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硕存在巨大人才缺口!报考学硕还有必要吗?

2019-07-01   泰安中公考研

专硕存在巨大人才缺口!报考学硕还有必要吗?

现在学硕的报考比例每年都在增长,所以现在很多小伙伴都在问专硕和学硕到底报哪个好?小编认为,这跟今后发展相关,而且并不能判断哪个好哪个不好!那么,有小伙伴询问专硕与学硕的区别以及报考难度。小编就在这里详细为大家说一下~

近年来,专硕的报考比例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考研er开始选择专硕。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经过多年努力,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1999年以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规模较小,主要是为教学科研岗位培养学术型人才。所以当时的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针对已工作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期间自我提高的要求。

2010年招生计划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被单独列出,招生占整个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比例达到24.67%。到2016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达279617人,占硕士招生总额的47.41%;到2017年,从各地报考人数来看,多地专硕报考人数已超过学硕;2020年考研人数继续增加的同时,报考专硕的比例也会持续增长。

专硕的招生比例和学硕的招生比例逐渐接近,而且这个趋势还会不断增加,从侧面说明了专业硕士在考生和社会方面的认可度。

了解了专业硕士的发展历程以及新时代下市场对高层次专业型人才的巨大需求,选择读研的同学还必须了解学硕和专硕究竟有什么区别,下面图图酱将做一些具体阐述,希望能够消除大家的困惑。

定义

学术型硕士

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类。

专业型硕士

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中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

专硕与学硕的六大区别

1、培养目标不同

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现在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方式不同

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

3、学习费用不同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为8000元/学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 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 万元。

4、读博方式不同

学术型研究生一般如果成绩优秀的话并且自己有读博士的意向可以直接保送去读博士。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具体情况请咨询招生单位。

5、学习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为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专业硕士为脱产全日制学习,学制2-3年。

6、调剂机会不同

学术型硕士的考试科目一般可以涵盖专业型硕士的初试科目或者达到专业型硕士的考试难度,因此调剂一般为学术型硕士向专业型硕士调剂。专业型硕士的考试科目和考试难度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调剂到学术型硕士的可能性。

学硕、专硕如何选择

1、学科性质

如果本科的学习方向是工科、理学,或者是更侧重于理论研究的学科,如历史类,同时有志在本学科继续深造,那么选择报考学术型硕士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本科阶段进行的是人文社科类或者经济管理类等更偏向实践性的学习内容,那么选择报考专业型硕士则更适合学科本身性质。

2、发展方向

如果考生计划完成硕士学业后继续深造(攻读博士)或从事科学研究,同时有志于做一名科研工作者,这样的考生应该以学术的方向为主,建议报考学术型硕士更为适合。

如果考研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那么选择更注重培养职业素养的专业型硕士则更占优势。

3、应届往届

如果是应届毕业生,考虑到备考时间和备考精力比较充裕,另外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处在熟悉阶段,报考学术型硕士增加自身知识储备。

如果是往届生或是在职考生,考虑到备考时间,复习干扰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建议报考专业型硕士减小报考风险。

4、课程基础

除少数专业以外,大部分学术型硕士考研都要考察数学,同时英语会考察难度较大的英语一,建议公共课基础好的同学报考学术型硕士。同时,考研考察更多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如果你的专业基础很赞,选择学术型硕士报考会很占优势。

对于数学基础差或是从未学习过数学的考生选择对数学考察较难的学术型硕士就会比较吃亏;相应的,如果是本科专业课基础不扎实或者是跨专业的考生,专业学科基础差,选择专业型硕士不用跟基础好的"学霸"竞争,可以加大胜算。

5、学习年限

对于不计较时间成本的考生,选择学习年限为3年的学术型硕士,可以有更多时间完善知识体系,提升学科水平和科研能力。

对于如大龄考生或者其他在乎时间成本的考生,建议选择学习年限较短的专业型硕士。这样将会有更多时间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打基础,同时也能更早步入职场,毕竟有些工作的性质就是一步晚就步步晚。

6、经济条件

绝大部分学术型硕士的学费都是8000/年,同时还有评定奖学金的资格,对于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同学,建议选择学术型硕士。大多数专业型硕士的学费比相应学术型硕士的学费要高很多,其中一些专硕还没有评定奖学金的资格,不建议经济条件不好的同学报考。

7、是否跨考

如果你考研的专业就是你本科所学的专业,那么你能掌握很多该专业的考研信息,同时知道这个专业的考试中最核心的重难点,那么选择学术型硕士再合适不过了。

如果一个专业本身是一个学术型的专业,对于本科之前的这个学习的经历就要求非常的高,一个跨专业的考生是很难通过几个月的时间去补起来,这时选择专业型硕士可能会相对简单一些,成功率会相对高一些。

8、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已经很成熟,强调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并重的培养原则,并且要求学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因此,建议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并立志将科学研究作为未来职业的同学报考学术型硕士。

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化人才,对职业实际工作需要更强的把控力。对科研能力的要求较低,希望提高自身在工作中的实践能力的考生可以选择报考专业型硕士。

所以,具体学硕和专硕要报考哪个,小伙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以后的需求作为报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