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在10天内召开了第25和26次会议,2次会议都聚焦资本市场,分别强调“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怎样的政策取向?
保持市场稳定为头等大事
曹中铭
从4月9日至15日,时间跨度刚好一周。金融委在一周时间内,两次召开会议,并且均剑指资本市场,这在此前是非常罕见的。而且,两次会议既有共同点,比如均提出要对造假与欺诈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但侧重点又有所不同。第二十五次会议主要涉及市场的制度建设、市场监管,以及市场活跃度等方面的问题;而第二十六次会议则主要剑指投资者保护问题。
2020年或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是对资本市场,还是对实体经济等方面都造成了冲击。就资本市场而言,鼠年首个交易日就砸出了“黄金坑”,此后上证指数又创出一年来的新低,凸显出市场本身的低迷,以及投资者心态的不稳。而如何让资本市场更加平稳健康地发展,显然是市场必须直面的问题。
金融委前后两次会议的重点,其实都击中了资本市场的要害。长期以来,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一直存在短板,也催生出不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显然又依赖于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完善;在市场监管方面,此前出于市场本身的需要,某些方面管得过紧,管得过死的现象较为突出,反过来又对市场的发展形成某种阻滞;投资者保护方面亦如此,上市公司、利益集团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金融委一周时间内两次剑指资本市场,个人以为,首先是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如今的资本市场与诞生初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挂牌公司家数、市场规模、全球影响力、机构投资者数量、开户户数、中介机构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在设立科创板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架构逐渐形成。特别是,资本市场的稳定,既涉及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财富增值还是缩水,更关系到金融市场稳定的重大问题,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资本市场产生异常波动,进而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在目前的情形下,后果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就是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背后的意义非常重要。
而只有资本市场稳定了,才能为实体经济进行输血。从目前已披露的一季报看,受疫情的影响,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下滑甚至出现首亏的不在少数。上市公司的业绩状况,其实也是整个宏观经济的一个缩影。受疫情的影响,中小企业也更需要资金的支持。此时,资本市场的稳定就至关重要。而步入4月份以来,新股发行数量明显增多,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金融委第二十六次会议专题研究资本市场保护问题,个人以为同样是非常有必要的。保护投资者,其实就是保护资本市场。投资者受到保护,资本市场的融资、定价、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否则将是一句空话。保护投资者利益,一方面需要严打市场各种违规违法行为,其中就包括财务造假与欺诈发行等行为,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另一方面,保护投资者,从根本上讲,是非常有利于提升其对于市场的信心的。投资者信心的提升,反过来又是有利于市场保持稳定的。
而且,金融委一周时间内两次剑指资本市场,客观上讲,也突出了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这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既有利于提振投资者的信心,同样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
更重要的是落实
皮海洲
最近,金融委把资本市场给盯上了。先是4月7日,金融委召开第二十五次会议,在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
而到了第9天,也即4月15日,金融委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会议专题研究了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提出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投资者保护。
金融委在9天时间里2次聚焦资本市场,这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金融委对资本市场的重视。毕竟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进行直接融资的场合,尤其是在当下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实体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所以金融委不能不对资本市场予以高度重视。正如金融委在第二十五次会议上所表述的那样,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要“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是说明资本市场近期出现了受到金融委关注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瑞幸咖啡财务造假问题,这家公司财务造假丢人丢到美国市场上去了。虽然瑞幸咖啡是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但它毕竟是一家中国公司,其财务造假也离不开国内市场这块土壤。实际上,瑞幸咖啡这种财务造假的事情在A股市场并不少见,甚至是司空见惯。而与此同时,在A股市场最近也有多家公司因为涉嫌误导性陈述或信息披露违规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由于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因此,金融委会议就提到了投资者保护问题,表示要对造假、欺诈等行为从重处理。
其实,不论是金融委对资本市场本身的重视,还是对资本市场上存在问题的关注,这其实都是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对资本市场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尤其是金融委两次会议都提到打击造假和欺诈行为,前一次会议表示要“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后一次金融委会议表示“对造假、欺诈等行为从重处理”,这其实是抓住了中国股市的要害。包括“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依法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等,这都是中国资本市场建设非常重要的话题。这也难怪两次金融委会议的精神让市场感到振奋。
不过,依本人之见,金融委会议对资本市场的重视,以及提出诸多资本市场建设性的问题,这其实并不令人奇怪。实际上,早在16年之前,也即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就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当时称为“国九条”)。因此,要说对资本市场重视,恐怕莫过于“国九条”了。而且“国九条”提出来的“若干意见”,即便是放到当下,也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国九条”提出的“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要采取切实措施,改变部分上市公司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的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到现在为止,A股市场仍然还是“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投资者又能奈之若何?
