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冈上熊氏家族“教授村”的奥秘很值得探讨,目前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有300余人
曾祥裕 曾海亮
我在南昌期间,慕名走访了著名的教授村。据统计,目前熊氏家族中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有300余人,涌现了中科院院士、解放军上将、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等一大批人才,这在当代中国是极为罕见的。
凭此值得我们前吉探访教授村。
它距离省城南昌市区15公里的地方,当地人称其月池熊家村,2002年7月被南昌县政府命名为“教授村”,这是全国唯一一个由政府命名的教授村。
我们走进月池熊家村村史馆,据了解这是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心远中学(南昌二中)创始人熊育钖的故里。
考察熊氏村风水,应从宏观上把握
从风水角度来说,现在熊氏村没有所谓的文笔架,也没有催文贵的文昌塔和文昌阁,仅存一口半月池塘。
但风水要从宏观上把握,而且现在考察所见并非真实呈现了百年前的原生态环境。
据一位易友反馈,当年的熊氏村风水格局很好。他说:“从山龙经角度看,没有风水,龙形藏牙缩爪,神机内敛,但用水龙经看来,却是风水宝地,月池村处于赣江和抚江两大干流夹抱之内,属于干龙来龙,里面河网发达。
月池村内,又再处于河套之内,小水亲大水,其中星湖琪布,龙气尽收,显得冈上镇风水环境异常秀丽,从教授村位置上看正外于微微隆起位置,四围湖池可以侧证,水往低处流嘛。还有能证穴结月池村一点,是村子半月池前面的月池古井,此井甘甜可口,熟于龙脉水,不是地势低洼形成地的渗水。龙穴既已有凭证,房屋立向有了根据,平洋龙坐空朝满气势雄,应杨公经书云:甲庚丙壬出神童。”
现在唯一可看景观除了半月池外,还有樟树林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就是树人。传说每当村里出了一位秀才,就会在村子里种一棵樟树,久而久之,长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樟树林。今天,这就是教授村的一个标志。
遍寻熊氏宗祠和老祖屋也未果,一打听才知被日本鬼子一把火烧毁了,熊宗家族逃难,其中有一支逃到宁都、赣州。
重视新学教育,这是南昌月池熊氏教授村的奥秘
读书改变命运是成长的不二法门。
一百多年以前,月池熊氏首先是着眼于族人子弟的教育而兴办新式学堂,在本族的祠堂里办起了心远小学。
后来将学堂推广到社会,先后在南昌兴办了乐群英文学堂、心远英文学塾、心远中学,以至心远大学。
熊氏先贤熊育钖、熊元锷先生是熊氏家族办新学的领路人,他们为此奉献了一生。
熊家许多代人都受惠于家族兴办的新式教育,并目一代又一代延续着教育世家的血脉。
一个小小的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子,早在民国初期就先后有18人出国留学,回国后大部分当了教授。
教育专家说,熊氏家族“教授村”的奥秘很值得探讨
熊氏教授村现象,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教育专家认为,这是民间办学成功的极好案例。
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教育可以立身、可以立家、可以立业,最终可以兴国。
教育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族、每一个民族,以至整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一个民族只有把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融化在自己的血脉中,让知识的薪火照亮眼睛,才能看到人类文明光芒,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