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高转学美高:“曲线救国”真的存在吗?

2019-12-11   阅读第一

英高需要你尽早决定自己的未来路线,但压力上相较而言会放人一马,进入英国顶尖本科的概率也更大;美高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但每天和你竞争的人同样有着强大的野心,是否拥有足够有韧劲的内心与自信去面对,是在决定之前也要考虑的方面。

作者:Bamboo

当留学从小众走向普通群众,选择变得越来越多。但在各种咨询与评论的冲击下,传言的可靠性总是有待商榷;另一方面作为家长,没有办法亲力亲为帮孩子去上课、学习、体验校园生活,不敢放手让他们去浪费时间试错。

低龄留学带来的烦恼是加倍的,年龄越小的孩子,对于未来的想象总是越宽泛不具体。如果你已经走在固定的路上,如何去奋斗和努力只是方法的问题;但当你面临多条岔路时,决定就变得很难去做。

留学全知道家长团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了一个“重新选择”的孩子。对她来说,这并并非坏事。之所以想把这段经历分享出来,也是将最真实的高中留学感受放大,帮助家长和孩子们进行选择时,有更准确的参考。

本篇文章中所提到学生的经历,也许并不代表最普遍的现象,但她真实的感受,能够印证很多英美教育间必然存在的差异。

01 她的故事

毕业学校:City of London Freemen’s School(10年级)

录取学校:The Hotchkiss School

在进入英国高中,逐渐适应之后,Kelly觉得自己“英国留学的蜜月期并没有持续很久”。这个活泼、发展全面、对未来有着巨大想象的姑娘,感觉学习生活与原本的期望有些出入:标准的课业要求之余,比较少受到鼓励去追求更难课题的挑战,评语总是充满正能量,如果有多一些critical feedback就好了。

经过沟通,Kelly的家人也感受到因为女儿身上所具备的特质,与其说她是对未来感到迷茫,不如说是对多种可能性探索的渴望。这种渴望于她这个年纪的学生来说,需要更多外部的刺激和压力,来推动成长。在三个月之后,Kelly最终决定重新闯关,申请美高。

为什么选择转学?

英高课程vs美高课程

帮助Kelly转学的品优学会老师Anson告诉我们,英国和美国的教育体系差异,注定了在进入课程学习之前,就需要准备好不同的心理预期。

英国高中严谨规范,课程以A-Level为主,希望学生在某个方向领域“专而精”,课程更适合对特定学科专注且擅长的孩子。

随之而来的问题在于它的选课机制,太早需要学生和家长决定将来大学的专业,选了之后还不可以更改:Year 9(8年级)就要开始确定IGCSE课程,IGCSE课程的选择也就限定了Year 11(10年级)的时候进阶哪些A-Level课程,这又直接和未来大学专业做了绑定。

对于只有初三的学生来说,对于自己喜欢什么,将来做什么,很难百分百确定。但那些从小就兴趣偏向明显的孩子,选择英国的路线更能深度激发潜能。

Anson进一步说,相比较而言,美高课程设置广泛,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也尊重个体与差异,课堂上20%的学生来自于不同国家,学生会接触到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所以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希望学生具备独立思想、创新、自我挑战、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特质。

在美国高中阶段,顶级私立学校教育资源丰富,为学生们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就比较多面。学校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学科和领域,让他们能更好的发掘自己的兴趣所在,明确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Kelly更喜欢这样的方式。

英高的考核vs美高的考核

英国的很多考试,其中包括阅读理解类,会设有标准答案。对基础教育规范性的重视,让英高的打分机制相对严格。这也是“精深”思维训练必经的过程。

而美国同类型的考试,比较少设有标准答案。老师的参考在于学生作答时的逻辑性和发散性。

英国学生的课外生活vs美国学生的课外生活

Kelly在英国参与社团活动时,发现大家普遍不会赋予自身过大的压力。英国本土学生更加内敛和沉静,也更看重与家庭亲人相处的时光。

而美国学生之间的气质又不同,他们更“拼”。做社团很热血,参与活动也很有野心。压力是大,但也让人兴奋。在美国普遍看重social,不希望学生总宅在家里、宿舍里。这一点也是Anson觉得更适合Kelly的地方。

在英国接触的同学中,不乏很喜欢英国专一、深入、不要求过分激情的学术氛围的学生。只不过在各种剖面对比之下,Kelly还是发觉美高的风格,与自己的兴趣所向可能更加匹配。

在她看来,压力是刺激自己发挥潜能的良药。新的学习计划,她得以充分尝试、把各种热爱的事情主动提升到执行之中。这是她想要的未来。

“曲线救国”真的存在吗?

