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日本人的脑洞实在是太大了,就比如说这部动画《初恋怪兽》。里面的男主看上去英俊帅气,结果竟然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问题是恋爱动画的灵魂可是迷迷糊糊的女主遇见高智商男主呀,但是在这部动画中,男主本身就是一个迷迷糊糊的小孩,再遇上迷迷糊糊的女主,那可真是大型尴尬现场。不过换个角度去看,这部动画可能不是恋爱动画,而是一部反讽动画。
为什么每部恋爱动画中的傻白甜女主都能赢得所有人喜欢呢?因为善良而合理拥有世界上一切的美好,其中就包括众人的赞美等等。这种事情光从逻辑上看就不通顺,所以《初恋怪兽》选择用“怪兽”的形式,深层次地揭露了那些所谓美好善良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有些恋爱动画总让人感觉看上去非常别扭呢?
高智商男主其实是恋爱动画的关键,因为只有这样,剧情才能顺利发展,迷糊的女主遇见一切问题时,才有人帮忙解决,并且借此产生情感。
而在动画《初恋怪兽》中也是如此。这部动画的名气起得也很巧妙,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生活在身高一米八的成年人身躯里面,可不就成了怪兽吗?至于初恋,这是针对女主而言。动画的剧情设置得很巧妙,男主虽然是小学生,但是他依旧可以去拯救女主。
说来好笑,总让人感觉可爱的女主一旦将男主变成五年级小学生时,她仿佛就失去了所有“美好”。因为在这部动画中,女主的自私袒露无疑。
女主性格迷糊,所以走几步路都会摔倒,一摔还摔在男主或者英俊男配的怀里。动画中年岁已大的女主面对拥有小学生灵魂的男主时,竟然动心了?动心不可怕,可问题是当女主得知男主只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却依旧选择自私地要求和男主交往。即便是这样还不算完,女主自己也清楚地知道和小学生交往是很丢脸的事情,但她依旧选择这么做了。
恋爱题材的作品也曾非常流行过,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表示对这种题材的作品接触无能了。明明一切看起来都是这么甜蜜,到底是哪里出错?
问题就在于人物逻辑,就像这部恋爱动画一样,里面的人几乎都是恋爱脑,即便是小学五年级的小孩子也是如此。而成年的女主在得知一见钟情的对象是小学生时,明明知道这样不对,却还是选择了小学生恋爱。
这种将所有三观和伦理道德全部抛之脑后,心中只有恋爱的行为,看久了真的会让人感觉有点恶心。因为生活是很现实的,人总要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才会去想一些情感的好坏。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些人竟然开始吹捧爱情高于生命?
问题是没了生命,哪里还有恋爱呢?
历史上也有过看似非常感人的恋爱故事,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二人愿意放弃一切,只追求爱情的精神乍一看是挺令人感动的。但是他们所谓的追求爱情到底是什么?是让生活中只剩下爱情。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身边人的反对,他们之间的爱也不会那么深。
在现代的心理学中,也将一种恋爱心理命名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即一段恋情越被反对,当事人就越要在一起。这种感觉就好像父母不赞同女儿和一个小混混在一起,而女儿在父母的劝阻下,就越要和那个人在一起,即便那个人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甚至对自己一点也不好。
人是很容易自我感动的,而爱情就是最好的工具。在大部分情况下,爱情不过只是心理作用。比如一见钟情,如果对方长得不好看你会喜欢对方吗?还有日久生情,如果和你相处的是一个长相非常丑陋还生活习惯不好的人,你会喜欢对方吗?
所谓的爱情,不过只是可以入眼的外在,以及勉强合得来的聊天。爱情没有那么伟大,只是维系人类繁衍生存的工具罢了。
但令人感到可怕的是部分人过于歌颂爱情,甚至创作出了很多洗脑式恋爱作品。里面的女主往往被塑造成迷迷糊糊,没有丝毫性格魅力,甚至可以说长相平凡的人,但是她却能够遇见一众美男在身边环绕,轻而易举地暧昧。
而对比起来,其他条件更好的女性则总是成为情感的炮灰,遭遇嘲讽。这里倒不是说长相平凡是一种罪过,而是将过度幻想变成对现实的攻击,有些人甚至还想将这种幻想强加到一些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身上去。这就是一种罪过了。就像这部动画演绎的那样,当男主变成了小学生,女主就拥有了一切的主动权,这时候她还是选择了和他人暧昧等行为,这种自私就完全展露出来了。
说到底,一些恋爱题材的作品最令人讨厌的地方就在于,明明女主什么也不会,甚至整个脑子的协调能力都比一般人还要差,但是这些女主却总能够获得一切美好的东西。她们什么都没有付出,仅仅只是阴差阳错,却什么都能拥有。
这种逻辑对吗?《初恋怪兽》其实可以算是一部吐槽剧,起码你可以看到一个人脑子里只有恋爱的话,她的行为举止有多么令人变扭。现实生活也不是走走路摔倒就能够谈一场美好的恋爱的,女生也应该学会独立自主地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不是看到长相英俊的男生就想和他交往。
一直以来,恋爱作品的洗脑效果都非常强,或许偶尔看一看《初恋怪兽》这种单纯吐槽的动画,也能让人“洗一洗脑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