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天下何为最大”,儿媳巧妙回答了4个字,却被逼嫁人
文/皮皮瓜
中国古代,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很多皇帝都喜欢问臣子或妃妾一些问题,对方还必须得答得上来,毕竟不能惹火圣上,遭受灭顶之灾。就比如关于“天下何为最大?”这一问题,就有不少天子问过自己的臣子,像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就问过大臣们这么一个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皇帝也问过,但并不是询问自己的臣子,而是问自己的儿媳。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少时,刚好是元朝压榨百姓最为严重的一个年代。蒙古人无需劳动就可以享有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赋役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广大民众在死亡线上挣扎。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 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不久,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 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才也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
元朝末年,元朝势力大不如前,当时只有两个人有能稳住元朝当时分崩离析的局面。那两个人就是察罕帖木儿和扩廓帖木儿。这个扩廓帖木儿和察罕帖木儿是外甥与舅舅的关系。两人都很勇猛,是元朝当时的两大猛将。但后来察罕帖木儿被降将刺杀了,他的位置就留给了外甥扩廓帖木儿,那时只有扩廓帖木儿能挽回元朝的惨败局面。于是他参与与北方义军的战斗,几乎都是凯旋。朱元璋觉得其为一大劲敌,于是安排徐达和常遇春,兵分两路北伐元军,还交代了活捉扩廓帖木儿重重有赏。但是两队人马均没有抓到扩廓帖木儿,只是侥幸抓到了扩廓帖木儿的妹妹王氏,也就是我们要讲的朱元璋的儿媳王氏。
当时朱元璋捉到王氏之后,就打算把其嫁给自己的二儿子,以此来牵制扩廓帖木儿的行动,顺带离间他与元朝的关系。但王氏也不是一般的女子,她宁死不嫁给朱元璋的二儿子,说自己外公刚去世,自己要守孝,于是朱元璋就问了王氏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开头所说的天下何为最大的问题,王氏答道:“忠孝最大。”于是朱元璋说:“你自己说的忠孝最大,那忠忠的是君王,且在孝前面,那我是君王,我说让你嫁你就得嫁。”王氏认为朱元璋是歪理,仍然不肯嫁给朱元璋的儿子,于是朱元璋只好让自己的二儿子强娶王氏。虽说他最后还是没有得到扩廓帖木儿,但他强行将王氏嫁给自己儿子,的确在一定情况下牵制住了元军主力。
朱元璋问“天下何为最大”,儿媳巧妙回答了4个字,却被逼嫁人。大家对此持有怎样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