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9年度最大的人设崩塌现场就是“暴躁圣诞老人”化身儿子挂偶了吧。
谈及徐锦江,年轻人可能想到“圣诞老人”,而对于上了年纪的观众,更多是不怒自威的恶人形象,他饰演的鳌拜是多少人的童年阴影?
可老戏骨上了综艺也逃不开“人设崩塌”的现实。荧幕上吓坏许多宝宝的徐锦江成了自家宝宝的“随身挂件”,即使做不到走哪儿跟哪儿,也远程粘着儿子。
早上起来发现妻子孩子不在家,这个老头条件反射式的抓起手机开始夺命连环call。
“儿子,你在哪儿呢?
怎么不告诉我就走了?
中午还回来了吗?”得到孩子的答复,放下电话没多久,徐锦江电话又打了过来,这次是不会用电脑看电影。电脑刚弄完,他又打电话问ipad怎么用。
就这样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徐菲出去一上午就接到徐锦江30多个电话,节目播出,不少观众表示“仿佛看到自己父母的样子”“有点烦了,30多个电话也粘人了。”
徐菲面对爸爸过分的依赖并没表现出厌烦,只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爸爸与荧幕形象大不同,好像随时随地需要他的照顾。
而徐锦江却说“我是故意烦他,就想让他多点关心我。”
看着硬汉流泪,我才意识到徐锦江面临的困境或许是千万“留守父母”的集体困境,“烦我们”似乎成为这些儿时英雄的最后手段。
没经历夺命连环call的人生不完整,谁没抱怨过父母总爱问些傻问题?画着电话费却唠着“你吃饭了吗?”“该添衣服了”“邻居家谁谁结婚了”的“废话”。
如今我才明白,父母发起的聊天,重点不是谈什么,而是跟谁谈。
电话那头喋喋不休、有点墨迹的父母,只是孤独了,没意思了,如幼儿园时的我们一样,需要关注和陪伴。
中国有句话叫“老小孩”,只是父母愿意陪我们长大,但长大的我们却不一定愿意陪他们变老。
02
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留守儿童引发社会关注,却不知老龄化的中国“空巢老人”的问题也一样严峻。
2013年中国空巢老人人口超过1亿,“十二五”期末,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以目前的人口老龄化速度,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逼近3亿,而产生的空巢老人也将超过两亿。
不是所有老人都老有所乐。
由于这届老人成长环境的限制,注定了他们无法想我们一般肆意自由的挥洒黄昏,生理上的倒退、社交能力的退化,让他们被迫退出历史舞台,加上和孩子们天然的代沟,老人们深陷王小波所说的“年老才发现除了家人一无所有”的困境。
如果此时作为子女的我们再远离他们,那父母剩下的时间只能自导自演了。
19年初爆红的《啥是佩奇》就讲述了空巢老人迫切融入小家庭的努力。
机械版佩奇荒诞搞笑,但在笑声中能体会到来自父母讨好般的心酸。如果不是不得已,谁愿意成为空巢老人?每天以盼孩子回家为生活目标?
很可惜,处于生老病死循环中的我们将来也逃不开空巢的命运,那么如何成为合格的空巢老人,他的生活将面临什么呢?
曾经有社会新闻的记者对一位独居老人进行采访,当问多久洗次澡时,老人回答,尽量不洗,我一个人住,洗澡万一摔倒了连扶的人都没有。
空巢越久,作为人基本的生活需要都得被舍弃,洗个澡也得如履薄冰。
独居要考虑安全,老两口的生活也不把握。
好友曾含泪跟我说过父母的独居故事:
两家生活在同一城市,但居住的小区离着挺远。某天晚上叔叔起夜,一个腿软摔倒,阿姨听见声音赶紧去扶,可怎么也搀不起这个看着干瘦的老人。
因是深夜不想麻烦姑娘回家帮忙,又不舍老伴儿自己躺在地上,于是拿来棉被,往地上一铺,老两口就在地上对付了一宿,早上才打电话,让她找人来把叔叔送医检查。
家,对于空巢老人来说既是幸福的来源,也潜藏着重重风险。
03
如果说空巢是社会趋势,那对年轻人来说就是机会,一个减少“子欲养亲不待”悲剧的预警。
2019年高分综艺《忘不了餐厅》中黄渤透露,其实自己的父亲也是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严重到忘了儿子是谁。
和普通人面临的两难一样,黄渤父亲病情发展时正好赶上渤哥事业上升期,一手是面包,一手是亲情,难以抉择。而渤哥只是以为爸爸年级大了,记性不好,所以全力奋斗,希望用自己的成功唤醒父亲的骄傲。
然而等忙完回头却发现,爸爸的病情已经不可逆,连儿子的记忆都被抹去了。
当舒淇询问如果回到从前,他准备做什么?黄渤默然,看着不远处的患病的阿姨叔叔们低声说“多陪陪他吧。”
综艺《王牌对王牌》中有一期邀请嘉宾向从前的自己喊话,站在道具天台上的王鸥想了很久,选择跟2006年11月15日的自己说话“你应该放下手上的工作,立刻回家,看你爸最后一眼。”
13年前,寂寂无名的王鸥因为事业错过了和父亲的最后一面,这个无法弥补的遗憾一直伴随着她,久久无法释怀,她用哽咽的声音提醒所有人,错过只是一瞬间,但伤害却无法弥补。
世上最可怕的不是与至亲离别,而是连告别的话都来不及说,父母迎接了我们的出生,而我们却连告别都会爽约。
04
因为空巢出现太多悲剧,但我们却不能因空巢来指责子女,现实里谁都有无奈,所谓空巢都带有被迫性质。
成年人的世界被工作、房贷、孩子挤压揉搓的没了形状,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想陪伴,而是条件不允许。
可是硬件无力改变,软件应该更新换代。看了这篇文章或许能勾起你对远在来家父母的牵挂,可按照惯性,一局“农药”您就忘了。
所以请求:
在父母打电话时多些耐心,从被动的“嗯、啊、知道了”成为对话的发起者,应该不难;
在游戏短视频的间隙抽十几秒给爸妈发句语音,让他们听听你的声音,也不算难;
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用短假期给老家父母一个惊喜,收获的幸福应能抵消旅途中疲惫。
既然无法改变空巢,那就给巢增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色彩。
结束文章阅读,请拿起手机和家里视频、语言吧,别错过他们的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