有不少家长,包括我们走访团中的成员,都会提及一个认知:申请美高太难,英国高中比较容易申请;而且从英国高中申请美国大学更容易,是一条“曲线救国”的捷径。

但这个问题显然考量的标准不止一个。

首先,申请美高是不是比申请英国高中更难?并不能完全笼统地回答,还是要看具体的学校。如果把前十的美高和英国的Eton 、Sevenoaks 等名校相比,申请门槛是不相伯仲的。

其次,英国高中资源倾斜于英国本科是客观存在的情况。曾听闻在一所英国著名女校上高中的孩子要申请美国哥大的夏校,当学校把成绩单和推荐信等信息都发给哥大之后,学校反馈了不少问题。原因很简单,当地学生这方面的需求确实很少,学校经验不足,操作起来容易出纰漏。

但在英国顶级的学校如Eton, Westminster, Sevenoaks 等,他们的学生升学非常国际化,学校也很清楚如何帮助学生申请美国大学,配备相应资源,所以不用担心。

在不同的教育体系之间切换是很辛苦的,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因此捷径并不存在,按照最匹配的路线去申请高中就好。

02 英高&美高的适用性

那么除开个例,上升到普遍情况,想要参与留学角逐的孩子们,该如何去判断是英高还是美高更适合自己的成长路线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又进一步请教了对英美教育有深入了解的Daniel先生。

生在香港的Daniel,14岁就进入到美国韦伯寄宿高中(The Webb Schools)。然而有意思的是,他却没有让自己的孩子选择美国,反而让孩子去到英国、瑞士的学校。(文章回顾:14岁留美,美高留学教父级人物,他却送子女到约旦和英国留学......)

专才vs 全才

看来,英国本身的基础教育非常棒,一千多年的历史远超美国,寄宿学校数量也更多。

像前文所提到的,学习实践方面,英国课程体系更加精专。他举了一个申请本科的学生的例子,这名学生读书很有才华,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钻研学术。文书准备都差不多,同时申请美国和英国的学校。常春藤全部进入waitlist,牛津不仅发了offer还给了奖学金。

美国的选课机制相对更加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程度和爱好来挑选决定。当你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有所变化,理科生转文科生、文科生变理科生,在美高的体系之下都完全有实现的可能。

据此,最实际的建议是:英国培养专才,美国看重leadership。如果是学霸,申请英高;如果是全才,申请美国。

英高需要付出“提前的代价”

我们详细对比了英高和美高的学习时间线,表示两者申请的时间与阶段都是不同的。

为什么去英国的家长要少很多?因为需要很早就决定。

去英国的话,13岁就要申请,14岁入学。至少提前2~3年开始准备。例如伊顿公学10岁就要去面试了。

你家的孩子,够成熟吗?

留学这件事,不仅仅是读书这么简单。它涉及到孩子在海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不同的性格,也有不同的发挥空间。

美国的顶级牛校,广阔的校园里有各项顶尖的科研、艺术和体育设施,庞大的校务基金,通常支持着450多门学科,超过150个学生社团。学校的人数普遍在1000人以上。

这类学校的共同特点是:学生非常成熟、有独立的想法;学校希望培养全面发展,能够改变世界的学霸+领袖。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生活是非常不轻松的。Daniel非常强调:成熟度低的孩子,不适合人数众多的学校。因为老师的关注度相对不高,高中学生必须像大学生一样独立,这对孩子的自身性格要求是很高的。

你看到的光鲜亮丽,孩子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去达到。

留学全知道曾分享过一些就读于美高的孩子的故事,例如在Andover,有学生反馈过每天学习与课外活动的交替挤压,导致睡眠时间只有4小时,见到城市凌晨三四点的样子是家常便饭;另有就读军校的学生,进入了代表区域最高水平马术队,每天集训从下午3点开始,6点才结束,紧接着7点半就要去上晚自习……高强度的运转常常一天接着一天。但是当然,这些孩子都没有轻言放弃,独立性和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扎实的成长。

Daniel帮我们总结了一下什么是成熟度高、能够应对美高负荷的学生:

世界观更广。成熟度高的孩子,往往经历和眼界也更宽广,看待世界和他人的方式多元、包容;孩子擅长跟各种人相处,并发挥领导能力。

阅读广泛。孩子的高成熟度,与广泛的阅读息息相关。他们能够突破局限,从广博的书籍当中认识世界,获得多元的世界观。历年考入Exeter, Andover的学生,都从小看了很多书,尤其是英文书。

与成年人自如对话。成功考入顶级美高的学生,他们在跟成年人说话的时候,非常自然,不会害羞。他们的家庭也往往“不把孩子当孩子”,会让子女平等参与家庭讨论。晚餐时、散步时,会跟孩子一起聊聊大人的工作、看过的书、社会事件等等。这些孩子对世界有一手的认知,能够跟不同国家的成年人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至此,大家可以看到,英美高中之间的差异性还是比较明显的:英高需要你尽早决定自己的未来路线,但压力上相较而言会放人一马,进入英国顶尖本科的概率也更大;美高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但每天和你竞争的人同样有着强大的野心,是否拥有足够有韧劲的内心与自信去面对,是在决定之前也要考虑的方面。

每个家庭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每个孩子也有不同的性格特长。我们整理信息,尽可能为家长拆解高中留学所需要考虑的方面,去一一比较。最需要记住的是——适合,比什么都更重要,

-end-

— 精选书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