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虽然可爱,是爹妈心中的“心头肉”,但是也不能太惯着,不然就会发展成为溺爱。
这不,由于妈妈周末上班,有一个爸爸负责带女儿一天。但由于不知道带女儿去哪里玩,就把女儿带到了商场。
他想这样可以让孩子逛逛,自己也可以逛逛,容易消磨时间。可是他完全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看到玩具,啥都想买,看见游乐场,就想进去玩。
宝爸觉得无奈,只能带孩子离开,可女儿看上了一个布娃娃,非得爸爸买,爸爸知道这样太满足孩子不好,会把孩子惯坏了。
于是他果然拒绝,可是女儿不答应了,一哭二闹三打滚,爸爸实在招架不住。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都盯着他俩,爸爸也不好意思发脾气。
所以就和女儿好好说,可是怎么说教都没啥用。但是爸爸不放弃,说着说着,口说干了,3个多小时过去了,可女儿还是赖在地上没起来。
网友看到这,可着急上火了:
管理孩子是个挑战。做到不溺爱,不吼不叫真要讲究尺度。我觉得爸爸做的还是对了,任你波涛汹涌,我就是不发脾气,和你好好说。
但是,专家认为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其实不管说多久都没用的。如果爸爸是好说歹说都没有,而且持续时间很久的吧,建议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就是你不理会孩子,走开,期间任凭哭闹得再厉害,也不能回头关注他。放心,孩子过一会就会停止哭闹的,回来找你,你再和他说教。
1、帮助孩子们用语言表达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发火,找出问题所在。提醒你的孩子与你交谈时不要抱怨、生气或大叫。
如果他们继续大喊大叫或抱怨,不要和他们打交道,因为我们想教他们,他们可以通过冷静的行为来吸引你的注意力。
一旦你的孩子平静下来,问问是什么让他或她如此沮丧。你可能会说,“用你的语言告诉我什么是错的,什么是你生气的。”这有助于你的孩子把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并找出需要做什么来解决问题。
2、倾听并回应
当你的孩子把这些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你就应该倾听并说你理解了。在承认孩子感受的同时,要明确,强烈的情绪并不是不良行为的借口。
明确表示,生气是可以的,但对这种愤怒的反应是不可以的,然后告诉你的孩子一些事情来代替。
3、制定明确的基本规则并严格遵守
定期谈论家规,让你的孩子知道你对他们的期望。在不使用威胁、指责或贬低的情况下,清楚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如果你清楚、简单地说明什么是禁止的,并解释你希望他们做什么,你的孩子就会得到这个信息。
总之,鼓励孩子们控制自己。把脾气比作一只还没学会做人,到处乱跑的小狗。小狗可能并不意味着坏——但它们需要接受训练,这样它们才能学会不吃鞋子,不咬人,学习什么时候可以玩,知道如何遵守规则。
我是幼教咖,幼儿园园长、早教师,传播更好育儿干货。欢迎关注,您的点赞、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认可。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由于是自己码字,如果错别字请见谅。本账号已开通维权,欢迎个人转载,但不允许抄袭文章,如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