期的分裂之中,北方战乱不断,人口也大规模减少。在三国时代,全国统计的户籍总人口780万人。这个数据有些不可靠,另外一个数据在在西晋统一后统计的,为1600多万人。西晋并没有带来长久治安,随后就是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五胡乱华等,人口并没有增长。到了南北朝,由于南北方的局势稳定了下来,人口终于开始恢复了。根据当时的官方统计,南北朝时期的总人口大约为3700万人。
孝文帝出行图
在中国人口减少的时候,罗马帝国的人口却不断在增长。到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的总人口(包括奴隶、非公民)达到了5000万,位居世界第一。另外,印度的人口也在不断增长。大约在公元400年的时候,印度的总人口已经突破了4500万,虽然这个数据远没有汉朝巅峰高,但是却比同时期的中国高了不少。另外,波斯萨珊王朝的人口也恢复到了2000万人左右。
经过南北朝的经济恢复,到隋文帝时代,中国人口已经恢复到了4600万人。隋唐之际的战争暂时使得人口下滑,随后的100多年,唐朝处于稳定的发展之中,到了开元年间,户籍人口达到了5000多万。随后,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等,人口又出现了严重的下滑。然而5000万人口却不是世界第一。
开元盛世的描写
同时期的阿拉伯帝国虽然面积大,但是由于西亚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恶化,使得阿拉伯帝国只有3000多万人口,远远低于波斯帝国的5000万。欧洲的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又遭遇到了严重的瘟疫,导致人口迅速下滑。查士丁尼时代的欧洲总人口都下降了一半。真正比唐朝人口多的是印度。在公元600年左右,印度的人口已经突破了6000万。不过印度人口虽多,但是一直未能把人口优势转为国力。
唐朝的之后1000年,欧洲长期处于中世纪,社会经济严重衰退,因而人口也增长缓慢。而阿拉伯世界也是四分五裂,战乱不断,因此人口还在下滑。而中国呢,人口还随着王朝的兴替而波动。北宋初期,中国的人口仅为2400万,到了北宋末期,达到了4000万(北宋王朝人口)。元朝时期,全国总人口为5000多万。在明朝永乐年间前期,人口突破了6600万。然而明朝由于政治矛盾尖锐、灾害不断、农民起义不断等因素,导致人口并未得到持续增长。到了万历时期,人口再一次突破了6000万,但是随后又继续下降了。
清明上河图
而印度的人口依然在持续的增长。明朝时期,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疆域面积为450万平方公里。在1500年,印度人口已经突破了1亿,1700年突破了1.6亿,1800年突破了1.85亿。当然,此时的西方国家开始进入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西方国家的人口也在大规模增长,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低,面积小等原因,使得欧洲各国人口难以和中国、印度匹敌。
泰姬陵
中国人口反超印度发生在清朝。在清朝入关后,到1664年就已经基本统一了汉地十八省,此后经历了将近200年的稳定发展。这应该是中国古代史上稳定发展时间最长的时期,超越了唐朝前期。另外,有人清朝实行了休养生息、废除新增人丁税的政策(摊丁入亩),使得人口增长不再受到限制。另外一个加速人口发展的是农业原因,清朝时期,岭南地区、西南地区被开发出来,增加了耕地面积;美洲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等大量推广,提高了人口的容量。因此,清朝前期的人口是爆炸式的增长。清朝初期的人口只有2000万左右,然而到乾隆时期已经突破了2亿人口,到1840年已经突破了4亿。从此,中国的人口就反超了印度。
康乾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