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相信爱情了 美国和塔利班握手言和

2019-07-10   直新闻

文/陈柯

美国政府阿富汗和解事务特别代表哈利勒扎德上周六表示,美国正在卡塔尔与塔利班进行的一轮谈判是迄今为止朝政治解决阿富汗战争问题所进行的“最富有成果”的谈判,双方就达成一项和平协议的所有四个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谈判集中讨论了塔利班反恐的承诺,美国领导的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的时间表,以及反政府武装参加阿富汗内部对话和全面永久性停火的问题。

资料图:阿富汗冲突各方2019年2月时就在卡塔尔举行过会面

但是塔利班谈判团队发言人沙辛否认双方讨论了塔利班的停火问题以及塔利班参加阿富汗内部和平谈判的问题。他说,这两个议题与阿富汗战争的“内部层面“有关,塔利班只有在美国宣布外国军队的撤军时间表之后才能在阿富汗的内部谈判中讨论这些问题。沙辛强调,美国人认为阿富汗的土地不应被用来反对美国及其盟友;对塔利班来说,外国军队必须撤出阿富汗。这是双方争执的焦点。

沙辛透露,星期六举行的谈判较为简短,双方一致暂停谈判,是为星期天在多哈举行的阿富汗内部对话做准备。塔利班方面认可双方最新一轮的谈判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外界注意到,已经进行了将近18年的阿富汗战争最近几个月导致更多的人员死亡。就在7月1日,位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市中心的第16警区发生汽车炸弹袭击,至少34人死亡、68人受伤。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美国和塔利班双方都想在谈判中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筹码,也不排除是反对与美国进行谈判的势力进行的破坏活动。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第16警区拍摄的爆炸袭击现场。

此轮谈判从6月29日开始,也是双方将近一年前开始直接对话以来的第七轮谈判。

2001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发起阿富汗战争,作为对“9·11事件”的报复。阿富汗经济几乎被摧毁。由此导致的政治动荡令很多阿富汗人一贫如洗,为了养家糊口和基本的生存,不得不选择加入了塔利班与美国对抗。一份调查显示,塔利班士兵的收入也不高,但是“奖金”丰厚,算上这笔收入,塔利班士兵的薪水比阿富汗政府军要高不少。因而联军始终无法将塔利班斩草除根。有国际机构评估认为,美国打击塔利班18年,但塔利班势力没有受到重创,而是和曾经一样强大。一些更极端的势力借阿富汗内乱坐大,使得阿富汗成为全世界恐怖分子最密集和活跃的地区,直接催生“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这一切宣告美国战略失败,也成为了美国国内呼吁从阿富汗撤军和要求政府与塔利班接触的起点。

2018年起,美国媒体曝光,白宫派出代表与塔利班秘密接触,引发美国舆论哗然,毕竟“9·11”的阴云仍然没有散去。对于白宫来说,做出向塔利班示好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举动却有“难言之隐”,那就是——塔利班与伊朗关系不睦。而特朗普一上台就撕毁了伊核协议。于是,仇人的仇人成了朋友。七轮谈判下来,美国竟然也与塔利班有了“化学反应”。

美国2001年9月11日双子座大楼遭遇基地组织恐怖袭击

事实上美国在2001年挑起阿富汗战争之前,塔利班被认为是美国中情局生出的“怪胎”。塔利班是波斯语“伊斯兰教的学生”的意思。上世纪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美国中情局资助了一拨当地学生接受伊斯兰宗教教育,以对抗苏联的价值观。这些人甚至还登上过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苏联撤军后,阿富汗陷入内战,在美国等资助下壮大的塔利班于1996年赢得内战的有利局面,统治了阿富汗超过90%的国土,并占领首都喀布尔,直到2001年美军攻入喀布尔。

美国“养虎为患”终于尝到苦果。1996年,站稳脚跟的塔利班宣布实行“纯洁”统治,致力于实行全球“最纯洁的伊斯兰宗教统治”。美方认为此举与伊朗的“伊斯兰革命”性质一样,后者导致伊朗成为反美政权,为伊核危机埋下隐患。也是在1996年,由于宗教兴趣相投,塔利班接纳了前来投靠的本·拉登。拉登带来了“基地”组织,并在塔利班的协助下将其发展成为一个有严格规制,以“发动圣战”为任务的恐怖集团。1998年,“基地”组织策划对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爆炸恐袭,200多人死亡。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从此美国与塔利班的关系转冷。

2001年,“基地”组织发动“9·11”之后,塔利班宣称继续为本·拉登实施庇护,小布什立即宣布开打阿富汗战争。但事实上,美国与塔利班之间其实一直没有“撕破脸”。令不少美国人愤慨的是,美国官方也一直没有将塔利班列为恐怖组织。在2015年一场记者会上,白宫发言人将塔利班称为“武装暴乱组织”。

美国与塔利班的之间的剧情数度反转,经历了“朋友-仇人-朋友”的轮回,这实际上是美国“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实用主义国际义利观的极致体现。这次美国和塔利班双方再次“握手言和”也提醒国际社会的诸多“看客”们,面对美国的霸权,唯有实力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