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逸
姚莫愁新婚当晚,睡得好甜。
因为她要嫁的是孔立夫,一个她父母都看好,而她自己也看好的男人。
电视剧里的姚莫愁性格乖张,死得轰烈。
可在原著里,姚莫愁不仅没有死,她还是全书过得最幸福的女人,远远比姚木兰幸福。至于姚莫愁的性格,原著里这样写道:
木兰的活泼如一条小溪,莫愁的安静如一池秋水。木兰如烈酒,莫愁似果露。木兰动人如秋天的林木,莫愁的爽快如夏日的清晨。木兰的心灵常翱翔于云表,莫愁的心灵静穆坚强如春日的大地。
我反复读了3遍《京华烟云》原著,一次比一次更强烈地想,我一定要好好写写姚莫愁。她的智慧都是很世俗的,甚至是在如今这个社会,有些女人会觉得姚莫愁格局太小,但我想要颠覆一下:有时候,女人世俗一点,格局小一点,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
尤其是,姚莫愁世俗而没有格局的“驭夫之术”,真的,在我看来,是最实用的,也是最接地气的。
其一,热爱收纳和整理。
原著里这样写道:
在结婚后的头一个月,立夫发现了完全使他吃惊的事情。他以前也是和女人一起生活,他母亲,他妹妹环儿,但是现在生平第一次看到女人的特点,为人妻的特点,看到莫愁这个女性的身段儿。她似乎对吩咐厨子做什么菜,什么饭,注意洗衣裳,哪些是要预备洗的,哪些是已然洗好的,每天早上在花瓶里插花儿,带着针笸箩,坐在自己屋里有阳光的墙角做针线活——对于这些事,她有不可言喻的喜悦,这是天性,是深厚的女性特点。
之前立夫自己管理自己的衣服,但是他娶了莫愁之后,他的衣服被划分了,被整理了,他很多时候都找不到。
但是不得不说,自从娶了莫愁,他变得干净了,变得有品味了,他开始有了换季的衣服,开始有了体面的鞋子,而这一切得益于他有了妻子姚莫愁。
其实,孔立夫的性格是完全不在乎这些的。可不得不说,因为有了姚莫愁,让他更体面,生活得更舒服了。
在这里,我不得不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但凡你结婚,想要岁月静好地过日子,那么洗衣服、做饭、生养孩子,这些事,就是你脱不开的责任。
当你结了婚之后,不要总是想着去当什么婚姻里的公主,你该想的是,两个人拥有一个温馨干净的家,彼此扶持和奋斗,让你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所以,一定程度地热爱收纳和整理吧,至少要让你们居住的家,是干净的,是舒适的。至少让一个男人跟你结婚后,站出去,是干净的是体面的。
其实,我结婚八年了,跟我老公始终未曾有过做家务的争执。不是因为他会主动做家务,而是因为我喜欢按照我喜欢的方式布置家里。
那是我们的家,我发自内心地想要把它收拾干净,书架上的诗词,茶几上高耸的文竹,窗明几净,杂乱有章。舒服到了怎样的地步呢?
自从我们结婚,不管去哪里,我老公都会觉得没有我们家里舒服。
其实,男人都是很俗的。他们很少有人能直击你有趣的灵魂,他们就是很现实的,他们往往更在乎自己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不管他们多不爱干净,他们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清洁整齐条理井然的家。
更何况,不管对方如何,自己住的家,干净而有条理,我们自己住着也舒服不是。
两个人结婚,当女人想要当这个家的女主人去改变这个家,建立这个家的秩序时,男人会反对,那是必然的。
姚莫愁和孔立夫也经过了夫妻之间最琐碎的磨合。姚莫愁不许他把手放在口袋里。其实这种琐碎的事情,哪里就有明确的对错了。
就是两个新婚夫妻之间的生活习惯磨合。可偏偏姚莫愁就是慢慢改变了孔立夫,像个水母一样,让孔立夫慢慢地接受了姚莫愁给他建立的这个新家的秩序。
姚莫愁用的方式是什么?
