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娃哈哈传出要在2020年重磅推出六款产品。对于新品不断的娃哈哈来说,新品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但是此次娃哈哈将以这六款产品为核心举办娃哈哈新品征求意见与推广创意大赛(简称娃哈哈创意大赛)发布会。
并且在此次大会上投资千万,向全国180万大学生征集创意。
娃哈哈要彻底改变了?
娃哈哈一直以来的诟病,就是在营养快线,娃哈哈AD钙奶等产品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能够让消费者记住的产品。成立三十余年,娃哈哈作为一个老企业曾经辉煌,但是也充满了暮气,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而此次的娃哈哈创意大赛,无疑是娃哈哈的一次改变,在自身改变没有头绪的状况下,发动更多的消费群体,逆推产品,在获得关注的同时,也能在产品之中赋予产品更多年轻人的语言,获得年轻人的认可。
但是,这样真的能带来改变吗?
从这六款产品来看pH9.0苏打水、藜麦牛奶、藜麦牛奶粥、黑糖奶茶、优的乳、九种坚果六款产品,购买群体中有多少是年轻消费群体。
单单从包装的效果图来看,相对于过去的产品,这几款产品有一定进步,但是在终端很难有吸睛的效果。而从品类上来看,这些产品的消费者群体都不大,很难在现在年轻消费者中获得极大的认可。
并且所谓千万的投资之中,12万箱产品,已经占据相当一部分的占比。而在奖项中,包装设计建议大赛、产品改进建议大赛、产品广告策划大赛、产品抖音视频大赛、广告模特竞选等五项赛事。广告模特竞选项目每个产品板块各选一名广告模特拍摄广告,奖金为3-5万元;其余项目每个产品版块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奖金分别为5000元、4000元、3000元。
在广告模特的选择上反而更看重,包装建议等反而沦为陪衬的感觉。
这样的设置下,真的能吸引年轻消费者吗?
到底是宣传手段还是真的要改变?
千万投资,百万大学生,单单从名头来看,噱头不小,但是真正能够带动年轻消费者的到底是什么?
其实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产品和产品的创意。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生活更丰富,消费也更高,简单的几千元的吸引力到底有多高?
如果真的只是简单的把产品摆到校园里赠送,试饮,收集意见,参加比赛,这样的吸引度远没有那么的强烈。
从娃哈哈的赛事上来看包装设计建议大赛、产品改进建议大赛、产品广告策划大赛、产品抖音视频大赛、广告模特竞选五项赛事中,产品改进建议更多偏向于口味的调试,奖项很难界定好坏,评判的标准。
包装设计建议、产品广告策划想要收获足够好的改进,但是有这样能力的学生有多少,有这样能力的会为了几千块钱参加这样的比赛吗?
最后的抖音和广告模特应该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增加传播的数据,增加产品的热度。
但是,从奖金的设置来看,真正被看重的应该就是广告模特竞赛项目,又是一个另类的校花、校草类的噱头。反而真正影响到产品,改变产品的反而只是一个噱头。
据悉,大赛结束后,娃哈哈将采纳其中优秀创意,并呈现在2020年的新品研发、生产及推广过程中,精准赋能娃哈哈品牌及产品的创新升级。我们真的能够指望几千元的创意和改善,能够完成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吗?
模式的问题还是产品的问题?
娃哈哈三十多年的积累不可否认,无论是经销商渠道还是产品的研发都已经有了很稳定的团队。但是,为什么就是没有一款能够崭露头角的新品呢?
在过去的新品种,我们其实很容易看到娃哈哈产品本身带来的陈旧气息,有些产品从包装到各方面很像是一个小厂生产的。娃哈哈也一直停留在不断出新品,不断换新品,不断的更新的状态之中,但是产品的升级一直都很缓慢。
这一次娃哈哈的创意大赛其实已经迈出去创新的一步,但是大赛的赛事在纳食看来更多是偏向于噱头,在于学生的互动,与学生的交流,吸引学生的手段等各方面,远没有这个创意来的那么精彩。
千万的投资,已经完全可以在大学生之中筛选出足够优秀的产品,足够优秀的创意。但是大部分却被推广的产品占据,而真正奖励优秀学生的却寥寥无几。并且六款产品的设定已经在,并且标签明确,那么学生的建议有什么改变,很可能仅仅是包装等各方面微小的调整。
虽然阵势浩大,噱头十足,但是现在的模式其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创造力。虽然是逆推消费者偏好的创意,但是执行下来却成了一道命题作文。
对现在的Z世代消费者来说,真正吸引他们的是无拘无束,而不是照图作画。此前,娃哈哈举办的营销大赛已经七年时间,但是近七年来,娃哈哈在营销上的变化远没有想象中的大。
真正影响娃哈哈走向的依然是公司的高层,而需要的改变的也正是他们,只有他们真正改变,才会有娃哈哈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