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无缝衔接闭环管理,龙岗这样严防境外输入!

2020-03-22     掌上龙岗

严防境外输入

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

龙岗区成立防控新冠肺炎境外输入工作专班

全天侯全程无缝对接

通过实施闭环管理

“点对点”接送境外归来人员抵达目的地

3月22日一早,天才蒙蒙亮,龙岗区财政局干部肖冠林便动身赶往位于园山街道的某健康驿站,和龙岗区防控新冠肺炎境外输入工作专班的几位同事完成交接班。7点半,他要驱车赶往深圳湾口岸,接运最近一批抵达那里、居住地为龙岗区的入境人员……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的迅速蔓延,在国内防疫形势持续向好的当下,严防境外输入已成为当前防疫工作的重点。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毗邻香港的深圳,是我国重要的口岸城市,出入境人数一直位列全国前茅。面对巨大的境外输入压力,连日来,像肖冠林这样的基层工作者,正昼夜奋战在入境防控的第一线,用无缝的衔接和闭环式管理筑起一道外防输入的坚强堡垒。

现场指挥长与入境人员沟通交流

一场始于清晨的忙碌

“今天能够7点半出发已经算是运气比较好的了,前几次起得更早,五六点钟就上路了。”搭上前往深圳湾口岸的汽车,肖冠林开始一五一十地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工作。看得出来,尽管头天晚上睡的时间并不长,但他的精神头看上去依然很足。“干多几次,自然就习惯了。”谈到这点,他笑了笑。

肖冠林是在3月7日晚上8点多接到通知要被抽调到龙岗区防控新冠肺炎境外输入工作专班的。那天晚上,他正在机荷高速防疫检查点执勤,收到通知的那一刻他便明白,深圳的境外输入压力不小,“接下来的日子有得忙了。”果然,没过多久,由龙岗区防控新冠肺炎境外输入工作专班牵头成立的口岸机场交通接运组正式开始运作,包括肖冠林在内的一批工作人员开始频繁出入深圳湾口岸、宝安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地接运居住地为龙岗的入境人员。“一开始是多个机场和口岸,后来根据工作需要,其他接运点的人员也都被分流到深圳湾口岸了。”肖冠林说。

龙岗分流处工作人员核对入境人员信息

接运组由外事工作人员牵头,实行外事、卫生、公安、翻译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肖冠林介绍,为了做好接运工作,龙岗区防控新冠肺炎境外输入工作专班从全区各党政机关抽调30人组成外事组,负责工作人员车辆调度、工作对象信息登记、办理交接等工作;区卫健局抽调医护人员20名,负责入境人员的健康检测和救治;龙岗公安分局则抽调20人便装上岗,负责转运过程中的治安保卫。肖冠林所在的外事组被分成了三个班次,每24小时为一班,三天一轮回。“每天一大早,下一班次的人员就要来到口岸,和上一班次做好交接,随后开始一天的忙碌。”肖冠林说。

“只能车等人,不能人等车”

8时40分许,接运小组到达深圳湾口岸。肖冠林和同事连忙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朝龙岗区分流处走去——在深圳湾口岸出境大厅外,全市十一个区各自设立的分流处比邻而立,写有“龙岗”“宝安”等字样的标识牌格外醒目;不远处,数十台用来接运入境人员的大巴车正排成一排,严阵以待。

入境人员有序登车

“现在有7名入境人员,先把他们接走吧。”当天的现场指挥长、龙岗区水务局工程师曾探岸迎上来,对接运小组说。他告诉记者,所有入境人员在入境前均需如实填写入境健康申报卡,有些还会主动提前跟所在的街道、社区进行报备,告知自己的入境时间等信息,以便入境后的各项工作能够高效开展。入境人员到达所属的分流处后,现场工作人员则会引导其登记个人身份信息、测量体温,并在后方就坐。

“考虑到这些入境人员大多都经过了长途跋涉、舟车劳顿,不宜在口岸等候过长时间,我们的接运原则一般是‘只能车等人,不能人等车’。如果某段时间恰好一直没有新的入境人员到达,那么哪怕只有五六个人也得及时接走。”曾探岸介绍,刚到的这7名入境人员中有2名为外籍,5名为中国籍,其中一名是海外留学生,“喏,那边的几位姑娘是从泰国曼谷回来的,昨天晚上到的广州白云机场,然后进行分流、转运到深圳湾口岸,这一晚上都没怎么睡。”

龙岗分流处,正在等候接运的入境人员

记者循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几位年轻姑娘正分开坐在后排的座位上,手里拿着刚刚领到的免费八宝粥和矿泉水。“非常时期,这样严格防控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嘛。我们都能够理解,也应当支持。”其中一名姑娘邵小姐说,头天晚上她们从曼谷飞到广州,再转乘大巴到深圳湾口岸,一路都受到了周密的保护和人性化的照顾,“吃的喝的都有保障,流程安排也比较合理。如果是外国人,还有专门的翻译提供帮助。”

12家健康驿站无缝衔接

上午11时许,载着7名入境人员的大巴车先后在龙岗区内两家健康驿站停靠,2名外籍人士和5名中国籍人士分别到达各自的集中隔离观察点。在那里,他们很快将接受核酸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决定下一步安置措施。

“检测结果如果为阳性,我们会立即联系卫健部门,将其送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检测结果如果为阴性、且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驿站会通知其所属街道派专车将其接回家进行居家隔离,并纳入社区‘三位一体’管理。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则继续在驿站隔离至期满。”肖冠林告诉记者,自开启口岸接运入境人员工作以来,全区目前已接运了1200多名入境人员,并专门为其开辟了12家健康驿站用来集中隔离观察,“随着入境人员越来越多,集中隔离的需求还会越来越大,需要的健康驿站也会越来越多。”

健康驿站内,物资保障人员正在整理防护物资

一家健康驿站的工作人员刘志辉则告诉记者,对于这些专门用来隔离观察入境人员的驿站,所属街道、卫健、公安等部门都会派驻专人进行24小时管理,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为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满足其合理需求。对于一些外籍人员,健康驿站还会配备翻译,以便在需要时为其提供帮助,“从目前来看,不管是中国籍人士还是外籍人士,绝大多数人都还是能够支持和配合我们工作的。”

“从去口岸接运入境人员到送往健康驿站,再到后续的隔离观察,我们的防控思路其实就是通过一个无缝衔接的闭环式管理,在保证安全之前最大限度地管控入境人员的活动范围,降低传染风险。”肖冠林说。

龙岗分流处工作人员登记整理入境人员信息

龙岗融媒首席记者 聂朦 文/图

龙岗融媒编辑 孙小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jmbA3EBnkjnB-0zeY4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