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青弋江河畔的春夏秋冬

2019-08-20     南陵县广播电视台

我的家乡在南陵弋江,她也许没有西安古都那般历史悠长,也没有现代化城市上海的繁华喧闹,但她有江南水乡的独特秀丽。在大多数人眼中,它只是个朴实无华的小地方,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甚至还把她的名字给读错,经常有人读作“戈江镇”,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却也闪烁着无数的努力奋斗的星星之火!

在这朴素的小镇里,有一条江,她用自己碧绿清甜的江水滋润着这片大约159.1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着这里10多万民众,就这样普通的生活伴随着岁月流逝已将近千年时光。她就是小镇的母亲河——青弋江!它是长江下游的附属支流,唐朝诗人杜牧和李白都曾来过此处。其中李白曾7次到宣城敬亭山漫游,路途必经弋江古镇;而杜牧更是在弋江古镇游玩时留下了“九华山寺云遮路,清弋江村柳拂桥”的不朽诗句,并书“柳拂庵”镌碑为庵门匾额,至今碑石仍存于弋江古镇老街里。

“舒城簟子、弋江篮子”,正如这八字称号一样,你不得不佩服它的悠久历史,更得佩服它千年古镇独特的弋江韵味:它有独特的江南水乡给人的那种治愈美,也有历史小镇独有的自然绿色青石板路以及各种弋江“吃、喝、玩、乐”。

弋江镇位于南陵城东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青弋江畔。地处芜湖、宣城的交界中心。全镇28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

青弋江河畔的水一年四季都养育着两岸人民。春天,她的水有些寒冷,也有些温和,也许是春的到来,两岸光秃秃的树,开始冒充春天的颜,生机勃勃的现象。那连接文昌和弋江两岸人民的弋江桥,每天桥上的人也在来回游走,而这座桥被两岸人民称之为“连心桥”“发展桥”!千年古镇,历史悠久,文化昌盛,这是它的双臂中的一只臂膀;而它的另外一只臂膀则是如今蓬勃发展的天然景致:竟河村桃园滩。她那滩地上盛开的美丽诱人的花朵,含苞待放,可爱至极。不知从何处而来的蝴蝶蜜蜂,争着抢着过来了,也许正是这片诱人的花朵们,吸引他们过来的。一片片桃园花海,让人流连忘返,难怪这里每周都会有外地的游客迷恋此地了,或一家人游玩纳凉,或情侣之间纳凉嬉戏,或摄影爱好者们取景………

到了夏天,青弋江河畔的水则是一年中最丰富的。水面因水量的增加,水流会变的湍急,而这里没有受到雨水的影响,虽然他变得更粗犷了,但他仍然是清澈见底,浇灌着两岸。到了下午,在青弋江河畔的两旁,几十年的参天大树矗立,倘若站在临近河畔的地方,脸颊感受着微风徐徐,那种感觉,舒畅至极。很多在水旁的渔民熟悉水性,撒网扔虾笼在清水中捕鱼捉虾,孩子们也在旁边嬉戏玩水,多么和谐的画面呀!到了晚上,弋江古镇中心区,会出现两种画面,一种是在清水旁的居民们,拿着扇子吹着风,祥和地聊着天;另一种则是繁华的五班街,这里晒着一片欢声笑语的地方,他们没有一天的劳累,在广场中,跳着广场舞,多么欢快。

秋天来临,青弋江河畔的水则变得丰富多彩;河畔前端的麦谷收割了,飘来了淡淡的谷香,而这股香中又夹杂着,农民的喜悦,这一阶段的收获,让他们感到高兴;而当你沿着柏山渠,漫步到繁华的五班街时,会不禁闻到一股鲜香浓郁的味道,不能忘怀,直流口水,那就是弋江古镇大名鼎鼎的三老太羊肉。

严寒的冬季来临了,青弋江河畔的水,迅速下降,河床暴露在外,大人在寻找冬日里的美味,而这里的孩子却在河畔边寻找奇形怪状的青石,充满了欢声笑语,不管有多寒冷,清水还是那么有活气。

青弋江河畔的水即“清”也“青”。她是一位母亲,赋予两岸的生命已近千年;千年历史长河中,她默默无闻,从不抱怨。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这里的人民经过千年历史的循环,仍然是那么的热情好客,不在意什么,如清水一般温和而又热闹。

充满生机勃勃的小镇就是我的家乡——弋江镇;我爱我的母亲河——青弋江;正如艾青先生所说“我爱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也正如一首老歌所唱“冷暖哪可休,回头多少个秋;一生何求,的家乡弋江镇”!

(编后语:作者程梦萍,弋江镇中心初中学生。她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从小就有个小小的梦想:希望自己长大后,不管未来在何方,都能够为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bdUu2wBJleJMoPMwz5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