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播读原文
近年来,义乌义亭镇积极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整治农村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培育和美乡村示范村,与多部门开展合作促进农业产业项目落地,极大推动了义亭镇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今天,我们就走进缸窑村,看看这个传统古村落焕发出来的新生机。
2017年的一把火,点燃了缸窑村的龙窑,义乌千年制陶传统烧制技术再次得以传承发展,让这个义西南的古村落焕发生机与活力。
行走在缸窑村,白墙黛瓦的民居、花木馥郁的公园、以陶为名的微景观随处可见,成为缸窑古村独特的文化符号。不少游客来到缸窑村,参观制陶工艺,享受休闲时光。
游客朱永攀带着父母正在缸窑村游玩。“爸妈从大连过来,我在网上搜到了缸窑村就来看看。”朱永攀说,这些他之前从没在生活中看到过,今天体验了一番传统文化,感觉挺好。
制陶工作室内,陶艺师傅贾仕根正仔细为陶缸描花样。自从村里发展乡村旅游后,贾仕根重拾制陶手艺,大力发扬缸窑的陶文化。“六七十年代,我们村很多人以陶养家。后来,随着不锈钢、塑料等的出现 ,制陶工人失业了。如今,大家的环保意识强了,我们也重拾旧业,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
近年来,义亭镇投资约2000万元对缸窑村进行保护与开发,相继实施了义杭线两侧景观、入口景观停车场、龙窑周边整治、村内游步道铺设、仿古戏台、古井和古民居修复、立面整治等一系列改造,古村面貌焕然一新。
村里仅存的2座老窑被义乌市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修缮和保护。缸窑村坚持以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风貌为重点,同时以规划为先导,将缸窑村定位为国际陶艺文化村,打造主入口区块、古窑创意区、村内核心环线、文化中心区块、田园游赏区块等五个区块,进一步完善村内的旅游功能。
多样化的文化旅游元素不仅帮助缸窑村吸引到更多的游客,也带回了许多在外发展的缸窑人。
缸窑村村民童元群以前在城里打工,如今,她和老公回村发展。“我老公烧菜比较好吃,所以我们开了个小饭店,现在生意也蛮火爆,周六周日客人很多。”
缸窑村党支部书记陈跃俊说,缸窑村将继续深入打造文化古村落,让旅游项目更丰富,更好地满足游客吃住游乐购的需求,让缸窑村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越走越好。
接下来,村里将引进专业的团队,发展和缸窑村文化相融合的业态。打造中小学研学基地、大学生写生基地,还有网红直播间、婚庆婚纱摄影等,助推缸窑村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在义亭,越来越多的农村像缸窑村一样,因地制宜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正大中央厨房、森山健康小镇、绿茵创新小镇、夜未央小镇项目、陇头朱日光温室蔬菜基地,一个个重大农业项目相继落地,带动义亭农业提升,农民增收致富。
作者 | 何涛 张莉 石薇
编辑 | 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