堪称女人与男人磨合的经典关节:
莫愁眼睛雪亮,知道何时让步,但是永远有耐性等待,伺机进言。立夫脾气火暴,反抗性极强,贤惠的莫愁完全清楚,督促劝导他改正,用的力量适可而止,以不逼上梁山为度。莫愁有耐心,可以等待,每一次莫愁让步,立夫就知道他又被击败了一次。莫愁越了解他,越是相信,只要不把他逼反,叫他干什么,最后他一定会照办。
当我们结婚后,跟男人出现了生活习惯上的不同时,我们一定要秉承这样的原则:该说了说,但是要看时机,要学会等待,也要看准了男人的脾气,去适当地去做一些调整。
我跟我老公相处,平时都是他哄着我,但是一旦他发脾气了,我便会哄着他。
我真的怕他么?
自然是不怕的。但是,我不想跟《双面胶》里的胡丽娟一样傻,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丝毫不讲究策略方法。男人的脾气上来了,就是那么一下,你安静了,他也就安静了。两个人没有原则问题,完全不必为了家庭琐事,磕个你死我活。
我们跟男人相处,最重要的不是情深意厚,而是方式方法。你要灵活一点,该忍耐了忍耐,该规劝了规劝。原则问题上,一步不让,而琐事上,与其死磕,不如迂回。
杨绛和钱钟书相处,杨绛喜欢把毛巾叠整齐,而钱钟书喜欢随便扔。可是,杨绛没有闹,没有吵,她退了一步,自己把毛巾叠整齐。
夫妻之间的磨合,总是在这些细微中的,与其跟胡丽娟一样胡闹发泄,不如看准了男人的性格,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限度,慢慢去磨合这一生。
姚莫愁还有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实际。
其实,《京华烟云》里的女子,那些爱胡思乱想的大多过的不幸福也不快乐,更有甚者如同红玉,胡思乱想,跳了荷花池香消玉殒。而那些实际又懂规矩的女子,大多都过得十分幸福。比如阿非后来娶的妻子宝芬,她每天开开心心的,周围的人也会愿意跟她相处。
而姚莫愁更是这份实际里的代表人物,即使当她发现了她的姐姐对她的丈夫有别样的心,她依旧是豁达而实际的。
她深信丈夫和姐姐的人品,既然两个人都不会发生什么,与其胡思乱想,百般计较,不如更看重眼前的利益,孔立夫爱她,而她有一个温馨快乐的家,而这就足够了。
有时候,人的一个豁达实际,真的能改变人的一生。若是红玉当时能有莫愁的这份豁达,也就不会香消玉殒了。
阿非爱她,姚家已经决定给他们订婚,她会是阿非的妻子,至于阿非的一些想法和出现的“宝芬”,又能改变什么呢。
可是,她的一个不豁达,一个胡思乱想,便把自己拉到了绝地。
所以,女人这一生不要傻傻地一味去谈爱和感觉,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一个舒适的家,一顿好的饭菜,一个实实在在的肩膀,比那些虚幻的东西好太多了。
所以,实际点,豁达点,也要跟姚莫愁一样世俗点,结了婚,该洗衣服洗衣服,该做美食了做美食,实实在在地去过日子,耐心地去跟男人磨合。
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一个真理:我们不是在为了男人过日子,我们是在为了自己过更好的日子。这个日子里,大家彼此的舒适比爱重要太多了。
姚莫愁嫁给孔立夫的时候,要人写了很俗的一句:
乾坤谐好,鸾凤和鸣。
那人说,为什么要这么陈俗老套的东西。
姚莫愁答:
我就要这样,虽然难免陈俗,但是文字也不坏啊。
我们生活在凡尘中,尤其是不能免俗地结婚生子了,那么你想要诗情画意的生活,想要自由和远方,大抵都是不能实现的。
既然不能实现,与其每天因为不能实现而痛苦,不如真正去享受这俗世的生活。夫妻吵架,一顿美食足以慰藉。工作辛苦,回到家,看到窗台那鲜艳的绿植,便解了疲累。伤心了,大哭一场,开心了大笑一场,然后饱饱地睡个觉,睁开眼,不管谁留下了,还是谁走了,又是崭新的一天。
有人会说,这样的一生该是多俗气的一生。
可我要说,这样的一生,便是最妙的一生,我们感受过花开四季,感受过舌尖美食,我们有一方温馨舒适的净土,在那里,我们欢笑过,吵闹过,哭过,累过,哪怕破碎过,但这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很多人说,那些俗人大多平庸。可其实,很多年后,到底谁平庸,还说不定呢?
做个俗人,过俗气的生活,便是我认为的最“妙”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