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还根深蒂固。很多农村家长都觉得女儿始终要嫁出去,成为外人,将来不能够伺候老人。因此,很多老一辈家长对女儿都是存在偏见。不愿意供养女孩读书,希望女儿出去打工赚钱,这是很多家长的想法。
今天,笔者要说的这位女孩,也是被重男轻女的父亲抛弃,由母亲自己带大。最终,自己通过努力,考上北京大学,证明自己的能力,让父亲看到她的女儿也是足够的优秀,不比男孩差。这不是编故事,这是真实存在的事情。
这位女孩名字叫倪灿,来自湖北,2018年被北京大学录取。她的成长经历充满着心酸,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让人悄然泪下。
倪灿在2000年出生于湖北的一个工薪家庭,父母是当地的公务员,爷爷奶奶也是退休的职工。倪灿的父亲有三个姐姐,由于这些姑姑生的都是男孩,有重男轻女思想的爷爷奶奶,就把所有的宠爱都集中在这些外孙身上。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起来倪灿,从小就不受爷爷奶奶的待见,就连她的母亲也被冷落。
无论是生病,还是去外面玩,倪灿都是由自己母亲照顾,她的爷爷奶奶从来就不会关心一下,就连父亲也是非常的冷淡。从小就非常聪明的她,自然明白其中的一切。在她8岁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就签订离婚协议,从此倪灿就和母亲一起生活。
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受委屈,倪灿的母亲没有再婚,而是选择在她的身边,伴随着她成长。由于经常听到别人的非议,倪灿常常会非常的难过,这也使得她落下心理阴影,为了证明自己,她学习起来非常的拼命。在中考的时候,就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上黄冈中学。
进入高中以后,倪灿为了证明自己不比男生差,主动选择理科,并通过考试,进入实验班学习。由于思维的问题,她的学习效率很低,远没有跟上老师的进度。为了让女儿更专心学习,提高效率。倪灿的母亲辞掉工作,全职陪读。
母亲的做法让她非常的感动,从高一开始,她就把目标定为北京大学。这不仅是为证明自己的能力,还是为了给母亲出口气,让亲戚朋友看看。
经过三年的努力,倪灿的高考成绩为679分,全校第一,成功被北京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录取,并且获得新生奖学金。她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可是她没有感到骄傲,也没有再去见她的父亲。匆匆过完暑假,她就进去大学生活,开启她新的生活。
倪灿的经历告诉各位家长,女孩一样能有出息,一样能把事情做好。重男轻女的思想要不得,只有自己的孩子孝顺、懂事,是男孩,还是女孩有什么区别?如果男孩子长大以后不孝顺,那更是不让人省心。
现在的社会,家长的思想应该更开放,平等对待儿子和女儿,不应该让倪灿的故事重现。