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带着存有100万的银行卡,来到银行。耳边反复回响着老伴的那句唠叨:“大额存单要选按月付息的,总收益要高过利随本清的。”
理财经理把银行现有的大额存单产品排排队列了出来。老王在众多产品中,选择了三年期的大额存单。最后只剩两款大额存单产品。
老王平时不管家里的钱,都是他老伴来银行办理。这次是因为老伴儿有事儿要急着出门。她无法亲自来到银行,只能简单交待老王,让老王自己一个人来银行办理大额存单。
老伴让选按月付息的大额存单,但是他这个初中数学老师看到这两个选项,内心却有了算计。按月付息到底划算不划算,得算算才知道。
按月付息的大额存单划算与否,关键要看,银行降低的利率而让客户损失的利息与客户获得的复利利息,孰高孰低。
很显然,客户获得的复利利息比较高,按月付息的大额存单就是划算的。
这种计算就是初中数学的范畴,正是老王的专长。
想到这里,老王从包里拿出了笔记本和铅笔,开始了娴熟的演算。
在计算之前,老王预先了解了一下行情,如果利息再次存入银行会获得多高的利率。由于是每月付利息,再次存入银行,可以选择基金定投的方式。考虑货币基金的基金定投,目前来看的话,利率大致为2.5%左右。
假设按月付息大额存单的利率为m,利随本清大额存单的利率为n。
按月付息的大额存单每月的利息为100万*m/12,将这部分利息以2.5%的利率做基金定投的话一年的复利利息为:100万*m/12*2.5%*12/12+100万*m/12*2.5%*11/12+100万*m/12*2.5%*10/12+......+100万*m/12*2.5%*1/12。
当然可以一个一个乘除来计算,但是老王是数学老师,快速的使用了等差数列的方式来计算,得出结果为16.25万m。
利随本清大额存单比按月付息大额存单一年多产生的利息为100万(n-m)。
假设按月付息大额存单与利随本清大额存单的综合收益没有差别,也就是说按月付息大额存单产生的复利与客户损失的利息相等。那么可以得出下面的等式:
16.25万m=100万(n-m),求得m=0.86n。
这样结果就算出来了,按月付息大额存单的利率只要超过利随本清大额存单利率的86%,那么按月付息的大额存单利率就比利随本清的大额存单要划算。
再看看这家银行的两款大额存单产品,3.5%/4.125%=85%。
老王看到这个结果,会心一笑。幸亏自己这个数学老师算了一下,要不然就上了银行的当。回去一定要好好教育教育老伴儿。想起自己终于可以在老伴儿面前理直气壮一回,他不自觉地又大笑起来。
老王遇到的两款大额存单产品,按月付息显然没有利随本清划算。在现实中,如果按月付息的大额存单利率再稍高一点点,就可以超越利随本清了。
细心的读者,你觉得老王的计算有问题吗?
你可能已经发现了老王的计算逻辑,计算公式都没有问题,但是预设的值可能存在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
利息再存入银行能获得的复利利率是衡量结果的关键要素。如果我把这个值预设的高一些,那么按月付息的大额存单利率就可以再低一些。
比如,经过一番计算,假设复利利率为3%(货币基金表现非常好)时,按月付息大额存单的利率只需要是利随本清大额存单的84%即可。这样老王的判断就是错误的了,应该是按月付息的大额存单更划算了。
老王毕竟只是数学老师,不是金融老师。老王还没有考虑到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利息再存入银行还要费一番功夫,还要承担一番风险。除此以外是选择货币基金定投呢,还是选择股票基金定投呢?这些都不在老王的计算公式当中显示,当然也很不容易将其量化来计算。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办理按月付息大额存单的客户相对比较少,对于办理的人来说,也很少有人会主动再选择另一种理财方式再存进去。
为什么按月付息大额存单办理的人相对较少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按月付息的大额存单到底值不值得购买,我来给大家一个思路,大家可以按照下面的逻辑来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