因此,金融委会议重视资本市场这是一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要把相关的措施落到实处。不能只是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实际的制度建设中,落实在日常的监管之中,不能让金融委会议提出的一些举措成为口号,成为空话。
投资者保护效果越来越好
黄湘源
金融委不仅10天2次聚焦资本市场,而且还专题研究了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的问题,这一方面说明当前在投资者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依然还十分严峻,另一方面也说明,投资者保护决不能停留在说空话,否则,不仅不利于已经正式生效的《证券法》的贯彻落实,势必也将影响资本市场枢纽作用的更好发挥。
尽管新《证券法》已经正式生效,但当前资本市场在投资者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依然还十分严峻。正如金融委所指出的那样,“最近一段时间。一些上市公司无视法律和规则,涉及财务造假等侵害投资者利益的恶劣行为”。人们不禁要问,《证券法》既然已经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而现行的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却凭什么还如此有恃无恐?难道还真的轻易动它不得了吗?
说来也真是奇怪,越是实体经济需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资本市场却越是容易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一家靠卖潜水服发家的中潜股份,莫非就真的能靠一而再,再而三地玩什么大数据、人工智能概念的一块钱收购,就摇身一变,变成扶摇直上,市盈率超过1000倍的妖王不成?难道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一没有一定的核心团队,二没有相应的技术性资产,又如何才能够无中生有,变出一个遥遥领先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来呢?更可笑的事情还在于,这样无风三尺浪有风浪千丈的妖股竟然还不止中潜股份这么一家。无论是在指数冲击3200点,还是在又重新返回2800点下方的时候,股市都会掀起一波又一波概念炒作的波浪。在这种炒作中,吸引人们注意的兴许正是借着市场的活跃度而由此浮出水面的那些特别活跃的个股,可是,有人注意过躲藏在这种激荡的波浪背后的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市场操纵没有?事实上,越是无风三尺浪,翻船落水的也就越多。如果不能从市场翻腾的浪花中及时发现和准确捕捉到兴风作浪的妖股,市场的活跃度越高,投资者所受到内幕交易、股价操纵和市场操纵的伤害岂不也就有可能将会越大?稳定市场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落实在监管的尽责到位上。监管当局对此如果不能有所发现和有所作为,所谓的投资者保护岂不充其量也就不过只是一句空话?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从来就是投资者保护的一大重点,同时也是一大难点。别的不说,光是在《证券法》正式生效的前后,就已前有秀强股份、雅本化学和泰和科技,后有东方网力、中润资源、长城影视、豫金刚石,分别因涉嫌误导性陈述或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近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违规披露重要信息案作出一审判决:*ST毅达时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以及时任财务总监兼董秘两人均被判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时任财务经理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人们注意到,这也是新《证券法》颁布实施以来和《刑法》的第一次握手。在新《证券法》和《刑法》联手加持下,对违规信息披露行刑结合的处罚,不仅彰显了投资者保护的迭代升级,也是对迫切需要增强财富的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广大投资者从信息源头消除后顾之忧的一种最可靠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